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均衡将保证其科学技能和人格培养的完善结合。对于不同的国家、区域而言,价值观、历史文化继承的不同,导致对待事物的观点、策略的不同。现在,教育的两种不均衡已产生了某种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无所谓产业与非产业,非此即使的研究是一种走入误区的研究。我们应整体地、辨证地、全面地认识教育,积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落后 ,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落后。研究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教育变革的理论前提 ,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一、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的矛盾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矛盾  现代教育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要求 ,适应传播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 ;适应生活方式现代化和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新的教育模式和观念体系的复合体。现代教育是在继承古代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在近代产生 ,在现代发展完善起来的崭新教育。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是教育思维和价值观层次的…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6年第1期曾回顾了2005年全球重大教育事件,并预测了世界教育朝着人文、创新、融合、务实方向发展的大趋势。2006年底,当我们再次回顾世界教育时.更多地站在中国教育的立场上分析.希望读者能对世界教育的发展热点与趋势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这也将是《世界教育信息》今后报道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教育思想理论直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平等教育,将明传播于全社会;主张适宜教育,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张诱导教育,运用触类旁通教育手段;主张渐进教育,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主张辩证教育,将教与学有机统一;主张陶冶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求知的乐趣。孔子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7.
回归到教育理念中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实施莫过于对教育理念的崇拜和忠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作先导,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过程。教育理念总是和教学过程形影相随。而教育者在于发现自我,才能更好地实施教育,从而达到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育原本是可以治理贫困的,但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却出现了教育致贫的现象。农村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致贫缘由包括: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教育结构失衡、教育收益率偏低、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不完善、教育态度非理性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为何——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利益驱动下的功利主义思潮侵蚀着人们的大脑。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心的教育,也因过多地追求功利而迷失了自我。教育功利主义导致了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背离教育的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我们必须找到教育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论语文创新教育策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教育的主题词。语教育创新靠创新的策略来落实。对语创新策略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对策略思想的揭示。语创新教育的策略内涵是:以悟理,以语立人;策略重点是:让学生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中形成言语个性;策略目标是:在帮助学生形成言语个性中促进学生成长;策略追求不是策略的创新,而是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课堂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渗透各种各样的情感教育。不但让学生成才,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为真正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本质问题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方向,影响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发展,现行教育体制弊端逐渐显现,因此重新认识教育本质、转变教育观念是必要的,更是急需的。从三个教育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教育本质得出:教育本质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是变化的历史唯物的;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教育本质;研究教育本质发展的量变轨迹意义重大;设置教育目的本身即含功利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无所谓产业与非产业,非此即彼的研究是一种走入误区的研究。我们应整体地、辩证地、全面地认识教育,积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有人问一群孩子: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最爱自己?“我帮妈妈买醋回来,她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当时特高兴,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着辫子的女孩说。“爸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爸爸只说了一句话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另一个女孩说:“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她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15.
导语:印度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四大文明占国之一,但实际上很少人真正了解那里的教育情况。本期环球观察。带您走进印度,探寻那里教育的过去及现在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均衡将保证其科学技能和人格培养的完善结合。对于不同的国家、区域而言,价值观、历史文化继承的不同,导致对待事物的观点、策略的不同。现在,教育的两种不均衡已产生了某种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颜莹在《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中撰文介绍了"教育叙事"的概念、意义、特点及撰写要求。1.什么是教育叙事。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有许多优点。教育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教育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重视实践和交流。教育制度有灵活的学分制,有效衔接的分层教育制度,注重能力的综合考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片面认识使我们对教育的尊重和敬畏感淡薄。造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一是我们过于注重政治功利和经济功利的教育目标,二是我们还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色的政策和制度。轻视教育本质规定和客观规律的消极影响是全方位、基础性的,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使教育偏离了培养高尚的人、道德的人、理智的人、智慧的人和发展及创造社会文明的教育方向。因此,尊重教育,敬畏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是教育发展以至民族文化振兴的理性前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手翻阅一下教育报刊,创新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方面的内容连篇累牍。难道这是教育的唯一吗?其实。教育也同世界上的万物一样,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教育还有它的另一方面,那就是继承教育、惩戒教育、挫折教育、困苦教育,两个方面加在一起,才是属合实际的教育、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