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文本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阅读指导与训练,才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情感,感受到阅读的无穷乐趣,最终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逐渐发展学生语文素质。具体的阅读训练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阅读文本具有模糊美,阅读过程充满模糊性,所以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必然存在模糊性,尊重它的存在并适当运用模糊性教学艺术,既有利于还原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完善语文教学效率的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因此,这是中小学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用语言文字构建出的美,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要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学科中阅读的功能之一就是审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教学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张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把读作为一种手段,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读的平台,以读为本,引领和点拨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把语文读出来。因此,教者在语文课堂要正确把握读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文字,掌握语文知识,认知作品所描摹的事物、所揭示的事理、所表达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目标,使教育活动渗透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和艺术性、形象美,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一、阅读教学要注重师生、生生、师生与作品的情感交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情节和情感,依据学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获得人间的真理,提高道德评价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要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深度阅读是一种阅读的先进理念,也是一种强调高阶思维参与的阅读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深度阅读,这里的“深”不但要强调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还要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自然而然的接受审美教育,力求最大化发挥阅读文本中的思维、情感、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一种语言文字堆砌的美,而阅读的功能之一就是审美.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优秀的文化熏陶和感染孩子们的情感,培养其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从学生这一本体的特征出发,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进行审美的体验,丰富阅读的感受,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下面就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为例,谈谈开展阅读审美教学的方式. 一、朗读口述,表达文本的形象美 形象美是指文学作品给人呈现的表层形象的美,通过阅读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如图形、声音、景物等.对这样的形象进行审美阅读,能使读者走进文本情景,感受或气势磅礴或凄美婉约的文学形象,享受阅读的快乐.引导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审美阅读的方式可以是朗读、口述等形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启迪学生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工具。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追寻并开采文本的情感资源,把握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深遂的思想、丰富的感情,把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与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综合地组织在阅读教学中,才能使阅读教学更深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文本,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倾吐对文本感悟的真感情。一、开采文本的情感点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丰富的情感资源,去拔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去点燃学生追求崇高、完美的火焰。文本中的情感点…  相似文献   

9.
徐学松 《教师》2010,(30):83-83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在现实的信息社会中,要获取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阅读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阅读,读者能获得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而获得情感的历练。当然这种历练过程,包括对美的感悟与品味。在生活中美是处处存在的,只不过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打开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本文就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立足于课文,通过对其反复阅读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及重点词句的赏析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促进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的形成,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传承民族义化最重要的工具,也是肩迪学生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工具。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追寻并开采文本的情感资源,把握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深遂的思想、丰富的感情,把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与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综合地组织在阅读教学中,才能使阅读教学更深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文本,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倾吐对文本感悟的真感情。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文本教出"真味",指的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中心,深入了解阅读文本承载的内容、风格、情感、表现手法等,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涵泳、品味等语感实践,思考文本中运用独特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的原因,从而学会鉴赏与学会运用文学作品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故此,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在现实的信息社会中,要获取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阅读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阅读,读者能获得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而获得情感的历练.当然这种历练过程,包括对美的感悟与品味.在生活中美是处处存在的,只不过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打开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本文就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汉字看似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实则潜藏着趣味盎然的生活体验与耐人寻味的情感体验。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文本的指导为学生架起了连接生活体验中的"趣"与语言文字内的"情"之间的桥梁。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走进文本寻"情趣""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保持合适的审美距离,需要教师合理掌握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使阅读心理、阅读情感、阅读方式逐步进入最佳的审美状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众所周知,优秀的儿童作品、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知识有很多,教师从哪些方面引领学生阅读,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关注入手,具体来说,就是关注遣词造句,关注学生情感,关注争议之处,关注文本空白。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把这几点落到实处,就会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起到显著的作用。一、关注遣词造句,丰盈阅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也曾说过:“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通过文本对话,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亲密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提高审美情趣,提升道德情操,从而丰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这么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读懂课文必须靠自己亲历文本的全过程。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可见,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具有生命的灵性,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灵活生动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悟、品味、想象、体验文本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与文本情感的共鸣,灵性的放飞。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感受美和享受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建构审美情境,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渐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并通过美的言行陶冶学生,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特点1.创新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应用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语文教学的情感及审美的认识,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丰富和多  相似文献   

20.
柴颖花 《天津教育》2020,(3):165-166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这让学生在阅读中丧失了美的体验,违背了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初衷。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强化审美教育,确立以阅读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文本美,品词赏句,感悟语言美,朗诵文章,感受文字韵律美,读写迁移,创造拓展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