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Google的新动作,中国门户要么有所创新,奋起直追,要么可以利用政策手段,尽快形开狙击,否则,新浪等门户网站即使不会战败,也会被极大分害市场份额”IT资深评论家方兴东说。  相似文献   

2.
《视听纵横》2003,24(6):9-10
城市电视台是否适合开办新闻评论节目、能否办好新闻评论节目,曾经引起业内的诸多争议?其中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我们认为,只要找准定位,坚持发展与创新的思路,地方电视台是可以在新闻评论节目上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3.
何光珽 《新闻界》2001,(5):8-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总书记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向我们发出的号召。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它是对既往的继承,更是对既往的突破。没有继承,无从突破;没有突破,无所谓创新。创新,不是对原有事物的修修补补,而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生质变,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江总书记说:“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站在时代潮头的新闻工作,肩负着正确舆论引导社会的使命,因此,新闻创新的任务尤为迫切,却又十分艰巨。新闻创新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如何办活地方党报?我认为,关键是要创新办报理念,增强党报要闻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办报理念,实际上就是创新新闻价值观。新闻价值观是关于判断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选择标准和基本观点。新闻价值观的创新对于新闻创新的全过程都有直接的重要作用。为什么有些党报能够常办常新,始终紧扣时代的脉搏,有些党报几十年办下来还是一副老面孔,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办报人的新闻价值观能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金华日报》近年的探索实践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办报理念,增强党报要闻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创新是全国新闻战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所谓“新闻”其实不新,因为新闻工作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我们党的新闻工作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直到今天,新闻仍面临着创新的任务,为什么?这是因为,第一,时代在发展,新闻不创新,就难于切近时代的脉搏。第二,任务在翻新,新闻不创新就难以承担起党和人民以及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任务。第三,读的口味、群众的口味、观众的口味在变化,新闻如果不创新,就很难有吸引力、感召力,很难收到宣传效果,尤其是党报党刊,如果不在新闻创新上下工夫,那么就不会有庞大的读群,  相似文献   

6.
张浩 《军事记者》2002,(3):54-54
目前国内新闻网站出现了业务雷同、形式单一、共性多个性少的现象。如何在网络新闻的经营和采编上走一条扬长避短超过对手的路子?一直是新闻网站的共同课题。网站没有创新是没有出路的,网络新闻尤其如此。根据笔的入行体会,网络新闻的经营和采编可以从以下几端谋求创新。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在改革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如果说,目前,军事摄影的创新发展,也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随着我国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而发展着,但总体来说,军事摄影的创新发展还滞后于“读图时代”人们对新闻图片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滞后于我国新闻摄影的整体发展。人民前线报历来重视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8.
当前,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机制创新突飞猛进,中国地市报同样面临着创新问题。可以说,不创新,死路一条;一创新,柳暗花明,生机无限。 然而,创新需要人才。我们需要富有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跨世纪人才,也需要追求新知识不断自我更新的人。这是使新闻创新付诸实施的保证。 思考之一,必须正视现实,树立危机意识,地市报才能在未来的新闻竞争中“知彼知己” 纵观地市州报现时的生存环境,看起来“莺歌燕舞”,实则兴盛与危机并存。具体来说,有以下三大挑战: 挑战之一来自同类的印刷媒体。可以用“腹背受敌”来概括地市州党报…  相似文献   

9.
程天敏 《新闻界》2001,(4):4-6,10
伴随2001年新年钟声的鸣响,人类跨入一个新千年、新世纪。人们迎来的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世纪,我们为它振奋,为它鼓舞,一切思想和实践都为它而开始新的记录。创新精神对我们的新闻事业更加起着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新闻事业是与时俱进、常干常新的事业,是富有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作为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的新闻写作,无疑,它的天职就是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进,也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之于新闻写作,犹如生命之离不开阳光、雨露与空气,没有创新,新闻写作必然枯竭!抱残守缺,势必…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人类的传播史,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创新和大发展,都导致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但使得整个新闻传播业飞速发展,而且直接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媒介,这就是网络媒体。如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传播新闻摄影图片的重要媒介,一些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  相似文献   

11.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对一个主流新闻媒介而言,检验变革与创新是否有成效的标准只能是影响力。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建立传媒集团,就是为了不断增强中国主流传媒的影响力。影响力是新闻媒介存在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的提供者,尽管新闻媒介一样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但依然不能错失了衡量标准。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舆论影响实施能力是衡量新闻媒介实力和能力的最终指标。可以说,影响力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在新闻领域的体现。以影响力标准检验变革与创新的努力,可以使一系列争论与疑惑有了解决的钥匙。以影响力标准检验变革与创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新闻实践犹如奔腾不息的长河,不是处于静态,而是处于动态,处于政治的漩涡和激流之中。新闻实践永远没有止境,新闻创新也就永远没有止境。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新闻实践需要创新,就要不断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冲决传统新闻模式的羁绊,才能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如果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胶柱鼓瑟,鲜活的新闻实践就会变成死水微澜,毫无生机。所谓新闻创新…  相似文献   

13.
边缘体裁与新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事业都是在创新中前进和发展的,以传播新的信息为本的新闻事业更需要创新,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如此。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新闻事业的体制和机制要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要创新,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本文以管窥豹,只谈当前新闻报道形式创新遇到的一个问题:边缘新闻体裁在新闻创新中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四不象”的遭遇   在笔者历年参加的各种好新闻评选会上,评委们一次又一次遇到了同样的烦恼:一些作品的体裁难以界定,是“四不象”。有的报社送评的消息,有评委认为它是通讯,有的报社送评的言论,又…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所在。新时期要搞好典型报道,其出路即在于创新。因为创新是新闻报道改革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大胆摒弃、否定旧的新闻报道模式,勇于在内容、形式等上出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实施精品工程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广播新闻应该如何创优?笔者以为,惟有创新,广播新闻创优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创新,就是要按照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构想,创造新的事物。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要求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创意和新的技术手段来采写和制作新闻节目。其实,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从未停止过,但是在今天,在媒体激烈竞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广播这个弱势媒体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创新,广播新闻工作者在危机感的同时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吸引更多的受众,就要有更多有新意…  相似文献   

16.
有的媒体提出“导向正确,传播有效,公众信任,持续创新”的观点.增加了对新闻内涵的“宽度要求”,也是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审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新闻题材即新闻事实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工作性报道如何创新?这是新闻改革中众所关注的问题。工作性报道通常是指涉及领导活动、会议和中心工作的报道。过去由于囿于传统思维,报道的工作性强、可读性差。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对工作性报道进行了一些改革。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性报道的“工作味”,必须从工作性报道的源头去创新,从工作性材料中去发现“金矿”,开掘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它是对新闻价值再次认识的过程。策划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能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形式和角度更新颖,更能吸引读者,报道更具影响力和亲和力。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是相辅相承的。一般而言,创新是前提,策划是手段,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是目的。从这个意义讲,没有策划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策划出新闻精品。在创新中策划,在策划中不断创新,应成为党报采编人员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朱威  王辰瑶 《新闻记者》2023,(8):30-39+72
以往研究认为算法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人工编辑和规模化分发具有颠覆性影响,然而,通过对N市三家报社算法新闻实践的实地研究,本文发现传统新闻编辑室均未把算法当作底层技术逻辑,很少出现利用算法技术生产算法新闻的情况。传统媒体新闻编辑部面对算法的主要策略是调适性而非生产性的。本文采用将制度与行动结合的分析框架,解释了为什么主流新闻媒体可以针对平台算法进行策略调整,却把利用算法和大数据进行“算法新闻”生产放在新闻创新行动的边界之外。  相似文献   

20.
在对2022年中外数百篇有关新闻创新实践与理念的论文、报告和文章进行系统性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对2022年全球新闻创新现象进行了综合评述。报告从整体上分析了全球新闻业在新闻环境方面的变化、多元新闻行动者网络的建构新局和2022年度12种重要的新闻创新行动,以期给中国新闻业的实践者、观察者提供全球视角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