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12年9月12日由青海省科技厅批准建立,实验室主任为张怀刚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道文研究员、副主任为青海大学杜德志研究员,其他委员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青海大学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实验室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建立以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2008年获批西宁市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分别于2016年度、2017年度获得省级重点实验室年度评估"争取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单项奖励3项。实验室是我省唯一从事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的专业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立足青海省特色农畜产品资源,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产学研销"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0,17(1):119-119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2009年青海省重点实验室评审命名工作。根据《青海省重点实验管理办法》,经评审,青海省高海拔电力研究实验室等9个实验室被命名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正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于2005年获批建设,2007年通过验收,是青海省第二批重点实验室。2017年,实验室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青海省重点实验室综合和单顷评估中获得综合和单项评估优秀。实验室立足青海省情和独特的生态资源环境,着眼于青藏高原特色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种植及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紧密结合地方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上级主管部门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09年、2013年、2016年连续三届评估均为优秀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青藏高原区域上唯一的省部级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主要在青海省寒区特殊和特有动植物种群的保育、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维持、重要生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植被恢复保护等方面开展研究;立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及其效应、可持续发展等寒区生态学前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省动物生态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16年1月由青海省科技厅正式批准建设,2017年和2018年单项考核结果均为优秀。实验室是第一个专门针对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开展基础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平台,区域和研究特色明显,立足青藏高原,围绕青藏高原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管理、生殖生物学和优秀遗传资源发掘利用4个学科方向,紧扣国家需求,瞄准世界生物科技发展前沿,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基因组学系统研究,为青藏高原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与科学证据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7.
<正>青海省藏药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09年12月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连续3届全面评估中获得青海省优秀重点实验室称号,其研究方向:基于藏药临床与生产实践,解决制约藏药行业发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等瓶颈性重大科学问题;特色优势:聚焦解决藏药重金属与安全等行业共性关  相似文献   

8.
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合作力等四个维度对全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竞争力进行比较与分析,揭示各区域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引导省级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定位与发展,为相关部门推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是由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厅、计委于1995-12月联合发文批准成立,在原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实验条件基础上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0年通过教育厅评估验收合格。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2009年12月,经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省财政厅批复纳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实验室主任为钟启文副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昆仑学者"、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硏究中心刘明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李毅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吴凤芝教授等为学术委员。实验室立足于青海高原的气候和资源特点,开展高原特色蔬菜遗传育种和蔬菜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陕西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1995年至今,我省已经先后在全省14所高校建立了2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这些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集中了陕西的优势和特色,促进了高科技领域的探索与创新,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不足 通过几年的实践,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经费不足是每个重点实验室所面临的首要难题由于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科研潜力的发挥。实验室在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客座人员的聘请、开放课题的设立、攻关项目的合作、先进仪器设…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建设,2006年12月通过建设验收。2006年及2016年,它在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以解决我国稻作科技和水稻生产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宗旨,顺应农业科技发展大趋势,瞄准世界水稻科学发展前沿,以水稻资源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为重点,开展水稻生物学研究,为稻作科技发展提供先进的资源平台、技术平台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省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青海大学,于2016年1月获批建设,2018年通过验收并获得优秀。实验室立足青海省情和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着眼于清洁能源战略与电网规划、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控制、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消纳调度和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体制机制的设计、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教育厅于2000年11月2~3日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召开了2000年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伟博士出席会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与产业处窦海潮处长主持会议,12所省属高校的科研处长及1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4个列入省教育厅重点建设的校级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按要求认真汇报了各重点实验室1999年建设计划项目的进展和执行情况以及2000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张炜副厅长做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绩,对其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五点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综合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和根据首次评估工作的实践,提出进一步做好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评估和管理工作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14):F0002-F0002,1
袁有禄,1967年10月生,四川简阳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安阳市市管优秀专家,安阳市劳动模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棉花分子育种课题组组长。负责的分子育种课题被安阳市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1990年于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省高原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5月经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省财政厅批准建设,为我省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首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张启元研究员,现任主任为李智福高级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潘宝玉研究员。实验室以高原无人机遥感技术、高原数字矿山技术、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坚持"以生产支撑科研,以科研促进生产"的发展理念,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能  相似文献   

18.
正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安全和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内食品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9月通过专家论证,2007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了2011年和2016年两次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技局四举措切实加强协同创新。一是加强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与省科技厅相关处室对接,在汽车零配、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导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东工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汇宇制药申报的"四川省抗肿瘤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通过专家实地考察;指导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完成申报材料编制等筹备工作。二是抓好科技孵化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管理和运行体制、研究人员聘任、考核评估体系和技术成果转化4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措施,为省级重点试验室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