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面值邮票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10):19-19
面值,是邮票的三大要素之一。但是,有的邮票没有印邮资面值,而印有邮件种类名称或代表特定面值的字母(或字),这些邮票都被人们称之为无面值邮票。如集邮十分熟悉的我国区票中的珍邮——“稿”字邮票,就属于无面值邮票。  相似文献   

2.
备受瞩目的淮南区“稿”字邮票,由于档案史料的缺佚, 其发行单位、发行时间与属性等多有争议。本文作者经多方寻觅,查阅了部分《新路东》报与相关史料,并采访了今尚健在的原淮南交通总站站长杨秉超与原《新路东》报编辑沈文英、报务员潘子仪等,对《新路东》报及“稿”字邮票的相关情况等作了调查了解,使存世的“稿”字四方连邮票的诞生的历史背景之谜得以解读,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稿”字邮票印刷、用纸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郑挥 《上海集邮》2006,(7):37-40
现将近年来新出现的“‘稿字’邮票”披露于下,以引起集邮界关注,新动向将战争年代解放区邮票的研究推向浪尖。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7日,集邮家 沈曾华先生收藏的“稿”字邮 票四方联,被嘉德拍卖公司以 220万元人民币拍出(图1)。沈曾 华先生将此项拍卖所得捐给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设立沈 曾华奖励基金会——一汽自主品牌创新奖,为“稿”字 邮票又添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5.
现在,在新邮票发行时,往往邮票的原地以及相关地要举行邮票首发仪式,但在一些邮票首发式上,揭幕后见到的是“邮票”,还是“邮票图稿”?还要打个问号。下面把从网络上获得的一些…邮票图稿’首发式”图片,在此“晒一晒”,希望能引起邮票首发式主办方及集邮爱好者的关注,以避免再出现名不副实的邮票首发式。  相似文献   

6.
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稿”字邮票,记入了中国珍邮的史册。关于它在集邮界的面世我们应该记住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集邮老人汤若泉先生。 汤老生于1919年,12岁开始集邮,最初集得宣统登极、中华邮政开办25年和孙中山国葬纪念邮票,引起极大的兴趣,从此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他在1941年参加上海新光邮票会,为778号会员。与钟笑炉、马任全、王松麟等上海集邮家都有交往。钟先生向汤老寄赠《近代邮刊》,汤老请钟先生代购《斯科特邮票目录》,也为钟先生收集解放区邮票,两人交流邮识。互  相似文献   

7.
邮票图案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邮票的发行历来经过邮政主管部门审定,呈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文化大革命”前,纪念和特种邮票都是由邮电部党委审查后上报中共中央工业交通政治部审批,抄报中共中央宣传部备案。“文化大革命”中打破了这种审批程序,从1967年4月发行“文”字邮票开始,由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审批,直到1968年5月变通邮票审批办法。其间,中央文革小组共审批发行“文”字邮票8套、53枚,审查未批准发行“文”字邮票4套、12枚。 中央文革小组审批邮票的由来 1967年4月发行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  相似文献   

8.
雕刻版暗记邮票暗记按版别划分的一种。在雕刻版印制的邮票上所做的暗记。广义上的雕刻版暗记,包括在影雕混合套印中雕刻版上做的邮票暗记。多是利用雕刻版线条和点子特征,采用雕刻文字、符号、数字、线条等方式,来巧妙地表现邮票暗记。其暗记大多采用邮票图案上文字中的某个字,或与邮票主题有关的某个字,而且这些文字都具有笔画简单的突出特征,如“中”、“工”、“人”、“大”、“山”、“二”、“八”及阿拉伯数字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现的暗记,常与邮票面值或志号中的某个数字相关联。如  相似文献   

9.
“文”字邮票:升值几乎“一片红” “文”字邮票无疑是新中国邮票中增值最快的邮票之一,共有19套80种,面值共7.96元,1995年牌价是21695元,增值达2725倍。自1991年底邮市全面走入低谷之后,“文”票已连续5年保持稳定的升幅,在高位维持这样一个水平的确不易。 “文”票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其设计风格以大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邮票邮品精选》一书中有“熊猫邮票设计图案未发行稿两种”,这是在以往的文献中未曾披露的,引人注目。熊猫邮票未发行图稿(印样?)是民国时期的作品,共两枚。“限东北贴用”票为竖式,面值为500元,在邮票左右下角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联合发行”4字频繁见诸集邮报刊,还赫然印上中外邮票。但在实质上,中国邮政与外国邮政至今并未“联合发行”邮票。 自1990年以来,我国邮电部已8次与外国邮政共同商定邮票主题、设计、图案、规格和发行日期,其中4  相似文献   

12.
“文”字邮票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开始,票面上的邮政铭记开始从印刷字体改为毛泽东手书字体。但邮票上的“中国人民邮政”6个字.并不是毛泽东为发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二十余年我国陆续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之后,报刊上不断有人反映,作为文学名著中成就最高、内容最丰富的《红楼梦》,邮票只发行了一组,分量太轻、内容太单薄了。应该陆续发行“红楼梦”邮票的第二组、第三组。  相似文献   

14.
连印邮票     
黄山 《上海集邮》2010,(11):28-29
连印邮票“连票”的概念,既可指相连的同图连印邮票,又可指异图相连的邮票,简称“横双连”、“直三连”或“四方连”等;异图连印邮票设计、印制本身就相连,邮票之间可能有边框分开,  相似文献   

15.
黄山 《上海集邮》2010,(9):24-26
邮票的“过桥”是指邮票与邮票之间的边纸,它可以是空白的,也可以有文字和(或)图案,但不带面值和铭记。过桥边纸与相邻两枚或多枚邮票组成的连票,习称“带过桥的邮票”,姑且这里简称“过桥邮票”。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02年第11期刊登了刘大有先生撰写的“最早的‘熊猫’邮票图稿初探”一文,披露了中华民国邮政时期设计的2枚熊猫邮票图稿。刘先生是依据2001年4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邮票邮品精选》(以下简称为《精选》)一书亮相的2枚熊猫邮票图稿发表的文章。其实,早在1996年3月,由南京市邮政局、  相似文献   

17.
1967年10月1日发行的文7《毛主席诗词》邮票,虽然面世于“文化大革命”高潮阶段,但从发行目的、题材内容和设计手法等方面来看,都不同于那些紧跟形势,配合运动的其他“文”字邮票,而是一套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反映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优秀邮票。从邮票发行的目的和邮票种类来看,这套邮票属于  相似文献   

18.
高华 《集邮博览》2011,(11):56-58
邮政因“文革”“切入’而具体体现、首先表现的是取消邮票志号。然而。取消的只是在邮票上的体现。实际上邮票志号仍在实行,只不过由邮票上的“明面”显示变为邮票之外的“隐形”显示——此即“文”字邮票编号的来历。当时,中国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所特有的志号编排方法,备受国际集邮界称许,已连续使用近18年.受到广大集邮者的欢迎和喜好,但因“文革”  相似文献   

19.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13,(11):15-15
《集邮博览》2013年第5期发表的署名文章“初探‘念’圆邮票”,对民国时期孙中山像等一些邮票上8"920圆面值,不用大写“贰拾”,而写“念”,作了分析研究,称“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或者说这套邮票设计的决策者是上海、江、浙吴语地区的人,至少是熟悉吴语方言的人。在只能各嵌一个字,而不能打破均衡局面的情况下,想到了吴语方言中的‘念’  相似文献   

20.
《集邮博览》2013年第1期载有《“放光芒”邮票停发内幕》,其内页附图及封面各有一枚“放光芒”邮票印样,在印样上部边纸上“同意照此样印制·邮票处”批示的后边有一个钢笔所书的“孙”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