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为区域性神祗的杨泗将军信仰,在清代中期由两湖移民带入陕南地区之后,又整合了宋代以来陕南原有地方性神祗杨从义,不仅完成了其本土化的进程,同时也使得本为庇佑地方农业生产的水利神杨从义崇拜发生转型,成为区域性信仰的组成部分.而这一民间信仰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清代中期以后陕南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直接将原居地区水神信仰带入,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清时期陕南地方商品经济的勃兴,使得民间信仰体系从以地方诸神为主开始向地方诸神与区域性神祗相结合转变.  相似文献   

2.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灌区农户集体使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大为减少,相反,农户更多地选择自组织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的灌溉方式。在"大水利"被"小水利"替代的演变中,有必要研究农户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其时间分配的影响。借鉴加里.贝克尔时间和家庭生产分析框架,根据时间分配理论,利用湖北省600个农户的样本数据,就灌溉方式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农民时间分配有较大的影响;集体灌溉的农户比家庭灌溉的农户参与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概率更高,时间也更长,从而可能比家庭灌溉的农户获得更高的收入;但灌溉方式的变化对农户休闲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论明清时期少林寺拳法的发展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期以前,少林寺僧习拳是以实战技能的训练为主,明中期以后仍然保持这种传统,寺僧多攻拳法,逐使少林拳法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代,虽然严禁民间习武,但少林寺的习武活动并未中断,寺僧既习拳又兼习导引行气,同时不断向社会传播其拳法,清代前期和中期,少林寺僧所习拳法,仍主要是用于手搏的拳势,《拳经·拳法备要》二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清代后期,少林拳术套路才开始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气"论文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特色.笔者在文中以"气"这一传统文论范畴为着眼点,分析清代孔尚任传奇名作《桃花扇》气势充沛、气脉贯通、气韵悠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哈哈腔是河北省保定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产生于清苑地区,是清苑地区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历经明代、清代至民国的衍变,最终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地方小戏.哈哈腔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清苑地区的人文艺术特质,它以独有的形式记录了清苑地区的历史变迁和重要事件,它是河北省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最突出代表,在历史学和社会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与客家方言的联系是客家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清代的汀州地区出现了纯客家方言诗歌,本文以林宝树的《年初一》为代表,探索分析客家方言诗特有的语音、语义特色。  相似文献   

7.
竹枝词,作为一种源于民间的诗歌艺术形式,是记录民间名物生活习俗的重要载体,其语言较为接近民间社会生活真实状况。以李孝友《清代云南民族竹枝词诗笺》为代表,其中的语言信息,可一定程度揭示清代乾隆到光绪年间云南民间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以及云南汉语方言状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录取制度的公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区分数线相差悬殊,招生名额在各省份分配不均,出现了"低分数线,高录取率"。这是一种"教育歧视",教育上极大的不公平。要触及高考改革的根本,缩小这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与受惠群体间的教育机会差距,使教育的整体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德最具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质的项目,热河清音会是清代社会文化的产物,在1930年达到鼎立,虽属民间业余音乐团体,却沿袭了宫内乐队的纪律与艺术要求,成为热河一带水平最高的音乐组织,经常出现于上层社会政治活动的场所或地方上的重大活动之中。"热河清音会"的音乐是中华多民族与地区文化的结晶,保留"热河清音会"这块文化"化石"对我国的民族史、文化史,乃至清朝统治者治国理念的研究都将起到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农民体育开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的陕西省,在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中,把发展农村体育和开展农民健身活动作为小康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在实际工作中以"体育竞赛"为杠杆,坚持抓农村"民间体育"和"节日体育",体现了当前农村全民健身的一般特点与规律.现阶段,依靠"政府行为"和以开展"乡土体育"为主体的农村体育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性.并就如何开展农民健身问题提出4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抚仙湖入湖河流水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12月,分别对抚仙湖主要的35条入湖河流进行了定点采样及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入湖污染物TP:103.25 t/a,N-NH3:201.61 t/a,TN:862.67 t/a,SS:73 177.77 t/a;入湖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为劣V类.从调查结果看,入湖河流是输送陆源污染物的主要通道,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流失及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是保护抚仙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辽西半干旱区2004~2008年的玉米生长参数及农业气象资料为依据,应用CROPWAT模型模拟分析了该区玉米的需水及灌水量. 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需水趋势总体为正态分布,年需水量在572~645mm之间,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需水量分别占总需水量的11.1%、30.2%、19.8%和38.9%;玉米灌溉需水量曲线因降雨差异在不同的年份呈现不同的变化型,基本分为抛物线型、中期平台型和双峰型3种;玉米的补充灌溉主要集中于7、8、9这3个月.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水足迹这一视角为研究区域农业空间资源要素匹配提供了新思路。以天山北麓农产品主产区15个县市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和GIS可视化技术,测算差异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并进行水足迹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时空匹配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7年区域内部水足迹指数不平衡且具有波动性,呈现出中部高、东西部偏低的空间格局。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整体上呈现出“中部高,东西低”的宏观态势,东中西地区分异趋于弱化,且2017年普遍下降。农业布局现状可分为过密型、合理型和过疏型3种类型。就水足迹指数与资源、环境、经济等各要素的匹配关系而言,发现沙湾县、乌苏市的水足迹-资源环境经济要素外部不公平性最为突出。具体而言:沙湾县和乌鲁木齐市水足迹-灌溉用水量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昌吉市、乌苏市、博乐市、克拉玛依市农产品水足迹与耕地资源匹配度较低;克拉玛依市区域水足迹-经济不平衡性较高;沙湾和奇台县农产品水足迹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匹配状况较差;乌苏和奇台县水足迹-农业技术不平衡性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县市水足迹与各要素之间的不平衡关系给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扬州水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水文化作为扬州文化中个性最鲜明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动态性、人文性、生态性、开放性、商业性、民俗性等特征,表现为运河文化、诗词文化、园林文化、治水文化、休闲文化、建筑文化等形态。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必须注重水文化保护、修复、创新和利用,实施水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打造东方水城,使传统水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5.
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作为技术支持,结合景观生态学格局指数的计算,研究了重庆璧山宏观水土流失的空间生态格局现状。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占全县面积97.19%,土地以坡耕地、水田利用方式为主,同时二者分布有较大的侵蚀面积;各侵蚀等级均有一定面积分布,整体侵蚀景观多样性、均匀度较高,没有优势要素存在;各侵蚀等级的破碎化较为严重,轻度、中度侵蚀分布较为集中,因此璧山县水土保持工作将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任务,需要给予更多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是苏州自古以来城市街道系统的独特形态,河道与陆道一起成了限定街坊的边界,该格局至今尚存,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为此,笔者提出了苏州历史水街区的概念,并对其形成及变迁历程进行考察,阐释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街区的特点,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苏州历史水街区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对于玉溪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树立保护水即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共同营造节约水资源的社会环境,把水资源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积极构建水资源良性互动的循环系统,建立节约水资源的调控体系,应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扬州地处长三角,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同时又作为南水北调输水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水环境的保护与提升对扬州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宏观上到微观(技术)上,提出通过制定整体规划,划分水生态功能区,构建水生态文明分区分类评价体系,设计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水污染防控体系,应用生物生态技术等办法,全方位、系统化、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实现扬州水环境的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之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命脉。江泽民作为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十分关注我国的水利建设,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发表了许多关于水利发展的论述,在他的领导下制定了全面系统的全国水利建设指导方针和相关水利政策法规,形成了该时期水利发展的特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响水河2008~2009年平、枯、丰三期水样进行综合检测分析。当前响水河水体呈现严重的有机污染,氨氮及生化耗氧量(BOD5)均超国家劣Ⅴ类水,同时检测到石油类及挥发酚等有机毒物污染。造成两岸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破坏,危及下游河体的水质,治理响水河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