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考查原子的构成 例我国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He-3”所指的氯原子核内( )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72面中关于“质量亏损”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与原子核质量的差叫做质量亏损.即质量亏损是指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而不是原子的质量亏损.而在课后第73面的习题(2)、(3)以及第78面的习题(3)中都是用原子的质量代替原子核的质量来计算质量亏损的,只是在第73面习题(3)中提到计算中可以用原子的质量代替原子核的质量,因为电子的质量可以在相减的过程中消去.而这三个题目中电子的质量都可以在相减中消去,在其他资料中许多题目也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卷 选择题 (共 7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 3 Al 2 7 S 3 2 Cl 3 5 .5 Mn 5 5 Fe 5 6 Zn 65 Ag10 8 Ba 13 7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8小题 ,每小题 4分 ,共 3 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 ,“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 ,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 2 He ,每百吨3 2 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 ,氦元素主要以42 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2 He原子核内含有 4个质子B .3 …  相似文献   

4.
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日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来自 (A)原子核外内层轨道的电子 (B)原子核内所含的电子 (C)原子核内中子衰变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 (D)原子核内质子衰变为中子时放出的电子用时间相同,力F;、F:做功分别为Wl、W:,则F之Fl/ 图1 2.用能量为6电子伏的光子照射某金属,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5电子伏.如改用能量为12电子伏的光子照射该金属,则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A)10.5电子伏(B)7.5电子伏 (C)4.5电子伏(D)3电子伏 3.如图1所示,在绝缘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弹簧振子作…  相似文献   

5.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的概念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认识.在古代,人们因不了解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了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实际上,现在人们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广得多.2.中性与中和物质的原子结构告诉我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核外…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从原子核中会放出α粒子、β粒子和γ光子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即核是靠核力作用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由于各个核子的原子核中所处的位置和状态不同,它们结合的紧密程度也有所差异.在一些重原子核中常常会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形成一个结合得特别紧密的“小集团”,当这个“小集团”的能量特别大时。  相似文献   

7.
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它将是21世纪主要的能源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组成的.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内的质子数,就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在科学上,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元素;把质子数相同的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称为同位素.例如,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是氕(音pie)、氘(音dao)、氚(音chuan),它们的原子核中都同样具有1个质子.但它们核中具有的中子数依次是0、…  相似文献   

8.
杨榕楠 《物理教师》2009,30(2):29-30
新课程人教版物理选修3—5“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不同元素对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Q.又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可以推算出原子内含有的电子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对这段话提出了疑问,科学家是如何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确定原子核的电荷的?这确实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对此作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说”的如下4个基本论点,这4个论点目前看不存在缺陷的是(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相似文献   

10.
现用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密度”一节中,以现代物理知识窗口的形式介绍了白矮星和中子星的密度:“水是地球上常见的物质,宇宙中的白矮星密度大约是水的100万倍,中子星的密度大约是白矮星的1亿倍。”地球上的水是以分子状态存在常压下的,典型密度是1克/厘米~3。白矮星中的物质主要是以原子核状态和电子简并态存在的。其典型密度为10~6克/厘米~3的数量级,理论上可达10~6~10~(11)克/厘米~3。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上,灭绝人类的战略武器,应数令人震慑的黑洞武器——它1次就能杀死10亿人,而且地球到处存在微型黑洞……这些绝对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早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昂鲁教授就提出“人造黑洞”的设想。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科学家的假说,但俄罗斯科学家认为,宇宙黑洞的“小亲戚”——微型黑洞(也叫欧顿)在地球上无所不在,并且给人类带来许多麻烦和灾难。如果人们掌握了如何控制地球黑洞,就能生产出摧毁性的恐怖武器。据科学家断言,在地球上还存在着更强大的力量,那就是黑洞。即使是像原子核大小的黑洞,也比…  相似文献   

12.
赵坚 《物理教师》2002,23(10):40-41
在“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的教材中说到:“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使氟、钠、铝等核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并且都产生了质子。由于从各种原子核里都能打出质子来,可见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1930年德国科学家玻特(W.Bothe)和贝克(H.Becker)发现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一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1997年第10期“课堂小练习”(45面)“语言训练题型测试”中第8小题:把下面这一长句变成短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旋转。”答案是“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及围绕原子核作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本身不具有量纲,如果硬要加量纲,可以“个”作单位,表示核内有多少“个”质子,这一点是无疑义的。高中课本中给出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 1.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12 (B)14 (C)16 (D 18 2.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 (A)磷 (B)铁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除了以数学知识为主的内容外,还由浅入深地渗透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社会知识,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球知识“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人类是地球的主人。教材通过对地球知识的介绍,能使学生了解地球,爱护环境。如:!.写出根线上的数:地球赤道的周长是民a蔓Ld枯拉匹千米。(第七册)2;地球表面移的头是海洋,剩下的是陆一’”-”””””””100“’””’”’”“’”““”地,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几分之几?《第九册)3.我国第一大岛台湾面积约357to平方千米,第H大岛海南岛面积约32Th平方…  相似文献   

17.
“名师出高徒”这句适用在物理学家汤姆生师徒4人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这些都是他们师徒3代4人的杰出成果。  相似文献   

18.
氢元素是宇宙中最奇妙的元素、它最轻、最小、最多、最老、速度最快、作质最奇妙。它最轻。它是所有原子中质量最小的.质量只有1.674×10-27千克.比质量第二小的氦原子还轻3倍。它最小。氢原子在一切原子中体积最小、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1个氢原子的直径只有0.32×10-10米,把1亿个氢原子排成一行才有0.32厘米长。它最多。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宇宙中,氢元素都有。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覆盖着水,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是水。在水中氢元素质量占九分之一,氢原子占水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三分之二。在生物体内.大约…  相似文献   

19.
〔练习题〕 仿照课文第2节的写法,用上“觉得·-·…实际上”“因为……所以……”的句式介绍太阳热的特点。 〔指导过程〕 1.学习课文1一3节,弄清楚太阳有3个特点:远、大、热。 2.按要求说说太阳的热。 (l)课文的第2节用“觉得……实际上”开头,写出了我们对太阳大小的感觉和实际情况。请用“觉得……实际上”这一句式,写出我们在地球上对太阳“热”的感觉和实际情况。 填空练习: 我们在地球上(觉得太阳并不那么热),实际上(它可热得很)。 学生口头交流: (2)第2节用“因为,··…所以……”写出地球上看太阳只喃阶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原因,请用…  相似文献   

20.
壳是乌龟的“盔甲”。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他们的“盔甲”。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地球的表面有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拦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O3)构成的,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味的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