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语的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英语词语的理据类型一般分为四种,即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英语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社会进步、语言发展的产物,它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体现了英语词语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2.
“自组织”理论认为语言的生成、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据性。本文综述了词语理据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语词的理据性;语词理据可分为语词内理据和语词外理据;语词外理据是语词内理据的基础,两者交融,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语言到底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或者两性并存?本研究对言语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进行了概念阐释并给出例证证明,最后廓清理据性与任意性的作用层面。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学中,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主要是研究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与他表达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从学术界关于理据性和任意性问题的争论、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任意性和理据性构件的反思与重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关瑜  张志军 《林区教学》2011,(11):66-6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跨文化交际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在交际中往往会出现不便以至于尴尬的局面。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就要深刻了解隐匿在语言背后的各民族文化因素,语言习惯。本文采取定量对比分析和词典释义的方法研究俄汉语中动物的命名理据性。探寻两个民族因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而产生的对同一种动物命名的理据性的不同。该研究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对俄语的理解,提高翻译水平。而且也能增强俄语学习者对俄语的学习兴趣。因此,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二十世纪以来,语言是任意性的观点始终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在词汇层面并非任意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理据性.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词的理据性.词的理据性可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英汉两民族有着相同的和不同的认知概念结构,也反映出他们在语言上相同和不同的相似方式.通过对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对比和研究,找出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异与同,有助于词汇教学和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语言理据研究》全书共十一章,分别从理据和理据研究、理据的内部形式、理据性和任意性、语言系统内部的句法理据研究、语言系统外部的句法理据研究、理据的分类、探究语文理据的基本方法、探究文化理据的基本方法、理据的基本特性、理据研究的普遍性意义、理据学视角下的若干汉语现象等角度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语言的理据.该书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  相似文献   

8.
语言理据性在与其反题——任意性的不断斗争中逐渐确立了它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尤其是语言研究受后现代人本主义的影响从结构描写性转向认知解释性之后,以挖掘语言编码内在机制为己任的理据研究已成为当今语言学领域内的热点课题之一。从认知的角度对理据的复归、理据的本质、理据的功能、理据的地位以及理据的缺失五个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理据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思维,一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最终都可归结为"人为"联系,理据性才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是语言生命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自二十世纪以来,语言是任意性的观点始终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在词汇层面并非任意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理据性。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词的理据性。词的理据性可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英汉两民族有着相同的和不同的认知概念结构,也反映出他们在语言上相同和不同的相似方式。通过对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对比和研究,找出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异与同,有助于词汇教学和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理据性,能指和所指的关系首先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性,但语言又同时具有理据性。汉语作为世界语言的一种,在音义关系上具有任意性的同时,又具有理据性,其理据性主要表现在汉字的可释性,词汇产生发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的理据性上。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理据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据性和任意性都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一起构成"和而不同"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据论是理据性的理论升华,是人们借用心理学中的"动因"概念并从认知、功能、文化等角度来解释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语言表述是捕捉理据的唯一方式,离开语言表述,理据研究将成为空谈;理据(理据义)是每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结合在一起的动因,而理据性是对这种结合关系在性质上的描写与判断,二者形成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任意性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延伸到了语言符号的各个方面,不仅表现在句法层面,也表现在词汇层面。在词汇层面里又涉及派生词和单纯语言符号。而对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争论焦点最终集中到了单纯语言符号上。该文以马秉义教授提出的原始语根假说理论来分析解释单纯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由来,由此说明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语言系统保持平衡的两个原则,孤立地研究索绪尔任意观的一系列术语是不妥的.两个原则的关系为:任意性和理据性各有其对象和范围;任意性和理据性协同共存,在互动中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李枫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1):48-50,70
理据性是阐释语言符号意义的依据,是语言生命的基因。在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着内容触发形式、形式触发内容、内容之间的触发、形式之间的触发四种基本理据关系。在语言之外则包含着生态理据、经验理据、感知理据、认知理据和交际理据等因素。语言的理据性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步积累发展而形成,对理据性的探求将引导我们不断探索语言的奥秘,推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有一定理据性的,各种语法现象背后都隐含着一定的认知理据。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对语言规则的理据阐释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本质的理解。从句型、时态、语态等方面进行实例分析,探究语言的理据性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理据性是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通过对比法研究俄汉语中"植物"类名词的理据性,分析其异同,进而探源求根,厘清这种异同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翻译实践活动和外语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加深语言学习者对词语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中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通过对中药命名的初步研究,我们总结出中药的命名理据,包括:空间理据、时间理据、形象理据、颜色理据、味觉理据、功用理据、药用理据、文化理据、综合理据等。  相似文献   

18.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重要的客观属性。从现代语言学发展到当代语言学的过程中,这一对客观属性被语言学家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两种彼此关联的理论一任意论和理据论。因此从“客观属性”与“主观理论”二分的全新角度看,贯穿现当代语言研究始终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实质上是任意论与理据论之争,而正确地处理任意论与理据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语言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论语言的根本属性——任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视为语言的第一原则。然而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致力于语言理据性研究的学者大多将这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放在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加以批判。研究证明理据性是就符号组合而言的,而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而言,它们不属于同一研究范畴,因而理据性不能构成对任意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2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关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文教资料》2007,(21):94-95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演化在两个极端(任意性与理据性)之间往返,不同类型的语言中可论证的符号与不可论证的符号比例可以不同,由此形成词汇型语言和语法型语言。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