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的一位战友爱好篆刻,并时常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引得我也喜欢上篆刻,并学习了一阵子,进展不大,但由此开始热衷于用明信片作载体,收藏一些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的作品。一枚枚精致的明信片,因为钤有不同作者、不同风格和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17)
正马国权(1931~2002年)是我熟悉的学者、书法篆刻家。他字达堂,斋号晚华楼,广东南海人,历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席,20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任《大公报》撰述员兼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于金石书法篆刻及印学、书学多有造诣,著有《马国权印学论集》《近代印人传》《广东印人传》《金文编》《书法源流绝句》等。1996年,我赴港参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居巢居廉画艺"展览开幕及座谈会,其时  相似文献   

3.
吕云 《收藏》2023,(2):41-45
<正>现代数字技术为书画文物修复与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非接触式扫描、数字重建、虚拟现实等方式,精确地捕捉文物的三维信息,并为其进行精细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而且能够保证文物的原汁原味,减少对文物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5,(5):160-161
李志,桂林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专家团成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观古楼"品牌创办人。创建了岭南古陶瓷馆、李志文物修复工作室。主要从事岭南古陶瓷的专项研究鉴定和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北京文博     
《收藏》2012,(15):185
北京文博原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是国内外创办最早的,目前仍是唯—针对各类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艺术品经营管理、文化遗产与文物工艺等文物学科为主要才培养方向的新型文化职业学府。凭借首都北京的优越地利和文物艺术资源、丰富的校藏文物教学与师资,以及来自全球的文物艺术市场资讯,广泛开展与国内外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严格有效地推行产、学、研一体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模式,构建了科学权威的文物学科的教学与理论架构,为不同年龄层次有志从事文物文化事业的学生,提供了最为精彩的教育课程和无与伦比的先决学习条件。学校除了拥有数以百计的权成文物专家教授外,还有专业的  相似文献   

6.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06,(8)
名家书画篆刻、寿山石展暨林文举作品鉴赏会在琉璃厂举行由北京韫玉斋主办、日本艺友斋协办的“中国书画名人篆刻暨寿山石展”6月18日至25日在北京琉璃厂举行。展品以金石书画篆刻为主,大部分征集自海外藏家。书画作品包括陈奕禧的书法、金农的书札、罗聘的人物、伊秉绶的书法、奚冈的山水册页、陈鸿寿的花卉册页、赵之琛的人物、吴昌硕的成扇、齐白石的成扇、溥儒的山水等。名人篆刻有赵之谦、吴熙载、徐三庚、吴昌硕等大家作品,其中有他们的多方自用印。此外,还有田黄、芙蓉石等高级印材,及名家薄意、印钮等一同展览。展览  相似文献   

7.
燕益得 《收藏界》2010,(10):94-96
少年时代我即忱于书画篆刻,学习吾国的传统艺术,多看名作原迹是攻艺之路上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经年研习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喜欢购置一些古书画名迹以作攻艺之助。  相似文献   

8.
互动     
《新体育》2008,(5):63-63
春雪热线,编辑部故事,写给明星,第3期“读者调查表”统计,篆刻作品。  相似文献   

9.
天下奇事无处不在,而这样的奇缘也会降临到我的身边。2008年6月,我去广西南宁参加"全国文物修复及研讨会"。会议结束时,由于南宁连续多天的暴雨,空中、地面的交通都严重受阻,我被老天滞留在宾馆。桂林的同学秦保义赶过来看我,说他有位朋友好收藏,问我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世界》2014,(12):F0003-F0003
韩钧(少岩),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曲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终南印社副社长、陕西省书法院副院长。作品入选全国首届、二届、三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艺术展,全国首届、四届楹联书法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  相似文献   

11.
吴国华 《收藏》2010,(5):162-162
1997年5月19日,我在芜湖市邮局书报大厅购得《收藏》杂志,当场翻阅,见扉页题诗之篆书神采飞扬,内钤“金石书画之缘”等篆刻数方,苍古雅致。细看介绍,作者孙竹先生系北京文史馆馆员、齐白石函授学院篆刻系主任,出版有《印魔集》《篆刻百咏》《篆刻讲义》等。  相似文献   

12.
崔伊刚 《收藏》2023,(8):107-109
<正>目前我国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已经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中宋代及唐代青铜器数量最大,种类最为丰富,这也是我国青铜器馆藏的一大特色。青铜器文物保存环境由于受到限制,因此很多青铜器文物在出土之后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多种类型病害,严重影响着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因此必须要对青铜器文物实施良好保护并找出可行的修复措施。本文主要对我国青铜器文物保护及修复的全国媒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这不仅是故宫首;欠举办吴昌硕个人艺术展,也标志着故宫文华殿书画馆的正式启用。本次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书法、篆刻三类作品百余件,较全面地展示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多方面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以湘门尸二,.一、二,甲太荒堂印宋歌篆刻作品選@宋歌~~  相似文献   

15.
刘存忠 《收藏界》2011,(6):76-77
几年前,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与文物鉴定"研究生班学习时,一位来自福建的同学,知道我集币多年,有一定的经验,曾委托我帮他集找历代福建铸行的古泉名品,想捐给博物馆。这位同学在事业上已有建树,在文物收藏方面也想为福建做点事。  相似文献   

16.
正齐白石不仅是大画家,同时也是近百年开宗立派、屈指可数的大篆刻家。傅抱石称齐白石的篆刻是"霹雳一声,开始了中国篆刻史上的新页",可谓评价甚高。其篆刻单刀直入,不削不作,刚健超纵,独树一帜。齐白石自谓:"我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可见他对自己的篆刻十分自负。身为赵之谦、吴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7,(9):73-73
西泠印社200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7月22日在杭州落槌。本次西泠春拍由中国书画古代怍品、历代名砚、近现代名家作品、海派作品、成扇以及西冷印社部分社员作品、近现代名家篆刻、名家西画作品等专场,共计1364件拍品组成,成交额高达2.12亿元,创下目前内地艺术品拍卖南方市场春拍、秋拍成交额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8.
刘继涛 《收藏》2007,(3):164-164
我是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平时在工作学习中离不开专业报刊杂志,更离不了《收藏》的帮助。《收藏》扎根民间,绽放于中国文博期刊的百花园中,是初学者的门径、爱好者的指南、研究者的参考。《收藏》集民间和馆藏文物精华,汇藏各界学者专家研究成果,引领民间文物收藏,开拓文玩博览。《收藏》融艺术鉴赏、文物研究于一体,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19.
王长启 《收藏》2012,(19):136-140
当我刚踏入文物部门工作时,就听说陕西省博物馆有位文物鉴定专家李长庆老师,有很高的文物鉴定水平。在平日工作中,仅有浅薄的历史知识的我遇到形形色色的文物时就茫然,要区分真伪、要断代,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文物涉及知识面广,仅清代瓷器中的单色红釉的釉色就有霁红、宝石红、豇豆红、矾红、胭脂红、郎窑红……如何区分,令我头痛,我多么渴望能得到相关老师的指导,为我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07,(1)
中国文物学会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从事文物研究和保护以及文物修复、复制、仿制、鉴定工作的权威机构。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由中国文物学会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国宝瓷器中选取20件进行高仿,其中14件现藏于台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