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创业月刊》2003,(12):71-71
所长王汉中 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国内外公开招聘的杰出岗位人才,湖北省人大代表。现任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油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兼油料专业组组长;主持国家“863”计划课  相似文献   

2.
油菜种植户的技术偏好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基于湖北、湖南、江苏等8个油菜产区21个县(市)91个村的调查数据,利用统计工具研究分析了油菜种植户的微观技术偏好.统计结果显示:油菜种植户迫切需要机械耕地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期望未来品种的产量及抗性有所提高,认为示范和定期咨询的方式最有利于油菜新技术的推广.通过因子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本文进一步得出结论:油菜种植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地理位置均与技术采纳成负相关,油菜籽销售收入、与专业技术人员接触频率对采纳行为有正影响.因此油菜技术研发及推广部门可针对农户的需求及可控因素,"对症下药",有重点地加快油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去年入冬以来.四川降水稀少、冬暖明显,油菜早花问题突出.为了了解干旱与暖冬气候对油菜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技术对策,2010年2月27日,国家油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四川省油菜创新团队顾问蒋梁材博士.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蒋敏副调研员,  相似文献   

4.
楚戈  凌学江 《今日科苑》2012,(16):12-13
人物简介:彭先觉,核物理专家。194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后分配至二机部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工作。1999年起任院科技委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起兼任原国防科工委核试验专家组组长(两组长之一),2002年起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核武器技术专业组组长。2007年10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磁约束聚变专家委员会主任。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曾获"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及部委级奖多项。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5.
专家简介:赵刚平,眼科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2004年先后考入湖南医科大学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眼科学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视光学会低视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激光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眼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佛山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眼科学协会国际会员、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主任及屈光治疗中心主任,先后担任《国际眼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6.
最近,高等学校又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级验收,这四个实验室是: 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文理科结合的实验室。创建于1986年,1988年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程民德教授,顾问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常迥教授,实验室主任为北京大学石青云教授。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在校内精密仪器、机械、化学等系支持下,经全室教职工共同努力,于1988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研究员带领团队选育的油菜新品系YN171,经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含油量达到64.8%,比我国一般品种含油量提高了55%以上,再次刷新油菜含油量世界最高纪录。该品系的选育成功,为我国高油油菜育种和高油基因调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亲本资源,预示着油菜含油量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含油量33~50%。在我国南方,菜籽油是主要食用油。菜籽油在工业上还可作肥皂、冶金、润滑油的原料,经过加工,还是橡胶工业及其他工业原料。菜籽饼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是农业生产的好肥料,也是优质饲料(生菜籽饼有毒,要加热煮沸一小时后才能饲用)。油菜不仅是油料作物,也是一种蔬菜,又是三大蜜源之一,每亩可产蜂蜜5~6斤,因此可促进养蜂事业的发展。油菜分为芥(音介)菜型、白菜型和甘蓝型。胜利油菜属于甘蓝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油菜菌核病症状、油菜菌核病危害、菌核病发病条件、病原菌致病机理、油菜抗病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油菜菌核病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楚天 《专家工作通讯》2007,(4):F0003-F0003
3月26日,国际油菜大会在湖北荆州召开,来自31个国家,超过200名农业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国际专家参观了湖北省荆州市高产量油籽油菜产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林东听,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市向山区共有5400多公顷油菜,占午季作物面积的80%以上,是主要的油料作物,而产量却徘徊在每公顷1500kg。为了进一步挖掘油菜增产潜力,提高其生产水平,我们从1995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了油菜籽高产攻关试验。通过几年的努力,油菜籽产量不断增加,1999年平均公顷产2658kg,最高达3000g。实践证明,要实现油菜高产稳产,必须抓好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关键要做好以下6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介绍油菜品质育种,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油菜基因工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吴志美.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WISE公司工作两年半,1985年5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1989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为主任研究员,2001年以后为首席研究员.曾担任国家863-317主题计划第一届多媒体终端专业专家组组长、中国邮政总局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李必湖.男.1946年生.湖南沅陵县人.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安江农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任安江农校党委书记、怀化市人大副主任、怀化市科协主席、全省农业科研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东北大学闻邦椿院士是IFToMM(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振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他还曾多次被评为辽宁省、沈阳市劳动模范,1983年被评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7.
正马克俭,男,1934年12月出生,九三学社成员,湖南岳阳人。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9):92-92,F0003
申旭辉,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地震局卫星计划实施专家组组长,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遥感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9.
专家简介:周常勇,1965年11月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所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主任、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科技委委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1):41-42
1首席科学家 陈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至今.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天文联合会专门委员会组委,美国Fundamental Cosmic Physics学报Coeditor.1979-1980年在澳大利亚英-澳天文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Mt.Stromlo天文台访问学者,1982-1983年在欧洲南球天文台访问.其后曾访问北美、欧洲、南美、日本及亚洲等2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