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谈中语教材中的插图课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文中的插图是课文的组成部分。我们对现使用的中语教材中的插图作了粗略统计,初语课文的正文中的插图近二十幅,除此之外,看图作文中的插图,听说训练中的插图,作文训练中的插图共有近十幅。高语课文也有十几幅插图。教材中又以小说插图居多,散文、说明文、民间故事、寓言也有插图。现代文中有,古文中也有。这些插图又可分漫画类,图画类,照片类。大部分插图都是经过精心绘画的,还有的出自名家之手。  相似文献   

2.
裁判亮分     
《描绘一幅插图》是一个并不好写的题目 ,因为作者的思维很容易受制于插图本身 ,要写出新意就要求作者有相当的艺术鉴赏力和发挥合理的想像和必要的联想。这三篇作文怎样呢 ?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 :超出了我的预想。张晓同学所描绘的插图来自一本杂志 ,那可能是一篇小说或一篇散文的插图 ,但小作者关注的是插图后面融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的故事 ,宁静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很美、很温馨。曹芹同学描绘的是《卖炭翁》插图 ,他使这幅插图具备的动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语言显得简洁、富有表现力。叶春林同学描绘的是一本介绍长江的书中的插图 ,…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入选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桂花雨》,但呈现方式却不一样,笔者从单元的角度、插图的选配、文本的删选三个角度来比较两个版本的《桂花雨》。最后给出教学建议,并感知琦君散文的特色,体悟琦君散文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怎样用好课文插图呢 ?根据笔者的探索 ,谈一些把插图作为语文教学切入点的具体做法。一、运用插图 ,导入课文一堂语文课上得如何 ,与导入密切相关。而运用插图导入课文 ,往往能收到独到的效果。它既能触景生情 ,迸发感情 ;又能因势利导 ,引人入胜。如果课文是一个游览、参观的景点 ,那么插图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游。如《春》 ,这是初一学生初次接触朱自清的散文 ,他们对作者不甚了解。导入时可引用课本前的插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朱自清的画像 ,熟悉他的外貌特征 ,进而介绍朱自清的文学成就和“饿死也不向反动派屈服的民族英雄气概”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5.
詹姆士·瑟伯(1894-1961),美国当代幽默作家、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寓言、故事、回忆录等,还亲自为自己的作品绘画插图。作为幽默小说家和散文家,他的敏感、诙谐、风趣的心理刻画赢得了读者广泛的喜爱,有“当代的马克·吐温”之誉。  相似文献   

6.
罗经国译著《古文观止精选》选译《古文观止》中32篇经典散文,篇篇珠玉,备受赞誉。从"深度翻译"的角度剖析译著中的深度翻译策略,包括文本外的序跋、插图和文本内对人名地名、官职名称、历史典故、传统习俗、古代哲学思想和天文地理知识的注释和原作者介绍,发现译文的深度化语境具有意义阐释、背景描述和跨文化沟通等功能,有助于推动中国古典散文的译介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我的名字叫马蒂·斯特帕尼克(我的真名马修,但我喜欢马蒂),我快11岁了,我在家学习中学课程。大约3岁时我开始写作,我现有的一本文集中有千余首诗,几十篇散文和短篇故事以及许多插图。我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七岁时,曾经在旧账簿上写《隋唐演义》,不过只写了一张纸;九岁时,张爱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个小文章,自己配上插图,赚到第一笔稿费。她的经典散文《天才梦》这篇文章就是参加杂志征文比赛的时候写的,成为她迈向文坛的宣  相似文献   

9.
我的建议     
1.开辟(或增设)教师文苑,让教师谈谈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对联、漫画、书法、美术均可。2.内文可适当增加彩色插图或作彩色艺术处理。如能刊登一些彩色的美术书法作品,效果更佳。多年不变的封面设计风格可以换一换了,可挑选富  相似文献   

10.
我爱看书     
我从小便喜欢读书,凡是带彩色插图的、有识字卡片的书一概都拿来读。后来慢慢长大了, 渐渐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来阅读。一、二年级时,我只喜欢读童话书:小猫小狗小松鼠的故事,热闹而有趣;慢慢地,我喜欢上散文类书籍了,清幽曼妙,就像沙沙细雨一般“润物细无  相似文献   

11.
插图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对港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插图进行研究,总结了两地插图的特色,即香港插图选用同龄段儿童的画作、注重结构逻辑、画风简约、插图故意留白;台湾插图注重意境、插图代替文字置于文中、采用以绿色为主的鲜艳色彩、插图应用于汉字识记中。归纳了两地插图的共性,即采用拟人手法的设计造型、夸张多变的表现形式、注重刻画细节等。最后探讨了港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插图对优化大陆教科书插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是语文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文章起到补充和诠释的作用。本文通过观察、实践法,在教学中创新小学语文插图运用,阐述了视觉视域下小学生如何利用插图、修改插图、创作插图,证实了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重视插图、掌握识图的原则、插图语言化、语言插图化、指导学生绘图、图图结合、插图变式、正确处理图文关系八个方面阐述了插图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中插图能更形象、直观而又简明地表示文章的某些内容,它与文字一起承担着表达论文内容的重要任务,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插图的作用和种类进行了简单叙述。为了使插图使用更加规范、合理、美观,对插图的合并进行了简单论述,并对插图的删减原则进行了分析。针对期刊中存在的横纵坐标值不准确、标值线不等距、插图缩放、照片图的处理等问题,通过插图举例的方法,对修改前后的插图进行了对比,为科技期刊编辑和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初中物理新教材插图的特点、插图的分类,以及插图教学采用的基本方法阐述了初中物理插图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教材插图解读及运用现状,针对未能领会插图教学价值、插图解读水平有待提升、运用插图展开教学不够深入等现实问题,提出分析插图特征、熟悉插图功能、解读插图意义等插图解读策略,论述应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凭借插图突破教学重难点、体会插图意蕴提高审美能力等应用插图展开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本文的内容结构:这篇散文,根据记述的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述作者的书塾生活.这部分包括四段:第一段,主要是通过英文课本的插图,引出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在读书、背书时,有头上拖着长辫子、身子东摇西晃的奇习.这种奇习,不仅在外国人看来,觉得新鲜、可笑,就是在中国人自己看来,也觉得愚昧、落后,不可理解.作者开头就通过英文课本插图介绍中国人读书时的特点,这既为下边各段记述书塾生活做了辅垫,又能引起人们阅读本文的兴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插图进行了多角度分类:按色彩可分为黑白图和彩色图;按插图在一篇数材总体结构中所处位置划分,分题头图,文中图和练习图;按照一篇教材中插图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图和复图;按插图的表现风格分为统计图表类插图,漫画类插图、实物类插图。在分类的基础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插图的课堂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插图在教材编写中被普遍重视,但插图质量却良莠不齐。本文对中国人教版初中物理、日本综合理科中物理部分的插图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日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数量相当,但是在插图分布、插图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也反映出教材编写理念的差异。随后,本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有关插图的理论,对插图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解读,希望对教材编写和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中的插图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以其直观、形象、活泼的优点,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话教学中,插图为教学提供了情境,教师借助插图来导入语言新知,攻克语法难点,渗透生活常识。巧用插图,创设真实的情境;细用插图,展开丰富的交流;活用插图,体验低成本带来的高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