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球作为地球的伴星,以她的美丽缥缈、婀娜多姿,吸引了人类的注视,引起人们不断探索的兴趣。人类探月从未停止,科学界如此,文学界也是如此。科学家们探月,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义学家“探月”,尤其是诗人,玩月赏月,情趣十足。  相似文献   

2.
月亮上的H_2O     
在人类成功登月40年后,月球的吸引力日渐消减,照旧还是一片华丽的荒土。然而月球上有水这个消息的发布,为所有探月者打了一针强心剂,必将激起新一轮探月高潮。  相似文献   

3.
探月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度概括了我国探月领域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意志品质。将探月精神融入高校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促进社团发展进步。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探月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提出了将探月精神融入社团建设的实施路径,旨在加强社团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力度。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目标远大的探月计划背后,都有着各自妙趣横生的民间文化传统。巧合的是,将科学探索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相融合,竟成了所有探月国家不约而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浩渺星空,茫茫宇宙,自古以来激发了人类多少想象,关于月亮的故事和传说更是不计其数。从远古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的多彩演绎,到20世纪50年代苏美两国在探月研究上的太空竞赛,及至今日我国探月工程、登月计划的付诸实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月球的无比向往、无穷智慧和无限能力。我国  相似文献   

6.
月,是自然界的一道绚丽风景.正因为有了月的点缀.夜晚的天空才显得如此澄清空明,如此摇曳多姿。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诗人,不仅用月传递着大千世界的趣味.也用月传递着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月亮或偶然或必然的变化与诗人亦喜亦悲的感情相辉相映,于是,心境各异的诗人随心所欲地把月亮雕镂,并装饰了自己的诗章。  相似文献   

7.
高悬于夜空的月亮由于其月相变化蒙上了神秘色彩,成为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母题,它积淀了浓郁的人类文化情蕴,反映不同民族文化视野,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月亮自古以来就是女性的象征,月神也以女性形象出现;而日本的月神"月读命"却是位男神。通过对神话形象的比较研究,对两国月神的性别进行对比并探究其异同的原因,指出中日神话中月神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特征以及地理环境不同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计划2010年左右发射探测器登月。中国探月工程所有零部件全靠自主研发。之所以探月,是因为月球探测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人类的“宠儿”,探月是全世界的梦想。然而我们真正了解月球吗?为了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本刊采访了获得2010年首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月球密码》的获得者、我国著名科普作家石磊,请她为大家解读“月球密码”。  相似文献   

10.
邵俊峰  沈国明 《新高考》2007,(12):60-61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成功点火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小米 《小学生时代》2014,(10):16-19
作为小航天迷,你一定知道,近几年我国的探月工程发展得非常棒。可是,我们的航天员什么时候才能登上月球呢?别急,登月之前,我们先建个前哨站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准备在月球背面或者地月拉格朗日平衡点上,建立有人类照料的深空前哨站。拉格朗日平衡点指的是,在两个大的天体的引力作用下,能够使其他小的天体保持平衡的点。  相似文献   

12.
"成功进入轨道了!头晕晕的……虽然还看不到星空,但我能感觉到,它就在那里,在离我不远的地方。"2013年12月2日2:24,"月球车玉兔"的新浪微博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时间倒回当天1:30,"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此.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从2007年发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到201 O年发射"嫦娥二号".再到如今"嫦娥三号"终于携"玉兔号"顺利升空,中国的探月工程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梳理已行程过半的中国探月工程之路,那些令人激动的时刻、紧张的时刻又重回眼前,每一次飞跃都使我们离月球更近一些,也使前方的路看得更明一些。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必读》2013,(4):6-6
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正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将于今年择机发射,  相似文献   

14.
蓝蓝和 《初中生》2011,(3):104-106
“二姑娘”为何嫁“三弟” 2010年,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人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卫星踏上了约112小时的奔月之旅。探月工程二期由此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15.
触摸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之遐想不断,想去认识它、探索它,触摸它最真实的一面。人类对月球的探索,首先从举头望明月时的翩翩浮想开始。嫦娥奔月、吴刚折桂……不但中国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传说,西方人也同样对夜空中的这个银盘充满了想象。除了想象,人类还进行了真正的探月活动。在中国,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经历了第一次探月热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梦,取得月球探测最辉煌的成果。1994年,美国的克莱门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首次获得了月球上可能存在水的证据,人类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这颗与地球相守了数十亿年的星球。全球开始第二轮月球探测热潮,日本、欧洲、中国和印度成为月球探测俱乐部成员。2013年12月2日凌晨,肩负"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于2013年12月14日实现了探测器着陆,随后完成嫦娥三号最重要的科学任务:观天、看地、测月。"探月"将对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是否能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呢?  相似文献   

17.
未来月球     
对探月计划来说,设立月球基地似乎已经是未来必需的发展趋势,但是月球基地建立好后,谁来管理呢?中、美、日三国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看许戈辉主持的一期"名人面对面",邀请的嘉宾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探月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相似文献   

19.
王文亮 《物理教师》2010,31(8):33-34,36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嫦娥2号”探月卫星预计于2010年年底发射升空,嫦娥探月工程将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卫星发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变轨,与此相关的问题也悄然进入中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天体力学是一个新的力学分支,研究人类从地球向空间发射的各种飞行器的运动,又称人造天体动力学.就目前情况菊说,人造天体基本上分为三类:人造地球卫星、月球火箭和行星际飞行器.这三类人造天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力学问题互不相同,从而又各自形成了人造地球卫星动力学、月球火箭动力学和行星际飞行器动力学.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对人造地球卫星和天体的运动考查频率很高,几乎成为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由于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有关人造卫星问题的考查频率会越来越高,加上载人航天的成功和中国的探月计划的实施,这些都是命题的热点内容,2008年估计也要以此为背景进行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