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对象,在了解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目前俱乐部评估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的行政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两种可行的评估模式,相对应的评估主体分别是政府机关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涉及的部门以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另外,提出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资源条件以及工作绩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现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在设项原则、会员吸纳、资金来源、宣传方式、收费方式以及经营效益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营者应该积极改善俱乐部的物质条件,加大对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加强自身宣传,开展更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俱乐部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较为常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却并不常见。部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立后因为各种问题发展得并不顺利,因此,很多人对俱乐部不了解、不参与,导致了体育资源浪费、未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等情况。针对上述现象,将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融合,创新教法教案,调整教学结构,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增进终身体育效果,对学校体育、青少年俱乐部和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内涵以及融合的意义,其次总结了两者融合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高校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健 《时代教育》2012,(14):12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通过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标、宗旨的深入认识,以H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例,对其管理模式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攀枝花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结合从案例中获得的启示和攀枝花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攀枝花市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应选择的管理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楚雄雁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财务经营、会员、教练员、主要活动5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从中发现楚雄雁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的薄弱,为探索高校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形成相互依托、可持续性发展的格局,提供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必读》2016,(Z1):98
寿县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依托寿县第三中学,经省体育局批准成立的省级体育俱乐部。自2014年3月成立以来,俱乐部始终以培养广大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广大青少年体质,并向他们传授体育运动技能,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宗旨,以乒乓球项目为主,兼顾跆拳道、田径、篮球、足球等。  相似文献   

7.
为让青少年更好的参加体育运动,我国从2000年开始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这一举措在《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得到重申,显示出国家对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视程度。本文从山西师范大学目前的师资和学生情况出发,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基础条件和学生的体育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到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作为学生体育课的延伸是有必要且可行的,也通过这一平台,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依托于学校的,因此需要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坚持以师生为本,努力建立有效的运行模式,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得到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调查法,通过对NX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现状的分析,从教练员管理、学员管理、体育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场地设施管理、以及发展规划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一体化的初步体现。为了保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公益性的效益,行政主管部门除了加强监管力度,给予引导和支持外,还应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共同努力尽快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使其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以便于俱乐部今后的发展和对俱乐部的管理。在对俱乐部的管理上,主管部门可以将依托在学校的体育俱乐部“化零为整”进行整合,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自己的品牌,用现代营销理念激活学校体育资源,强化其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裕西 《考试周刊》2013,(41):108-110
本研究以泉州五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对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看法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深刻,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与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作者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依托这一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俱乐部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俱乐部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实现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高校体育俱乐部已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占居主导地位,并且,在不断的运行中,推动大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体育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实例和文献数据资料的研究,对涵盖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体育俱乐部形式等进行评价,提高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任务及管理与发展,使高校体育俱乐部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活动中得到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指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课教学的模式。通过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类型、经费筹集、场地设施、课程设置、教师专项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指导思想、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摸索经验,促进体育教学俱乐部在我省高校的健康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冲击、家长观念过于固化、学校体育边缘化和社会压力日益增大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围绕"师、生、家、校、社"5个方面,提出破解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困境的5条主要路径:通过体教融合,补齐师资短板;转变体育观念,激励青少年养成锻炼习惯;重塑家庭文化,促使家长转变思想观念;学校发挥驱动效应,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借助社区及社会体育组织,构建体育资源共享模式,可能是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路径探寻.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体育教学俱乐部与传统体育教学绩效比较、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存在的问题及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等4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体育需求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的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经费、场地和器材缺乏,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为了促进社区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应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多元合作机制、市场开发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的分析,从我国国情出发,认为国外的经验对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服务体系建构有以下启示:建立完善的校外体育法律法规、加大青少年校外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加入、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明确管理机构的权责等。  相似文献   

18.
陈杰 《华章》2011,(32)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关于体育俱乐部改革相关文献的调研,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的指导思想、类型方式、困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青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俱乐部是满足培养青少年体育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为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创建合理便捷的体育参与满足青少年的体育需求建立合理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20.
亓兵 《教师》2011,(23):41-41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其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根据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完善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