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敦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利器先生在《敦煌文学中的〈韩朋赋〉)》和周绍良先生在《谈唐代民间文学》”,中正式提出,自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从宏观上研究把握敦煌文学,致力于整理敦煌文学概论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就有很优秀的论著成果出现,如张锡厚先生的《敦煌文学》、由颜廷亮先生主编的《敦煌文学》和《敦煌文学概论》、以及张鸿勋先生的《敦煌说唱文学概论》等都是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尤其是颜廷亮先生组织全国敦煌文学研究的代表学者撰写的《敦煌文学概论》一书,“进一步驱散人们对敦煌文学概念的狭隘理解,把敦煌遗书内俗文学和雅文学均归入敦煌文学的研究范畴,分别予以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来读到霍志军先生的《唐代御史制度与文人》,这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唐代御史与文学》的基础上后续研究的又一部成果。早在作者2007年赴陕西师范大学跟随著名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傅绍良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之时,其就有了一个更为长期、宏观的研究计划,因为"唐代御史与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厚的选题。  相似文献   

3.
悲剧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他生前并不快乐,死后更是可悲。即使到了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鲁迅。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把鲁迅先生当成一个文学家,一个思想家,而更多的把他当成一个政治家,这是特定的时代强加在鲁迅先生身上的悲剧。那么在静下心来认真地、全面地研读他的作品之后,或许才能领会到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思想上的深刻性与前瞻性,才能真正理解他。  相似文献   

4.
霍松林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大学时期发表于《中央日报》的一系列关于杜甫的学术论文,体现出注重文本、以理贯之、注重考辨、态度谨严等特点;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霍松林先生在青年时期就已奠定的治学思路和方法,这都给从事文学研究者以指示门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方铭 《职大学报》2007,(4):82-84
2007年11月1日,是我的老师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先生去世一周年纪念日。褚斌杰先生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学教育,特别是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与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褚斌杰先生的先秦两汉文学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以表达对褚斌杰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在《谈艺录》中,钱钟书先生从不同角度引述了诸家评论八股文的观点,揭示了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来龙去脉。从先生散见于该书各处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把握到钱钟书先生对八股文一分为二的客观认识:他既看到这种文体的功利性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没有忽略八股文所蕴涵的文学因素及其与戏曲、诗歌等文学样式多方面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7.
从年少显露天分到初与文学结缘,从初闻鲁迅之名到追随先生一生,纵观作家萧军的一生,无论是为人为文,对其影响最大、指导最深的一个人可能就是鲁迅先生。要想正确理解萧军、萧军的作品以及萧军的文学生涯,首先就要了解鲁迅先生对萧军从初闻其名到耳提面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江兆民是东方的卢梭,是非凡的自由民权思想家,也是这些运动的指导家,而不是狭隘意义上的文学者。"东方的卢梭从明治时代开始便成了中江兆民的绰号。正是他把卢梭的《民约论》进行了翻译,并积极的在日本宣传。而且他为人又狂放不羁,虽说这只是对法国的激进主义思想家卢梭进行联想而做的比喻,但是双方都具有先进的思想,性格和行为都异于常人,都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虽说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这个比喻却使兆民声名鹊起。在明治时代,能和著名的欧洲人进行比较,无疑是极高的评价。笔者在读到这一段话时,对中江兆民先生陡然产生好奇之心,仰慕之情油然而生。《日本近代社会文学集第50巻》的23页对《一年有半》也进行了评价。"《一年有半》及其续篇《续一年有半》作为兆民生前最后的著作闻名于世,而且在明治时代的随想文学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名作"。这段话更加激起笔者的好奇心,这是兆民先生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啊!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呢?真想一睹为快。兆民先生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为什么以《一年有半》作为作品的名称?笔者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拜读了先生的大作。在这里,笔者欲不自量力地尝试着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企图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文学巨匠、人民作家梁斌诞辰100周年,2014年4月12日在先生的故里蠡县举办了梁斌文学研讨会,各位作家和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梁斌先生磊落的为人、高尚的文品以及其作品的文化意蕴、艺术魅力及创作经验等重大成就进行了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深切怀念这位在当代文学史中成就不朽经典的人民作家。  相似文献   

10.
“西部之西”不仅是甘建华先生提出的一个地域上的概念 ,也是他所举起的一面文学旗帜 ,这面旗帜曾在青海湖边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并为日渐凋敝的文学之圣坛增添了一些生气。在其结集出版的《西部之西》一书中共收录了 3部中篇小说和 4篇散文 ,从这里 ,我们可以一斑见豹地了解到他为文的激荡与为人的执著。同时 ,《西部之西》也是我们研究西部文学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11.
"人文奥运"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困扰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内源性冲突"与"外源性冲突"引发的"人文危机",可以概括为: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运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突出、强化了奥林匹克主义原有的和谐思想,弘扬了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重新彰明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原则;为遏制奥林匹克运动或奥运会的异化,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为协调参与主体的不同利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运行模式;为解决、处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遭遇的种种问题和诸多矛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基础;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随着其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必将使中国文化成为发展奥林匹克实践,补充、丰富、完善奥林匹克理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2.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著作《墨子》记述了他周游列国,宣传墨家思想和主张,人人要相爱相利,社会要避免战争.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即大家都象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人不分贵贱,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兼爱"、"非攻",是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墨子》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墨家学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人文奥运"理念传播的新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组委提出以"和谐"为核心的"人文奥运"理念,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对"人文奥运"理念传播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其具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受众群,并且在不同的受众群中传播各具规律性.构建并系统分析"人文奥运"理念的"旋涡-离心"共轴立体新型模式传播有助于研究者和模式的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人文奥运"理念传播活动的整体形貌、发展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效果,有利于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以最经济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茅鹏的"一元训练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的运动训练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竞赛制度和解释运动员的训练,于是,茅鹏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元训练理论”。章针对传统训练理论的不足对“一元训练理论”进行了解释,并结合刘翔训练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阐述其理论的优越性,为运动员训练实践的安排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并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为共青团的建设和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指明了方向.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切实加强高校团的自身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团干部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理性看待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璐  郭超  兰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13-1315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的共性特征,及"海外兵团"现象的背后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提出应理性看待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现象的主题观点,并就改善长期以来人们对待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的现实态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现代教学论的贡献。他提出了与传统教学思想有别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强调以情感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整体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这样的思想,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教学现状,促使学生的人格素质向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学的审美范畴,<诗品>的"雄浑"与西方的"崇高"既相似又有所不同.两者在关于主体心质和对象特征的见解上非常接近,都强调审美主体高尚心灵和高昂激情的突出特色,都强调审美对象、审美境界时空数量的"大"和力量气势的"猛"两个侧面的形态特征;而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物关系上,由于哲学文化根源不同,二者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的"崇高"强调主客体之间激烈的对立冲突,表现为由痛感到快感的心理过程;<诗品>的"雄浑"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的特征,主客体之间是和谐、同体、共生的.  相似文献   

19.
"天人关系"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它内容丰富、思想精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孔孟的"天人合一"、荀子的"天人相分"、老庄的"天道自然"及墨子的"天志"等观点入手,具体阐述各家关于"天人关系"的内容,并说明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六艺"是指两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孔子教授弟子们的六种教学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六艺拳",是以孔子的"六艺"之教和健身养生思想等为内容.以拳术形式为载体,融入家优秀传统的道德文化益智养心,按照民族传统的武术文化修身强体,修文习武,中和达道,性命双修的新创意."六艺拳"的创意,旨在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传统,让现代人们在休闲与学练中,享受轻松和谐的文化沐浴,弘文习武,知儒养心,体悟孔子"智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之道,强身之术,"虽日习武,文在其中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