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规模较早期有了相对扩大,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生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导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导生关系"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要使其发挥在系统中的最大效用,就要针对目前导生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建立新型导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导生关系是构成研究生教育生态秩序的关键一环,导生冲突是影响和谐导生关系建构的重要因素。在五阶段冲突理论视角下,导生冲突的生成经历了潜在的对立或失调阶段、认知和人格化阶段、行为意向阶段、行为阶段与结果阶段,引发导生冲突的内生因素是沟通欠缺和观念差异、关系异化和共识断裂、权力势差和行为偏执以及处理不当和引导缺位。缓解导生冲突的善治之路是: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交互感知,激活研究生的内生发展潜能;明确多元权责关系,建立研究生培养与导生合作的契约机制;改革“导师负责制”,建立平等共生的新型导生关系;提高导生处理冲突的情商,建立第三方导生申诉处理机构;完善导生学术交往共生机制,强化学术伦理规范导生关系;注重社会文化引导,营造导生关系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3.
张钧 《教育探索》2024,(2):41-46
构建和谐研究生导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仁爱、理性与制度规约。通过对家长型、师徒型、情恋型、功利型、学究型、淡漠型导生关系的分析来探讨失范与异化现象,阐述导学型、协作型、朋辈型导生关系对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导生之间如何仁爱与理性的交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监管治理与相应制度如何完善,进而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导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借助扎根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14所重点大学的16位在校硕士研究生的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归纳出有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导生交往关系的特征,并据此构建了理想的有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三维导生交往关系模型。该模型由动力系统、运行系统、保障系统构成,在导生交往中,以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为目的,动力系统、运行系统、保障系统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如果上述三种系统均处于积极状态下,将会有力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和谐导生关系的构建是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导生关系问题不断凸显,表现为显性的行为失范和隐性的关系异化。在对研究生教育导生关系进行逻辑透视的基础上,将研究生教育的导生关系分为制度性关系和非制度性关系,提出按照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优化原则,回归传统文化强化价值导向,满足现实需求破解关系桎梏,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关系张力,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导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处理好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加强导生共同体建设,是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导生共同体存在导生平等共治意识缺失、权责利分配结构失衡、协同合作机制不足等问题,提出理念重构,树立导生共同体“五维度”系统治理理念;秩序重构,建构权责利明晰合理的治理体系;制度优化,建立健全导生共同体协同合作治理机制等重构与优化策略,以实现系统治理视域下导生共同体的权责共担、道德共守、价值共存、知行共进、成就共赢的内涵构建和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界定研究生导生关系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不同的导生关系特性对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导生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持证上岗型的学术规范训练机制、苏格拉底对话式的学术规范共同讨论机制、委托-代理型的良性科研合作机制、以人为本的学术规范小环境制度完善机制以及积极向上的学术规范榜样机制等五个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制约研究生导生关系良性发展的正式制度障碍表现为制度空转、制度偏颇、制度缺失;与现代大学制度相背离的传统“师徒制”具有负面影响、与价值理性相割裂的工具理性行为日盛、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学术研究生教育相混同是制约研究生导生关系良性发展的非正式制度障碍。实施研究生导生正式制度改革与设计必须坚持和贯彻两大原则:以研究生发展为本;导生制度规则、规范和程序的具体化、明晰化和可操作化。当下研究生导生正式制度改革,要实施导师评价模式转型,促使导师以研究生发展为本;转变导师培训模式,促使导师开展良好的自我教育,提升自身育人素质;研究生教育主体多元化,形成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正向合力;建立监督导师及研究生权益救济和援助机制,弥补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9.
在西南联大,导生学术上的融洽相处主要表现为导师对研究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学术指导;导生进行平等宽容的学术对话;导生进行平等互利的学术合作。导生生活中的融洽相处主要表现为导生聊天、导生散步、导师请客。西南联大导生的融洽相处在三个方面与古代的书院教育息息相通,这三个方面实质上体现和代表了三种注重人格训练,且朴素、有效,值得普遍借鉴和推广的研究生培养路径,即导师注重成为道德表率,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研究生,注重对研究生进行无声的启迪和熏陶。  相似文献   

10.
把自我主导理论引入研究生导生互动情境,开展了成对师生访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导生互动影响自我主导力发展模型并分析了影响机制,提出从是否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来描述导生互动特征的观点,把导生互动划分为助益性和控制性两类性质五个维度。理想的导生研究伙伴模型中导生互动呈现出助益性特征,而修正后的模型则包含了助益性和控制性特征。建议导师应加强与研究生的助益性互动,同时谨慎对待控制性互动,包括任务挑战应适度,以及减少行动控制,把握好导生互动中的“度”;建议研究生培养单位建立相关机制,划清导师和研究生的权利和责任边“界”,让导师和研究生互动有“助”。  相似文献   

11.
导生共创观的提出试图实现从有界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转换,在关系理论与结构存在论的指引下回答“导生关系中何者为主体”的问题,为破解导生矛盾提供新思路。在导生共创观中,主体并非导师或研究生,亦非导师与研究生并列构成的双主体,而是导生双方共创而成的导生共创体。导生共创观主要体现在角色共创、行为共创与意义共创三个方面,贯穿于导生关系的学术传承与创新、情感交融、义利融通与权责共构四重维度中,对构建和谐导生关系、推动研究生教育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博弈论视角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三种关系:导学说、功利说、放羊说,认为导生之间利益与价值取向的冲突,使两者之间产生一种博弈关系。从博弈论的视角考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发现导生之间存在着双方互相合作、导师合作—研究生不合作、研究生合作—导师不合作、双方互不合作四种策略组合。指出导生关系走出困境的对策在于:导师以非权力性影响力引导研究生健康成长;高校以导师制度完善督促导师履行职责;导生以平等对话机制促进双方互信合作。  相似文献   

13.
根据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概念,结合研究生教育实际,发现高校权威、导师权力与研究生权利构成“三权”协整关系。时下,研究生与导师赖以存在的高校资源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资源视角考察导生关系具有多维性,教育资源分享呈现传习关系,管理资源共享催生合作关系,社会资源不均导致主从关系;由于资源占有的差异性,导生关系存在资源依赖风险:教育资源引发学业风险,管理资源触发心理风险,社会资源诱发道德风险;提出构建和谐导生关系治理的U-M-P模型:维护高校权威价值,营造导生共同体环境;明确导师权力边界,弘扬导师的教育家精神;强化研究生权利意识,提升研究生自我教育力,进而形成高校、导师与研究生的三权协调关系,实现导生关系从依赖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14.
准确把握制约和谐导生关系生成的深层矛盾,是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与关键。现实中,这些深层矛盾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平衡困境:给予充分培养与避免过度使用如何平衡?实施有力影响与防止过度控制如何平衡?实现师生有情与保持师生有别如何平衡?认为这些困境的超越,需要通过优化导生关系的内涵体认、细化导生关系的规范标准、强化导生关系的监管治理和优化导生关系的酝蓄生态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加快构建和谐导生关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和谐导生关系应该是导师与研究生于教学互动中形成的双方在权利义务上各自履职尽责、在等级次序上高低远近适宜、在认识实践上价值追求相投、在知识生产上分工协作共享的关系状态。和谐导生关系的构建可以从四方面着手:即提高导生关系处理能力,形成导生交往共识;增加导生互动频率,营造良好交往氛围;明确导生权责边界,规范导生交往行为;加强导学活动监管治理,严惩导师师德师风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旨归,是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从治理分析的三维多层框架来看,研究生教育治理在宏观维度关切研究生教育理念及其整体的制度性框架;中观维度主要考虑组织(场域)层面的宏观制度执行方案,组织制度设计及其执行效果;微观维度主要聚焦导生关系和研究生培养的整全性。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从整体上贯彻立德树人的培养理念,完善原则性的宏观制度体系框架,加强制度执行和组织文化建设,从常人逻辑出发考察导生关系,将具体研究生作为一个整全的人加以培育和关怀。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社会理性化使部分导生关系走向了异化,这种异化会导致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不够温情。现代社会的泛理化不断挤压情感空间,用理性控制情感的方式成为优势惯习,他们按契约的形式被动履行义务,情感被压制,这导致导生关系温情不再。而中国人情社会特性和导生原有人情惯习又塑造着对温情关系的强烈期待,在具有矛盾的理性作用逻辑与人情惯习的共同影响下,导生关系的现实与理想张力加剧。缓解张力、改善此部分导生关系应从打造有边界的情、理及二者混合空间的研究生教育场域着手,构建生活化的导生情感空间,重塑温情的导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面对这一情况,把“导生制”作为传统的导师制培养方式的辅助形式引入,让导生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和履行服务社会职能,这样就能够缓解这一矛盾,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导生关系对研究生学术成长及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隐性冲突在导生关系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得到重视和研究。研究生沉默与被动背后,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意义建构。期望和代沟形成的认知与诉求差,叠加“不必要、不敢、不愿”的隐形沟通屏障是导生隐性冲突的背景板,而搭载时间、话语、情感的微观权力运行是冲突生成的直接原因。导生隐性冲突投射出基于现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价值波动、工具理性侵蚀等因素造成的精神危机常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形式单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部分导师指导学生过多或指导能力不足。基于此,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勇于挑战权威,培养创新能力,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把导生制引入研究生教育以及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