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澈  霍华 《历史档案》2006,(4):F0002-F0002
敕谕是皇帝诏令文书的一种。汉代,凡上级告谕下级、尊长告谕子孙都称敕。南北朝以后为皇帝专用。清代沿用,主要有敕谕和敕命两种。敕谕用于皇帝颁布训令,指明官员职责范围,谕告臣民;敕命用于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和承袭爵位者。这份敕谕是清政府平定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的过程中,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八月初三日颁布的,其中历数了吴三桂反叛的罪行,晓谕四川、云南、贵州军民协助清军平叛。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二十年十一月,清政府经过八年,平定了三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正>敕谕,又称敕书,与敕命合称"敕",是清代皇帝诏令文书之一,也是民间俗称皇命"圣旨"的一种,主要用于授任官员、敕谕臣民、晓谕外藩等,纸质状(片)式。光绪朝《大清会典》记载:敕书用纸有三种,一是金龙香笺表里四层黄纸,二是画龙笺表里三层黄纸,三是印边龙笺表里二层黄纸。授任官员:敕谕是官员行使职权的凭证,根据官员的职级高低可分为坐名敕和传敕两种坐名敕授与高官,如督抚驻  相似文献   

3.
“南明永历帝授尹三聘为兵部左侍郎的圣旨”由四件圣旨组成,均为皇室特制的四边印有龙图案的黄色丝绢所制,用毛笔、块墨书写,正楷字,文种为诰命、敕谕,分别为《南明永历帝封赠尹三聘父母制诰》(1651年,166X30厘米)、《南明永历帝谕尹三聘等赴安隆敕命》(1652年)、《南明永历帝授尹三聘职封其妻肖氏制诰》(1655年)、《南明永历帝授尹三聘兵部左侍郎敕命》(1659年)。该档案是1986年安化县党史办征集员龙沛林在该县清塘铺镇廖家村尹松年家征集到的。当时,这四件南明圣旨已在民间隐藏了300多年。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档案馆从今年年初发出通告征集档案资料以来,已经陆续收到各界人士的一些捐赠,其中不乏珍品。特别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禅岱封诰更引人注意。封诰为绫质,通长420厘米,幅宽31厘米。青、红、黄、白、棕各色相间。诰文为满汉合璧。文前有织就的双龙拥玉箸篆书“奉天诰命”字样。汉文右衍,每行14字,共230字。满文左衍,两种文字于中间汇合。封诰的制发时间为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用“制诰之宝”印玺。封诰较完好,系禅岱后人精心保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5.
敕 文书名称。始用于汉代,南北朝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唐宋之时,君主指示及诫励臣工或晓谕军民时,有敕旨、敕榜之类。明代皇帝对巨工有所训示时,则用敕谕,封赠中下级官员时,则用敕命等。清沿古制,对于敕之  相似文献   

6.
<正>诰命、敕命是清帝颁赐或授官时使用的封赠谕旨,是民间最为熟悉,并多有收藏的圣旨。诰敕为卷轴式文书,内容书于"江宁织造"专供皇宫使用的提花锦缎上。其锦缎花纹,轴头的用料,按照官员品位高低有着严格的区别。诰敕内的文字书写也有讲究,文官使用玉箸篆,武官使用柳叶篆。文体使用华丽的骈体文,满汉合璧。这是我馆所藏顺治授给噶把喜贤章京多鼐及其妻的诰命。  相似文献   

7.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及民国诰敕文书,其中,清代22件,顺治朝3件、康熙朝2件、雍正朝1件、乾隆朝3件、嘉庆朝2件、道光朝5件、同治朝2件、光绪朝4件,另有民国时期1件。诰敕文书是明清两代封授官阶以及“覃恩封赠”官员本身、妻室及其先人的凭证。其制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告身”,宋代始由官员本身延及先人。明清之际又有所发展,形成一套较为复杂的诰敕制度。其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点:1.诰敕之分:以一品至五品官给予诰命文书;六品至九品官给予敕命文书。2.文职封赠官阶名号:正一品曰光禄大夫,从一品曰荣禄大夫,正…  相似文献   

8.
<正>在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中,有一种档案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就是图文并茂的《满洲实录》。馆藏《满洲实录》现有两套,一套是满、汉、蒙三体文合璧附插图本,一套是满、汉两体文合璧无插图但有插图目录本。三体文《满洲实录》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奉旨重新绘写,计两函八册。此版本《满洲实录》每页分上、中、下三栏,上栏书满文,中栏书汉文,下栏书蒙文,三种文字精工手写,全书附图82组,墨笔绘画,每册黄绫敷面,  相似文献   

9.
在崂山区档案馆珍品库中静静的躺着四件“诰敕”命,其中明天启元年(1621年)敕命两件,天扁六年诰命一件,清嘉庆四年(1799年)敕命一件。这四件“诰敕”命封赏的均为即墨吕氏家族,同一家族在不同朝代均受到当政者的封赏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冯志萍 《档案》2008,(1):31-31
近日,甘肃省档案馆从兰州收藏爱好者窦冬诚先生处征集到一张银票。这张银票长I8.6厘米,宽9.8厘米,为竖式北洋天津银号库平足银五两银票。该银票是彩色票面,票面上部是“双龙戏珠”,中上部是李鸿章头像,下部写有“北洋天津银号”,下部中间竖写“库平足银伍两”,两边竖写“私刻假造照私铸例治罪,永远通用认票不认人”,票下方是北洋军舰的图案。银票的四周和底面上印有“5”、“伍”、“伍两”字样,背面印有汉满文对照的“齐王问管子”。  相似文献   

11.
任学军 《档案天地》2009,(2):19-21,46
翻阅史料,追寻告示的历史足迹,最早可以追溯到“诰”这种公文,它是古代帝王对臣民进行告诫、勉励时使用的一种下行文。告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汉代时,将“诰”去“言”为“告”,改称为“告谕”:唐代称之为“告身”;宋代时称为“敕榜”;“告示”一词的正式使用是在明朝,这时的告示已经不再是君王的专利了,  相似文献   

12.
在现存的满汉《合璧西厢》中,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本是面貌独特的誊清钞本,较为全息地呈现了该本《合璧西厢》的成书过程。该书的翻译工作大约始于雍正四年(1727),终于雍正六年(1729),是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所刊满汉《合璧西厢》之外独立翻译的满汉《合璧西厢》。它以当时最为流行的《金批西厢》作为汉文部分的底本,同时亦将《金批西厢》第五本完整翻译出来,对于弥补康熙四十九年刊本和帮助满语读者全面了解《金批西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敕谕,也称敕书。敕谕用途有三:一是敕任官员,颁给外任官员。有坐名敕和流敕之别。坐名敕,颁给外任高官,写明被任命官员的官职、姓名,职权范围,任职期满要缴回;流敕也称流传敕,颁给职位较低官员,只写明官衔,不写姓名,职权固定、简明,任期满后不缴销,转交接任者收掌,在本衙门内流传。二是敕谕臣民。是皇帝针对某时某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向特定地区或部门公布的重要政策法令。三是敕封或谕告外藩。  相似文献   

14.
段小平 《档案》2008,(1):33-34
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有甘肃法政学堂宣统二年毕业文凭2件,弥足珍贵。文凭呈长方形,外径宽66.5厘米、高83厘米,内径宽52厘米、高56.5厘米,四边共有8条龙作纹饰,四角从右上开始顺时针印有“毕”、“业”、“文”、“凭”4字。文凭共录840余字,无标点,系楷书手写石印,钤有甘肃全省法政学堂、监督提学使宫印及教员名章共10处。  相似文献   

15.
《清代六部成语词典》一书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满汉六部成语》释义的工具书。《满汉六部成语》成书于清前期。目前已知的最早刊本,是乾隆初年编纂的,以后各朝屡有刊刻,广为流传。该书辑录了清代中央主要政务机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处理日常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常用语和专用词汇,共2570余条。其中多数出于各部的典章制度、政策法令或历史典故,内容丰富。清代编辑此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官吏拟办满汉文公文的互译,同时帮助满族人学习汉语以及为应试者翻译提供参考。因此,清人在编辑此书时只将满文词义标明汉文的对应词,而对词的引申义及规制未作解释。这对今人正确理解清代六部档案用语,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清代六部成语词典》的作者,在长期从事明  相似文献   

16.
会考府成立于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至雍正三年八月裁撤,存世不足三年。由于它具有准驳一切钱粮奏销事务大权,且由权位最重的怡亲王允祥、吏部尚书隆科多、大学士白潢、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轼任总理事务王、大臣,因此引起了清史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馆藏会考府全宗档案共有115件,其中满文档案32件,其余为满汉合璧档案,现将汉文档案全部刊布,供研究参考。 ——编选者 王道瑞  相似文献   

17.
正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制、诏、诰、敕、谕、旨、批等命令的总称。现社会上流传的所谓"圣旨",多为明清皇帝封赠官员及其先人、妻室的诰命与敕命。近年来,在影视、戏曲等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皇帝圣旨或"情景再现"颁发圣旨的场面。那么皇帝圣旨到底什么样?圣旨里又隐藏了多少故事?本讲就与您聊聊明清圣旨——诰命与敕命,以及社会上流散诰命、敕命的真假是非。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图书馆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全国满文图书资料联合目录》一书,已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16开本,43万字。有清一代,曾用满文书写了大量公文,编撰历史并翻译了大量汉文图籍,也用满文在哲学、历史、语言、文艺等方面进行创作,清代史料保存于满文图书、档案中者为数甚多,是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为使这些满文图书文献更好地被研究利用,特编写此书。该书分图书、石刻拓片两部分。收集了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49个单位收藏的满文图书1015种,石刻拓片693种。图书部分,每种书均按书名(包括汉文、满文、满文拉丁转写)、著者或译者、出版年代、出版者、版  相似文献   

19.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经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满文部工作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终于正式面世,可喜可贺。作为《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的姊妹篇,可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它的面世,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前中期史、清代边疆民族史乃至清代宫廷史等都具有推动作用。我曾在中央档案馆、档案出版社工作多年,后又调至一史馆,深知满文档案史料之珍贵,翻译出版之不易。1985年《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发行,1987年。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也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而满文朱批奏…  相似文献   

20.
<正>该证书左右长约37厘米,上下宽约26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底色粉红。在证书中央,上部印有"同心永爱"四个字,下部印有戏水鸳鸯。在证书两侧印有盛放的荷花。其图案简洁明快,色彩清新、亮丽。该套证书品相完好,书、皮齐全,印艺高超,风格现代,十分难得。该证书左右长约44厘米,上下宽约33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底色粉红。在证书上部中央印有"鸾凤和鸣"四字,四周印有各式吉祥花卉和喜鹊,边框上龙下凤,左上贴有印花税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