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后,各地政府对发展广电事业已基本实施“断奶”,也就是说,从此,把广电推向了市场。因此,加强对广电经济理论的研究,加快广电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广电人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屹 《青年记者》2005,(10):33-34
中国电视事业走过的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每当有新形态、高水平的电视节目出现,都会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伴随着节目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观众瞩目的屏幕亮点;或说每当有一批高素质人才加盟电视队伍,都会随之产生一批新型的电视节目,成为万众关注的屏幕焦点。人才和节目之间在许多电视台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一个人“激活”一个栏目,一个点子“盘活”一台节目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一个节目使一个人迅速走红,一个栏目使一个人快速成为明星的事例同样不胜枚举。可以说,没有成千上万的各类人才加盟电视队伍,就不会有中国电视事业的今天。  相似文献   

3.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步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人才成为事业发展的根本。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江泽民也多次强调“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培养档案创新人才,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是建设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档案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使档案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大力发展档案科学技术,培养创新型、研究型、管理型和应用型等不同类型的高素质档案人才。他们是档案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一支骨干力量。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4.
张荣华 《视听界》2001,(1):18-1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优,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具体的人和事,同样是如此。多年来,江阴市广播电视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争一流”的江阴人精神,敢于竞争,敢于争先,使江阴广电事业得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是新的发展机遇与新挑战并存的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对于如何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更好地为小康建设服务来说,关键是看能否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队伍,这是事关档案事业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主创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1.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面对挑战,早在1998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也是档案事业的根本出路,创新人才是档案事业内在的…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人才对于公司、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不言而喻。就广电系统而言,省市级广电系统的人才吸引、使用、储备情况相对县市(区)级来说是比较理想的。以杭州广电为例,它的人才来源主要有在杭高校的新闻专业或相关专业人才、来自地市广电的优秀人才的选拔等等。人才  相似文献   

7.
创新在广电事业改革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电改革的历程,指出随着新世纪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时代思想、时代理念的传播已经成为媒体重要的社会责任,是新一轮广电改革中最重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日寸光列车驶入新世纪,人类进入多元化需求时代。“多媒体竞争”、“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影、视、音像制品等大量介入,使媒体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曾经一度辉煌的广播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任何一种媒体要想在竞争中赢得观众,说到底,要靠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实力,靠提高传播质量和服务质量,靠从内容到形式更加适应日寸代的需求。谁在改革中卓有成效,谁就是强者,谁就能守住自己的阵地。所以说,归根到底,人才,是传播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的广播事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也在人。新闻媒介的竞争实质上是新闻人才的竞争,受众对广播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实质上是对广播人才的需求,是对高素质广播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他还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大力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当前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1图书馆在培养创新人…  相似文献   

10.
从统计数字看档案继续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是事业之本。档案事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一靠引入高素质的人才,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二靠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从档案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是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巴日斯 《大观周刊》2013,(11):357-35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一个民族的进步在于创新,只有具有高素质的创新能力的民族。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到来,人才问题也成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倍受关注。只有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出现,档案事业才能始终充满活力。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 ,培养一支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的档案队优,才能推进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边静哲 《大观周刊》2011,(34):169-169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更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接班人更应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一个民族,外因是重要的,但关键还是靠内因。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人才、信息是三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对西部农村的发展尤为关键。对于资源,西部地区可以称得上“富饶”,缺乏的只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人才和信息。人才缺乏源于教育的不发达,信息闭塞只因传媒的落后意识,要解决这些问题,走咨询技术培训道路已成为一种必然:就地培养人才开发资源,就地依靠信息推销资源,就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以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档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近年来,云南省档案局树立“人才兴档”的观念,把培养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放在工作的首位。立足现实,下大力气加强档案干部的思想教育,转变档案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拓宽档案人才的培养渠道,营造档案人才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广播影视事业的深刻变革、迅猛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全国地(市)广播电视局(台)长队伍的结构、创新精神、工作体制机制与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培训工作也没有跟上队伍建设的需要。加强适合广播影视管理队伍特点的在职培训工作,是提高广电局(台)长素质、提升广电节目质量、发展广电事业的需要,是开拓工作新局面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7.
记者: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目前来看我国广电事业处在向前发展阶段,但正像现在很流行的一句宣传词“挑战无处不在”,对于广电事业将来的困难和挑战,想必您已经进行了很多的思索,究竟我们的事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和评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是检验广电人正确引导舆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经过年复一年“创”与“评”的历练,节目创优和评优工作在总体上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界的自觉行为。但是,仍有一些具体理念和工作方式需作深入研究与理性思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标志的新的时代正在震撼着全球,高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档案的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加速档案工作信息化步伐,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树立人才兴档观念,把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放在重要地位。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着眼档案事业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根本。目前,档案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很多,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年龄结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已全面实施,对西部人才的培养与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同样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提出了要求。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人才的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在民族院校设立图书情报专业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