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换入资产的计价问题,对于非货币性交易中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目前主要有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计价基础。本文将结合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发展历程,对中外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资产入账价值计价基础进行简要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是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一种新方法,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相关操作利润方面的问题。从非货币交易会计准则的特征、非货币交易中如何进行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关联方交易中的利润操控及风险防范,说明了目前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实际情况,以期促使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更好地做好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促使企业获得更合理、更高的经济利润。  相似文献   

3.
非货币交易的计价基础是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但是当一项非货币性交易涉及存货时,就应当考虑所涉及的应交增值税的影响。这一影响反映在非货币交易的判断标准、损益的确认及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非货币性交易核算与货币性交易核算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要正确核算非货币性交易业务,首先要理解应收款项具有两重属性,分清非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资产;其次要把握增值税是价外税,划清非货币性交易与货币性交易的界限;最后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合计量,使非货币性交易核算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易货贸易和资产置换业务,即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章仅对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及相关账务处理进行了简单的探析,权作商榷。  相似文献   

6.
设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专户),核算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短期投资事项,其特点:1、具有全面性,包括非货币性资产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2、具有明晰性,增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专户)核算非货币性交易事项,以基本分录列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账务处理程序。3、具有客观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资本化,避免人为操纵利润。4、具有可操性,会计科目括号内附有记录数据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在非货币性交易量涉及补价时,要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就必须确定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确定并计量非货币性交易的损益。  相似文献   

8.
设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科目,核算非货币性交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其特点:1.具有全面性,包括非货币性资产换出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2.具有明晰性,以会计分录列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账务处理程序;3.具有客观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资本化可以避免操纵利润;4.具有可操作性,会计科目括号内附有记录数据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9.
增设“非贸币性资产交易”科目核算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原材料等存货事项,其作用:具有全面性,包括非货币性资产换出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具有明晰性,以会计分录列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账务处理程序。具有客观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资本化可以避免操纵利润。具有可操性,会计科目括号内附有记录数据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王友 《黄山学院学报》2005,7(3):121-122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当涉及补价时,收到补价的一方,由于部分资产的价值盈利过程已经实现.必须确认因此而产生的损益。关于盈利过程的实现与损益计算缺乏形象的认识与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型的会计计量属性,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内涵公允,所以在中间货币媒介消失后的非货币性交易中,将公允价值作为交换资产的主导计量属性,有关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才能够达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公允、合理反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非货币性交换是企业的特殊交易行为,其收益应归属为利得.<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应用指南对非货币性交换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换出资产为存货的,作为销售处理.根据收入的定义,将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出资产为存货时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应更合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归纳了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特点,讲述了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存在以下问题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划分标准不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实;换入固定资产按净值入账值得商榷;确认收益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不相符合.鉴此,笔者建议按国际上通用的方式,将短期投资划归为货币性资产;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量标准来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固定资产按原值减累计折旧;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占公允价值的比例作为涉及补价时同类的非货币交易确认收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情况,从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对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完整,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了重大修改。强调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方式取得资产的计量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合理规定资产的列示项目和列示方式,是提高资产信息质量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7.
2001年2月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1999年颁发的原准则作了修改,即对影响当期损益的非货币性交易匐项进行了重新规范。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修订了换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划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原则。新准则实施已经一年有余,在规范会计核算和打击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剖。本就准则中涉及“应收帐款”及其它若干问题,权衡利弊,指出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今后应完善及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为了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在今年进行了修订,来完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加以控制企业以此来操纵利润。本文就修订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新会计准则中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可靠性;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形成与内在内容、货币拜物教的实质以及本质问题的内涵等几个方面,并借助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分析论证了部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把货币的本质简单地归结为“一般等价物”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推导出对货币的本质的准确的完整的表述应为“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