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金刚 《科教文汇》2008,(28):211-212
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唱法方面有一些共同规律,同时也各自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鲜明的风格特征。本文简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历史沿革,两种唱法技术上的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更好地把两种唱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美声科学的唱法。  相似文献   

2.
曲晶 《科教文汇》2008,(10):133-133
歌唱表演艺术,要两个创作过程: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产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东西;由歌唱演员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到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使作品声情并茂,这就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歌唱艺术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明了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歌唱艺术的殿堂里,存在着三种唱法,既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而在音乐的表现中离不开音乐表演,更好地了解音乐表演在传统唱法与当今流行唱法中的区别与联系,是使每个声乐教育者和爱好者能更好的拓展音乐的又一个腾飞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我国声乐的唱法基本有三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通俗唱法。这三种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赏群体。  相似文献   

5.
论民歌演唱艺术的色彩及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它还包括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演唱等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民歌演唱也就是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民族唱法,它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歌舞演唱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而一切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人民生。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剖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以便为中国的声乐演唱和教学开创和谐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王晓 《科教文汇》2008,(23):262-262
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唱腔艺术以民族性、科学性的一面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本文就“千人一声”、“中国唱法”、“原生态唱法”等现象的出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杨萍 《科教文汇》2008,(27):181-181
歌唱艺术不是单纯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歌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声音的美固然重要,却不能轻视情感的表现。出色的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在声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歌唱成为真正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9.
吴碧霞是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被称为是"中西合璧的夜莺"。她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在民族与美声两种唱法之间自由转换,原因在于她能够清楚的认知两种唱法的发声技巧和音乐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将不同风格类型的声乐作品演唱的如此传神。  相似文献   

10.
菊荣 《科教文汇》2008,(16):136-136
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觉,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对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周荫昌先生在《声乐教学论》的序中说:“声乐,教也难学也难。毫不过分地说,艺术教学本来就难,音乐艺术更难,音乐中的声乐尤其难。”有人说声乐教学,就是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也有人说歌唱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李良旭 《知识窗》2010,(8):17-17
挪威海洋摄影师迈克尔·诺兰曾在北极圈内拍摄到冰川融化坍塌时的情景。让他惊讶万分的是.冰川开始融化时竞呈现出一张人形的“哭泣的脸”.这张哭泣的“脸”仿佛像人一样在嚎啕大哭.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一会儿.这张哭泣的“脸”就全部坍塌了.成了一片海洋。  相似文献   

12.
张金栋 《科教文汇》2008,(21):154-154
长期以来,学习声乐的学生大都热衷于对歌唱方法与技术的钻研,却忽视了歌唱艺术的灵魂和目的——艺术表现。“重技轻艺”的倾向几乎在各音乐院校普遍存在。本文试图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歌唱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郭斌 《华夏星火》2004,(10):30-30
“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歌唱是一种语言艺术,所以也是一种母音的艺术,好的歌唱是好的说话的持续,歌唱与说话同样都是表达思想的情感的重要手段,从生理运动部位观察,这两个表达手段的基本方式是相同的,都是运用声音、语言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活动,当我们站在专业声乐演唱的技术和艺术性角度进行观察,两之问的运动状态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分别表现在气息运用、声带发声状态、共鸣运用、语言的夸张程度等方面。作为一名专业的声乐演员,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舞台演唱过程中,更加充分体会到两的区别与共同点。  相似文献   

14.
杨穆佳 《科教文汇》2009,(26):261-261
灵感是艺术创作活动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它能为艺术创作提供出入意料的独特效果。在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灵感显然作为一种宝贵的创新资源,显得日益重要。为此本人结合声乐艺术实践学习,就如何培养歌者的歌唱灵感浅谈看法。  相似文献   

15.
石国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205-205,297
美声唱法的很多原则以其科学性而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声乐教学中,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良好的气息支持是基础,正确的打开喉咙是保障,充分的面罩共鸣是灵魂,三方面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结合本人的声乐教学经验,阐述探讨了美声唱法的三个实践要素,力图达到科学地、系统地运用美声唱法进行歌唱训练,追求正确的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16.
姜爱华  孟福强 《今日科苑》2007,(24):282-28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学习声乐学生不可能缺少的素质条件,是歌唱成败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歌唱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时下,局限性和特殊性明显占据着高校声乐教学的"半壁江山",造成教师过份重视对学生传授歌唱的技能和技巧,而不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使声乐教学中事倍功十半。因此,重视学生歌唱心理,正确发挥学生歌唱心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搞好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的重要作用,并对心理机制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喉音"在声乐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它是很不正确的"声带发声法",要想正确地演唱歌曲,必须矫正这种不正确的发声方法,结合实际教学,让学生理解"喉音"歌唱的弊病,掌握其纠正方法,正确地歌唱。  相似文献   

19.
“山寨”无疑是2008年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词语之一,从“山寨手机”到“山寨MP3”.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熊猫”.从“山寨春晚”到“山寨百家讲坛”等等。“山寨”一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现象.或许姑且可称之为文化。如果把“山寨现象”看成是一股迅猛而来的狂风,那么,首当其冲的当属知识产权。“山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来看,它是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军科 《科教文汇》2012,(2):163-164
唱歌,只要一张口就可以唱出来,看来似乎并不难。实际上,声乐是一门艺术,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艺术。通俗地说,声乐艺术也就是唱歌艺术。真假声结合不好在歌唱训练中是很多人遇到的难题,只有将这一关解决好才能使声乐水平达到又一高峰。要敢于正确地使用和锻炼声带。可以做软起首、硬起首和舒气起首不同的练习来锻炼声带的张力和功能,从而使真假声结合得到理想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