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要从西方女权主义的性别思考、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归属、女性文化抒写的激进意识、女性人生修养的专门指导等国内女性研究的四种走向,来分析当下女性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据此对女性文化进行实践意义上的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李冉 《海外英语》2011,(10):276-277
女权主义批评和同性恋批评作为性别研究的两大主要理论分支,二者存在一脉相承的理论内涵。该文就其理论渊源进行分析,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性别研究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本文以故事中的几对矛盾为研究点,旨在揭示女主人公的真实情感,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凯特·肖邦的作品,并且对那个社会的妇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女权主义文学是世界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本文从古今中外文学领域的性别歧视切入,揭示了数千年女性文学被压抑、封锁的事实,剖析了女权主义文学崛起的因果渊源,宏观地扫描了女权主义文学的“离叛壮举”,从而指出这种“离叛”恰是对生活真实与文学规律的必然“回归”.  相似文献   

5.
凯特.肖邦在小说《苏醒》中描写了女主人公艾德娜的个性成长经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该小说的研究著述颇丰,其中也有不少学者从女性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但是,国内以具体的女权主义理论为指导对该小说进行研究的论述还相对较少。因此文章将以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理论为指导来研究讨论女主人公艾德娜在父权权力结构和文化统治下从女性自我意识的丧失到最终觉醒及其"实现"的心理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卢澎涛 《考试周刊》2010,(17):150-151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对新乡市在校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引导女大学生进行科学体育消费的合理建议,对有效增进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促进女性体育活动体育消费行为的开展与实施.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姐妹情谊是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试图以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中的姐妹情谊为切入点,更好地解读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人物。  相似文献   

8.
余暇体育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体育,它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规律和锻炼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群 《文教资料》2007,(36):33-34
英国短篇小说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尽管没有研究和创建过女权主义理论,其女权主义思想却通过她的作品体现出来。曼斯菲尔德对于女性解放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对女性的未来也在小说中予以展望,因而她算得上是一位女权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10.
伊莱恩·肖沃尔特是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职业生涯和事业成就几乎与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同步发展。她对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最大贡献和理论成就是挖掘了女性文学传统、构筑了妇女文学大厦、创立了“女性批评”,倡导了女性文化。因此,对她的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不仅能使我们知微见著地了解到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为我们审视、反思中国当代妇女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女权主义批评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妇女形象、创作和阅读为内容的女权主义批评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读解,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猛烈批判。挖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本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者们在努力挖掘寻找女性文学自己的传统、建立独立的女性文学史的同时,鼓励当代妇女加强联系和团结,挣脱父权中心文化的压抑。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者们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体,更高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特色,希望建立一种文学乌托邦式的符号学,认为语言代表着人类经验的累积。  相似文献   

12.
西方女权主义兴起一个多世纪以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女性解放进程,但是要实现女权主义的最终目标——男女两性间的平等,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回顾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其平等观主要经历同一性平等观、差异性平等观以及人性平等观三个阶段。对女权主义平等观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阐述、梳理和评析,以期对中国的妇女研究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女权主义艺术的最大价值和终极价值,在于它终于觉察到女权中心主义的潜在威胁;在于她仅仅期望在自己的文化中自由的言说、自由地阐释、自由地建构自己和形成自己,最后以最自然地方式实现向社会,包含男人的社会的融合;在于她大度地超越性别、种族、种类、国家,追求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一致的生态智慧。如果我们估价女权主义时,过多地依赖男性世界对女权主义本身的反应,反而忽视女性对自身命运和遭际的觉知和觉醒的范围和程度,忽视女性对自身的重新塑造和定位的渴求的强度,忽视女性把自身和宇宙进行协调统一的考量的博大胸襟,其结果只能造成对女权主义理解的迷障。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司汤达塑造的女性形象人物往往比男性人物要动人.波伏娃曾赞扬他说:"司汤达既是十足地浪漫主义的,又是决断地女权主义的."文章从分析其作品<红与黑>中的两位女性形象入手,对司汤达是决断的女权主义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在其新作((爱))中刻画了两个性格、命运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梅和朱尼尔。通过女权主义的方法,分析这两个黑人女性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托尼·莫里森创作中的女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陈撷芬和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分别是中国和英国的女权主义先驱,她们所处的时代虽然相差百余年,但在女权主义思想方面却有着相通之处,她们对于女性现状的感受和求变的呼声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她详细地分析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和女性创作的困难,深刻地剖析了女性受压抑的根源,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将女权主义思想应用于女性创作和女性主义批评中,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西方女权主义城市政治理论的女权主义批判主要指涉认识论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批判、二元论批判;关注的核心议题包括女权主义社团、女性政治领导、女性社会运动、城市政治暴力等内容。探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女性生存境遇和政治诉求的发展差异,城市女性群体的种族、阶级与阶层的时代差异,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政治发展的过程差异,是西方女权主义城市政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最新调查表明,女权主义会让工人阶级的女性面临四面楚歌的窘境——因为女权主义过度注重高层女性的男女平等。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院(IPPR)的一篇报告发现,虽然男人和女人的平均收入差距在过去50年内已经缩小,但职业女性和从事非技术性工种的女性的收入差  相似文献   

20.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的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