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步伐,关键的问题是人的因素。人的士气、态度、行为、意见和要求,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一项改革开放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对改革开放的报道不仅要走向工厂、田间、机关等,我们的视角还要伸向广大群众的心里,为消除群众在改革开放中  相似文献   

2.
《新闻通讯》自去年第十二期以来,辟出宝贵的版面,发表兄弟报社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我们看了很受鼓舞,很有启发。我们在办报的实践中也深有同感,一张社会主义报纸,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是难于  相似文献   

3.
职业审美疲劳,即人们长期处在同一领域,长期重复同一类型的工作,每天接受着大量相同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的感觉以及心理上的疲劳,并难以对所从事的工作成果产生主观上的满意,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对现有职业产生厌倦,对自我需求发展产生怀疑,进而职业动机也变得不明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工作中的职业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4.
通讯员历来是党报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依靠群众办报,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报纸宣传中的具体体现,是无产阶级报纸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一基本原则。通讯员是群众的代表,没有通讯员就会变成少数人办报。从目前办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看,要开  相似文献   

5.
加大改革开放宣传的分量,是目前各报都很关注的课题。我们认为,加大分量,不只是在宣传报道的总量上给予适当的倾斜,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宣传的内容向深层次推进。从“量”与“质”的关系和“求量”与“求深”的效果来看:没有一定的数量,难以创造一个合适的舆论氛围;但是,如果只注重数量增加,忽视质量的提高,只留连于浅层次“走马观花”而无意于较深层次的“涉幽探奇”,便会使改革开放宣传流于“大呼隆”、“一窝蜂”,既不可能揭示改革开放本身的内在必然性,也不利于引导人们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对自身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调节,更不可能启迪人们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不久就要举行了。十三大的主调是改革,十三大以后的任务是高举改革的旗帜,加快改革的步伐。我们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加强改革的调研,深化改革的报道,并在十三大前集中而突出地宣传改革开放的形势,宣传九年来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变化,以此鼓舞人们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更加深入广阔的改革洪流中去。改革是历史的潮流,是十亿人的大进军,十亿人的社会实践,及时向人民群众宣传改革的形势和任务,回答群众在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当前,人们对改革是热情支持的,寄予希望的,但是也有一些人信心不足,等待观望。他们往往是对改革的形势认识不清,对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一遇到身边的不顺心、不满意的事就发牢骚,讲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如果大家不了解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工作中,如果我们注意研究受众心理,研究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就能使我们的新闻、专题等节目深入人心,强化和调节受众意识和行为指向,达到我们宣传的目的。求新心理——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初次接触某人、某事、某物后所形成的心理效应,或者叫第一印象。一般来说,首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宣传改革也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如果没有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过程,没有广大干部提高和统一认识的过程,改革的进行就会遇到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关于改革的舆论和宣传工作。在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时,要反复宣传改革的指导思想、必要性、作用和意义,以统一认识,减少改革的阻力;对改革中群众关心的“热点”、改革中碰到的新问题,及时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对社会舆论进行及时引导;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说法,要及时纠正,据理解释。不要把社  相似文献   

9.
安徽宿县人民广播电台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开创广播宣传的新途径,在领导者和群众之间架设协商对话桥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辟设了《县长与听众》专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广大群众渴望了解领导层的决策意图和工作部署,领导干部也希望了解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宿县人民广播电台于今年9月提出了改革广播宣传的设想,与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  相似文献   

10.
我们报纸上的文章,一般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讲得很深,但深得叫人看不懂;一种讲得很浅,但又浅得淡而无味,它对读者犹如过眼云烟。第三种是,既能深入浅出,叫人一看就懂,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是河北省承德专区的报纸,对象是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为了使报纸上发表的东西容易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就要力争做到第三点。现在来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苹果在知识产权问题上频繁出击,却在中国因其App Store涉嫌侵权被告上法庭"从苹果公司创立之初,我就意识到,我们的成功是来自知识产权。如果人们可以任意复制或偷取我们的软件,我们早就破产了。如果知识产权不受到保护,我们也没有动力再去制作新软件或设计新产品了。如果没有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么很多创意公司就会消失,或者根本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2.
我来谈谈我们的群众工作问题。我们报纸的群众工作,过去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往往在开劳模会或其他什么会的时候发展一批通讯员,然后由编辑部写信、寄通讯刊物去联系,很多人没有来稿来信,甚至有的调动工作很长时期了,我们照常寄刊物给他。这样,群众工作是没法搞好的。为了接受教训,我们检查了一下,大家认为从前那种做法是没有认真贯徹执行全党办报的方针,没有很好贯徹群众路线。怎样贯徹执行全党办报方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要依靠各级党  相似文献   

13.
新闻视角是一种客观存在 大凡写文章,动笔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文章视角。如果没有找到合适角度,写作就会失去方向感。新闻写作也是如此。事实说明,新闻视角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新闻写作的规律所在。在这个世界上,由于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差异,生活经历和背景不一样,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因此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事物,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不一样,所形成结论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人和事物都是一个多面体,这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4.
与大报相比,县市报在客观上存在一种优势,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县市报的地理接近性所决定的。但是,对这种客观条件造成的优势,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充分地运用,县市报就会像水中的浮瓢,与丰富多采的实际生活和基层的广大群众还是贴近不起来,也就会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怎样改变这种“浮瓢现象”,真正发挥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去年9月至12月,本报开展了一次“来自基层的新闻”竞赛,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为  相似文献   

15.
与大报相比,县市报在客观上存在一种优势,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县市报的地理接近性所决定的。但是,对这种客观条件造成的优势,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充分地运用,县市报就会像水中的浮瓢,与丰富多采的实际生活和基层的广大群众还是贴近不起来,也就会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怎样改变这种“浮瓢现象”,真正发挥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去年9月至12月,本报开展了一次“来自基层的新闻”竞赛,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仍然停留在适应性调整上。在具体工作中,就如何搞活出版业研究得多,从全行业搞活研究得少从眼前工作研究得多,从长远发展战略研究得少。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每年出版的图书不可谓不多,优秀图书也不少,效益也还过得去;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我们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本来可达到的目标还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17.
记不确什么资料上讲过,国外有种说法,如果想让谁破产,就叫他去办期刊。话是讲得绝对点儿,却也反映了一种现实:要使一本刊物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起来、活下去,确实不易。 这种体验我们没有。岂止我们,改革开放前中国所有期刊的老总们也都没有。计划经济下办刊自  相似文献   

18.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审美同时又受制于客观因素,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人的审美心理会受到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作品的刺激,从而形成欣赏上的心理激动。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进步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崇尚英雄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典型自身蕴含的人格美。树立和宣传典型,实际上就是利用典型的人格美去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激发人们学习赶超的热情。当前,各行各业宣传的典型,绝大多数是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美好品质的成功典型。但也有少数不符合群众的现实审美要求,典型宣传效应出现了弱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先进典型的崇拜热降温;先进典型影响周期缩短;广大群众所认同的典型减少等等,根本原因在于宣传典型时没有注重典型人格的自然美,不但损害了典型的自身完美形象,而且降低了典型人格的感染力、生命…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改革开放,必然伴随着社会新的需要,同样对我们的陈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在陈列设计上墨守成规,不跟上时代的步伐,那我们的博物馆将会门庭冷落,陷入困境.一个好的陈列设计,应该是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融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