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诗歌史上,余光中和徐志摩都是及其重要的诗人,研究他们的诗歌对于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徐志摩是二十世纪初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对于后来余光中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意义。徐余两人同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诗歌在思想主题、结构形式和比喻意象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诗歌向来以冲淡平和著称,当时在诗坛上有“韦柳”之称。本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重点分析他性格方面的独特性,由于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再加上中唐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切铸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特征。在他的性格中有仕与不仕的矛盾冲突,但在两者的冲突中诗人终于找到融合点———心理达到平衡。韦应物诗歌给人以冲淡的感觉,其实在这种冲淡的风格下隐含着诗人性格的孤独因素。  相似文献   

3.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诗歌向来以冲淡平和著称,当时在诗坛上有“韦柳”之称。本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重点分析他性格方面的独特性,由于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再加上中唐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切铸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特征。在他的性格中有仕与不仕的矛盾冲突,但在两者的冲突中诗人终于找到融合点———心理达到平衡。韦应物诗歌给人以冲淡的感觉,其实在这种冲淡的风格下隐含着诗人性格的孤独因素。  相似文献   

4.
百年来曹植诗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曹植的诗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以论文的成就较为突出。它涉及到对诗歌的总体评价、诗歌的内容和艺术表现、题材分类、对诗歌史上贡献、与其他诗人比较等多个层面与角度。研究成果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而对其在中国诗歌史上尤其是对中国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上的贡献认识不足,需要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5.
张佳 《现代语文》2010,(4):13-15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诗人,他潇洒不羁、充满浪漫豪气。其诗歌创作形式多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在盛唐诗歌选本《河岳英灵集》中,所选李诗种类、数量均很有限。本文试从该选本的编著者殷璠的选诗标准出发,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来,对中唐时期诗坛重要诗人韦应物的研究,成果丰硕。特别是自韦氏家族四方墓志出土后,再次掀起学者对韦应物及其诗歌的研究热潮。本文以近三十年为限,对学术界关于韦应物及其诗歌的研究进行综述,理清线索,分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诗人韦应物能够在大历时期卓然而出,自成特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濡染盛唐风韵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韦应物诗歌所体现出的诗人的精神面貌、诗风的延续以及诗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寻找韦应物诗歌和盛唐气象的某些契合点。  相似文献   

8.
李贺与海子是中国诗歌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他们个人经历、写作理想及诗歌内容、意象、成因等诸方面均有许多相似之处,并突出体现在其爱情诗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9.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大师瓦雷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人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他对中国诗人卞之琳的影响。本文从诗歌史的连接性方面、现代性和古典性结合方面、诗歌韵律和技巧方面探讨两位诗人在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和理论上的某种契合和个性特征,以期更好地理解卞之琳在“融古化欧”方面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宋诗三论     
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在宋代特定的思想化背景下,宋代诗歌在继承唐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求新求变的风气,表现出迥异于唐代诗歌的审美观念和美学境界,出现了许多优秀诗人,形成了许多流派。就宋诗的发展脉络及宋诗所取得成就的阶段性来看,宋诗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汪静 《文教资料》2009,(28):7-9
在中国诗歌史上.宋诗以其独特的个性和丰厚的数量再度辉煌,这其中包含许多女性诗人的歌唱。本文从咏史诗、咏物诗、抒情诗三个方面入手,从而发现宋代是中国女性诗歌的又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失宠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问题,它不只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文坛。在这个不读诗歌的时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诗歌的这种历史境遇。截取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诗歌史的一个片段和一个自杀诗人的剪影。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没有  相似文献   

13.
李贺是中唐一位有着独特诗歌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的诗独具风格、独树一帜,对后代诗人影响极大,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由于个人坎坷的遭遇,也由于残酷的社会环境,他的诗中有一种独特的悲剧色彩。究其原因,理想与现实冲突导致的悲剧性结果。  相似文献   

14.
《滁州学院学报》2021,(1):31-36
韦应物作为盛唐至中唐转变时期中的重要诗人,在诗坛上一直都有其特殊地位。在遭遇时代悲剧、扈从玄宗的独特体验等多重影响下,其诗歌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指向性,尤其是停留于对盛唐的追忆与感叹。以此为出发点分析韦应物相关的诗歌作品,可以展现出其诗歌中以追忆盛世的形式所再现的盛唐气象,以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而传承的盛唐风骨,以复杂多变的生命体验而吟发的盛唐悲音,从而以窥贯穿于诗人一生的盛世情怀,并领略其诗歌中除"淡泊"之外别样的盛唐风采。  相似文献   

15.
谢脁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他创作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虽数量不多,但艺术上融情入景、清秀自然、音律和谐的成就,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开启唐代的诗风,发展格律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安诗人曹植和晚唐诗人李商隐同是中国诗歌史上杰出的大家,他们的诗歌在许多方面都息息相通,有着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两人诗歌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擅长女性及爱情题材;诗中都着重在探求抒情主人公心灵世界的隐曲;诗歌风格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7.
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极为重要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作为30年代“现代派”的重镇,他早期诗歌的体式经历了从“新月”体到“现代”体的转变,可以说这一变化典型地代表了“现代派”大部分诗人和这一诗歌流派诗体上的变化和发展。从何其芳诗歌体式的演变中亦可见出,30年代中国新诗体式的流变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崛起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人数最多、存在时间最长、分布面最广、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在七月诗派兴起之时,胡征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工作。当时文学系何其芳便是位著名诗人,从诗的风格上,胡征似乎与之格格不入;创造社诗人柯仲平这时在延安组织了战歌社,胡征多次参加了活动,得到了老诗人的关怀、指导,并积极出版墙板,油印刊物,开展诗朗诵活动,但终于没有追随柯仲平而造成浪漫的豪放的气派。尤其是著名的大诗人艾青、田间均活跃在延安的文坛,胡征觉得投奔大诗人太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歌史上创作成就突出的诗人,其诗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在近代的一声洪亮的回响。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鲜明的贯彻与落实。而其明晰的诗歌创作思想及独特的生活经历也给他的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取向以重要影响,成为其诗歌创作现实主义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诗歌,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80年代的时间范围内扮演着极为活跃的诗歌潮流引领者的角色。论文从诗歌史实出发,对20世纪80年代北京诗歌的发展轨迹、重要北京诗人的创作情况与艺术特色予以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力图全方位地勾勒出80年代北京诗歌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