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以社会文化和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素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最终日标是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 一、学会求知与学会做人 让学生既学会求知,又学会做人,这是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合格人才,必须让学生既学会求知,又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能力倍受人们关注,处于教育的重要位置.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做到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提倡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举足轻重,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将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通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来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读、学写、学做人、学创新。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我着重采取了以下的做法:一、根据学生实际,重视预习指导。在课堂上,我除了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外,我还注意根据学生实际,重视学习指导:比如,我在上《院子里的悄悄话》时,课文重点是:1…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在对素质教育的学习和思考中,感受到素质教育的三大特征——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全面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皆融于能力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一、使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由此,学校的德育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学校工作中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按教育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应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展示一个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的教育实践模式 .  相似文献   

6.
德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德育主要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国家教育部多次号召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可见,“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光靠思想品德课来实施,各门课程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平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开发智能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顺利地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为以后的学习甚至终身的发展打下全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物理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应当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这主要应体现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结构上,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应该坚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让学生学会去学,主动去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应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展示一个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瑞芳 《学周刊C版》2010,(6):201-201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们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数学素质教育就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其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杭俊杰 《考试周刊》2010,(38):165-165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体现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以升学为主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整合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众多专家对素质教育的解释。而作为学生,在学习阶段这一背景下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但重在会学,按李老师《高效课堂22条》中的说法就是重在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不断融入教育活动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随之产生。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应当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指导和引导,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几点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和谐相处,平等对话,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为目标,追求学生课堂上合作、教师研讨中合作、师生互动中合作,养成教育的随时激励、课堂学习的竞赛激励、阶段评比的持续激励,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是指学生形成完整的素质结构,即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地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共事,使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道德素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四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现代意识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重视对高中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数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小学数学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8.
杨广有 《考试周刊》2012,(17):67-68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创新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会学、乐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自学—质疑—探究—提高"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中,自学是基础,质疑是关键,探究是核心,提高是重点。教师要不断创新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李海艳 《教师》2011,(4):19-1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和谐相处,平等对话,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为目标,追求学生课堂上合作、教师研讨中合作、师生互动中合作,养成教育的随时激励、课堂学习的竞赛激励、阶段评比的持续激励,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