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稿共约20余万字,初稿于1980年完成,1982年修订。主要以资料铺陈形式、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自1636年至1691年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活动及清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书稿引述的资料以俄方为主,较多地使用了俄文档案汇编《历史文献补编》一书(此书在国内尚无较完全译本,利用者也不多),因而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具有从俄方资料角度揭露沙俄侵华史实的意  相似文献   

2.
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乾隆作为一个饶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在统治中国的多半个世纪中,同沙俄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捍卫了我国北部边界,维护了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本文主要根据清代有关档案,论述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季静 《兰台世界》2016,(16):81-83
报刊是研究日本侵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要资料,《盛京时报》作为近代以来日本人在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资料价值尤为可贵。分析1906—1911年《盛京时报》有关沙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侵略报道,其中主要包括分析沙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侵略方式的转变、俄军保护下的俄商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掠夺和调查、沙俄与蒙古王公的债务等问题,构建日本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言论平台。  相似文献   

4.
王培 《北京档案》2011,(8):11-13,19
一、京师大学堂的"拒俄"怒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强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庙街和库页岛等地。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战后又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10月)和《改订伊犁条约》(1881年2月),侵占我国东北、西北边疆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谢小玲 《兰台世界》2016,(9):146-149
19世纪,沙俄征服了中亚浩罕、布哈拉和希瓦三国。沙俄又趁新疆发生变乱之际和阿古柏入侵新疆,于1871年5月15日调集大量兵力侵略中国伊犁,伊犁军民也开始了反抗沙俄入侵的保卫战。可将沙俄入侵伊犁的过程分为三阶段,7月5日沙俄占领了宁远城,开始了长达10年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6.
复县界碑考     
崔再尚 《兰台世界》2016,(10):157-159
在近代历史上,大连地区先后被俄国和日本侵略者占领。他们通过不平等的条约,侵占"关东州"地区,并肆意扩张土地,大连人民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目前,大连地区留下的界碑十分稀少,尤其是中国人树立的界碑甚为罕见。本文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藏的两通复县界碑入手,通过研究俄国和日本侵占辽东半岛,树立界碑的历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的史实。  相似文献   

7.
反映中国少数民族可歌可泣革命斗争史实的宏篇巨著《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最近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撰写,它以翔实资料记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历史,反映了近现代史上少数民族在维护祖国统一、推翻封建统治、缔造共和国革命中所作的贡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的出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2001年4月6日,《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出席了研讨会,国家一些部委、研究单位和高校  相似文献   

8.
17世纪,沙俄侵略势力扩张到黑龙江流域,不断侵扰这一地区的村落居民,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疆域完整和主权.在这种形势下,顺治十二年九月,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昂邦章京沙尔虎达提出派兵驱逐沙俄侵略者,但由于条件不成熟,未能施行,十四年初,沙尔虎达再次提出此事,并得到清廷允准.三月,开始在宁古塔所辖拉发渡口建造战船.次年,战船下水.清军顺流直至东海岸入海口,征讨窜犯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十六年,沙尔虎达病逝,其子巴海继续其父未竟之业.这一行动,在保卫了祖国疆域的同时,又陆续招抚了一些尚未归顺的赫哲、费雅喀、齐勒尔等部族之人.下面发表的三件满文档案的汉文译文,原档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户科史书,是以往的历史文献都未曾记载的珍贵史料.它们反映了顺治十七年清军在驱逐沙俄侵略者的行动中招抚赫哲等部族之人的情况,与本期发表的“清廷在拉发渡口制造战船概述”一文所记同属一事,可以参看.  相似文献   

9.
东海恰喀拉原为我国乌苏里江东部滨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十九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占乌苏里江东部地区后,恰喀拉中的一部,不堪忍受沙俄的压榨,两次“自投来归”。第一次是咸丰年间,当沙俄刚闯入乌苏里江东部地区之时,他们就从锡霍特山脉东南沿海迁到苏城一带,配合清军抵御沙俄侵略;第二次是同治年间,沙俄霸占乌苏里江东部地区数年之后,他们不愿做沙俄的奴隶,毅然返回祖国,到达万鹿沟和珲春。  相似文献   

10.
吕卓  李蕊 《兰台世界》2012,(21):6-7
清朝末年,外敌入侵,中国人民不甘屈辱,掀起了多种形式的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其中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太平天国抵抗侵略运动、上海小刀会组织剿灭外敌活动和义和团抗击洋人运动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地方,在清末民初本属黑龙江省的一部份,沙俄对这一地方早就怀有侵略野心。1911年我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沙俄认为时机已到,在策划外蒙古“独立”的同时,紧接着策划并参与了呼伦贝尔武装叛乱。呼伦贝尔沦陷后,我国竭力设法恢复其主权,但沙俄为了使其非法占领合法化,对我国恢复主权横加干涉。中俄双方经过长时间交涉,于1915年 11月 6日签署了《中俄呼伦条约》。 这里选择的俄国外交文书,集中反映了中俄两国围绕呼伦贝尔问题所进行的交涉情况及沙俄的侵略活动,对研究中华民国史、中俄关系史及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中注释,除写明译者注外,均为原编者注。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与书讯     
由陈春华编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蒙古问题》一书,已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系统地反映了沙俄趁我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大举侵略我国蒙古地区,以及我国政府为捍卫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而反映这些史实的俄国外交档案,迄今尚属首次公布。该书所收文件译自苏联官方于三十年代出版的沙皇政府外交档案汇编及俄国外交部橙皮书等。其文件包括俄国外交大臣就蒙古问题给驻华公使、驻蒙古领事等的训令及来往密电,外交大臣呈沙皇的报告及内阁会议记录等,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反映了沙俄精心策划外蒙“独立”,逼签俄蒙协约及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条约;向外蒙派驻外交代表、军事教官、财政顾问;在外蒙开办银行,组建军队等,把我国外蒙地区变成了俄国的附属国,以及对我国施加压力,逼迫我国签署了中俄北京声明文件、中俄蒙恰克图协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利权等历史事实。还反映了沙俄在策划外蒙“独  相似文献   

13.
庞红 《兰台世界》2005,(7):137-138
沈阳铁西工业区在中国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曾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工业第一,被称为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从第一家工厂建立到现在,已经有百年历史,在经过国家多次改造和重点建设后,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它的形成却是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经济掠夺开始的。一、起源于帝国主义的侵略1904年2月到1905年9月,日、俄两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和特权,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了一场战争,在最后一次战役中,俄国宣告失败。1905年9月,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在中国东北的各种…  相似文献   

14.
贡貂、赏乌林制度,是清朝对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管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实施多年,卓有成效。它虽然是清朝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驾驭少数民族的一条国策,但客观上对巩固东北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1858年的中俄《瑗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野心勃勃,坚持推行侵华政策,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沙俄攫取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15.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蒙古人民在其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历尽千辛万苦,行程万里,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它显示了土尔扈特人民热爱祖国,反对沙俄奴役的决心。这一可歌可泣的事迹,已有许多论述。其中,马汝珩、王思治同志的《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及其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斗争》一文,论述尤为详尽,本文仅就所见档案记载,谈谈土尔扈特部回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0周年。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为了讴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事迹,展现中华民族解放史上的英雄史诗和宏伟画卷,弘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山西省档案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抗日战争专题档案资料,现就档案资料征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一、征集档案资料的范围凡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及揭露…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浙江镇海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冲,历来为海防重地。中法战争中1885年3月1日至6月11日长达103个日日夜夜的镇海保卫战,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列强侵略的战争史中屈指可数的取得了巨大胜利的战役之一。镇海之战中,中国军队成功地阻挡了法舰的攻势,牵制了法国海军,使其无法实现海上侵华战略计划,不但对中法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八年抗战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斗争史。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用各级档案馆保存的翔实、确凿的档案史料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为抗日战争纪念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服务,是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暴乱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由,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战争中,沙俄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利益,强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针对沙俄的侵略,东北各族人民不堪屈辱,奋起抵抗。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在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的第三天,即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二日,穆拉维约夫突然率领炮船直趋黑龙江  相似文献   

20.
刘建一  李丹阳 《档案与史学》2011,(7):F0003-F000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据档案记载,自1918年以来,苏俄和共产国际就不断派遣人员来华,并利用一些进步俄侨为苏俄服务。他们在中国进行了情报、联络、宣传鼓动和组织活动,号召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反日)、资本主义剥削和本国反动政府的统治,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列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