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经济金融化、社会保障私有化、政党工会关系、垄断资本全球化四个方面考察了新自由主义对美国劳资关系的影响。当前这场金融危机还不能推动美国劳资关系的转变。这是因为金融危机还不是新自由主义危机的全面体现,金融化依然会持续。新自由主义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挑战,劳资关系的改善缺乏工人运动和政治推动力量。垄断资本全球化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美国曾推崇备至的新自由主义范式治国方略在冷战后对于美国经济扩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恐慌,其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政策方向也为此次危机埋下了隐患,这将暗示着危机后新自由主义范式式微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学派被一种新的古典自由主义取代,这就是新自由主义。而2007年次贷危机和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又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终结。反思这场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机理,总结对我们有益的启示,对于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本次危机的观点的综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问题上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持续性的生产过剩;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克服自身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矛盾出发,讨论金融化的趋势和危机传导机制;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具有全球视野,并以此分析金融危机通过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对全球资本积累体系造成的影响;第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金融危机批判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分析新自由主义否定自身的趋势.总之,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金融危机问题上完整和充分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优势.  相似文献   

5.
美国广播电视业今天的危机多少与近30年来美国政府对整个广播电视业的放任自流有关。肆掠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盛极一时的新自由主义站在了风口浪尖。日益严峻的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终结,一场新的凯恩斯革命正在展开。在此背景下,回顾20世纪80年代之前强调政府规制与公共利益的广播电视体制具有特别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对构建金融危机治理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截至目前,有关危机治理的理论基础依然存在争论。新自由主义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激烈争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未间断过,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这一争辩再次达到高潮。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下的危机救助政策在危机中又一次受到诸多质疑。从不同理论源流指导下的危机治理效果出发,探究金融危机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便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发现,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府干预不失为危机治理的首要之选。但是,政府与市场并不是排斥对立的,反危机中的政府干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投资扩张拉动社会和民间资本的投入,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恢复市场的秩序和原则。政府救助政策亦只发挥减少危机带来损失的弱化效应,且要设计中长期调整退出策略。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危机,本质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美国所谓"金融创新",违背了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原则,埋下了搅乱金融秩序、制造金融危机的祸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绝不是什么"失衡"、"不平衡"的问题,而是不平等、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次贷"出笼,是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次贷"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酿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8.
2008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有识之士把危机的理论根源归咎为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作为上世纪被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经济理论,适应当时的历史发展形势,在全球广泛流行。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我们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全盘否定,而是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灵活运用,以更好地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斯蒂格利茨较早认识到美国存在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分析了当前这场危机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他批判了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坚持认为存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他还预言了此次危机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但囿于新凯恩斯主义立场,他的见解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刘慧  武海宝 《教学与研究》2021,(11):100-11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也遭遇了危机.为了解决新自由主义危机,超越新自由主义秩序,西方左翼学者迪梅尼尔和莱维提出了一种"新管理资本主义"方案,主张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依靠所谓的管理者阶级,来管制和镇压金融寄生者阶级,以遏制资本主义的金融化趋势,推动金融资本主义重返产业资本主义.这种方案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进步性,但缺乏对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以及金融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和趋势的深刻理解,缺乏对管理者阶级本质的深刻洞察,同时也绕开了对金融资本国有化改造这个社会主义的核心主题,其本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经济全球过程中新自由主义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自由主义是作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现代变种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对立面而产生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削弱国家主权。然而自由主义思潮关于削弱国家主权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作用也显示了出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勾勒出越来越不公正和混乱的世界未来的前景。而作为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新自由主义随之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本质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伴随着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采用的凯恩斯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的,是和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有历史渊源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们不得不对发端于西方并对全球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形态--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其完成形态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推行及其畸形发展,必然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加剧全球经济动荡,严重损害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新自由主义推行彻底的私有制、反对公有制,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权;新自由主义极力用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规制"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威胁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西方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工人大量失业、贫富两极分化、政府垮台、社会动乱等严重社会问题,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更是造成灾难性后果.必须警惕和抵制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界对金融危机主要存在综合危机论、新自由主义、消费透支论、创新过度论与信用缺失论几个解释框架.不少哲学研究者从资本的虚拟化、信用的被交换、此在的"经济人"与缺席的企业伦理等视角反思了金融危机.但是,学者们更关注规避金融危机的策略,而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公共政策与重铸信用体系被视为可靠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发生后,新自由主义受到批评和批判。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市场失败和财富鸿沟。新自由主义失败在理论上给民主社会主义带来了机遇。但在现实中,民主社会主义在选举和执政、经济和社会政策、基本价值和身份特征方面陷入困境。后金融危机时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困境是机遇中的困境、连续性困境和方向性困境。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社会党重新回归左派传统,但效果不佳。未来一段时期,民主社会主义将在低潮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正肆虐全球,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在明晰新自由主义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通过考查新自由主义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制度模式已经走入了历史的死胡同,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青睐,预示着世界新曙光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加州公立高等教育财政吃紧,危机不断,不仅大学师生颇受其害,一流大学的研究也深陷困境。显然,金融危机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原因远非如此,新自由主义思想意识改变了政府的资助理念,冲击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公立高等教育资助长期减少的趋势就是证明,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涓滴经济模式,还挑战了反歧视行动等重要社会实践。政府对于公共资金如何投往高等教育的过度问责,也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私有化,这使得高等教育学费高涨,进而削弱了美国低收入群体读大学的能力。因而,要应对这个挑战,不仅需要扭转加州经济的颓势,还必须以某种方式对抗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是美国在全球推行美元霸权的理论工具,是资本主义晚期金融资本扩张的产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西方学界对新自由主义有所反思,但是只要国际垄断金融资本依然处于统治地位,那么新自由主义就不会消逝。事实上,危机爆发后美国更加依赖美元霸权来弥补实体经济的不振。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强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两难境地。金融危机的爆发揭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在这一背景下,新自由主义价值观遭遇深度质疑。理性人假设和利己主义观念更是此次危机价值层面的根源所在。把握这一契机,是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切经济社会行动都是有目的的选择性活动,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某种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价值观分析对于金融危机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主导西方社会的新自由主义价值观遭受质疑,其中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更是作为导演此次危机的主要价值观因素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大力倡导与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与公共精神、利他精神与责任意识以及劳动观念与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