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四篇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选文。这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分别指向阅读和习作。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红楼春趣》作为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自然承担着迁移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特点,紧扣学生实际,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红楼春趣》‘趣’在何处,聚焦宝玉人物特点"展开教学,可通过灵活运用"猜读,跳读,多重阅读"等阅读方法实现对课文理解由粗放到基本到精准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2.
[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读了吴承恩的《西游记》后,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其实,不仅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另三部中的其他艺术形象,也引发着读者对他们的思考与评议。请从四大古典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小朋友》2002,(2)
听配乐故事读经典名著——向您推荐“儿童有声读物宝典”“儿童有声读物宝典”,是一套(六册)配乐童话故事读物,由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著名童话两部分组成。中国古典名著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三种;外国著名童话包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三种。  相似文献   

4.
<正>浩浩五千年历史长河,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多少古典名著千古流芳,世代传诵。小学语文教材编有四大名著的选段,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及在六下"练习"中出现的《红楼梦》中关于"笑"的精彩片段。编者的目的是什么?从教材编撰的角度而言,是为了提高小语教材的文化品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是为了让小学生尽早地接触、了解并亲近名著,在涵泳体察中提高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名著类课文,无论是改编的或节选的,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本意蕴都是悠远而隽永的。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编者意在通过这几篇课文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除《草船借箭》是根据原著相关内容改写外,其余几篇均是原著节选,其中有些语句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
对于做十分危险的事,用什么样的比方来形容?古典名著里,《水浒传》用的是"捋虎须""大虫口里倒涎",《红楼梦》里有"往虎口里探头儿"。  相似文献   

7.
<正>《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根据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有关章节改编,人教版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走进古典名著"这个单元。课文写了诸葛亮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名著犹如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份宝藏,熠熠生辉。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第二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共安排四篇课文。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师以学定教,在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中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为学生构建美好丰富的精神家园。在引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依着学情,循着学路,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与文本、与他人对话,在对话中进一步走进人物,感悟  相似文献   

9.
一.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究竟多大中等学校语文课本选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二、第三回。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屡屡遇到学生提问:林黛玉  相似文献   

10.
<正>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本单元学习的目标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单元可谓精彩纷呈,改编并选入了来自《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来自《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来自《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和来自《红楼梦》的《红楼春趣》。  相似文献   

11.
[文题设计]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关于"打虎"的细节描写:一是"行者"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二是"黑旋风"李逵下山接母时在沂岭用两把大板斧一口气杀死了四只虎……  相似文献   

12.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收录的一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第九回,内容也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而《水浒传》全书共有120回。由此可见,仅从这篇节选的课文中,是无法全面解读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  相似文献   

13.
央视版《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采取了对符号化的人物进行"补缺"、打破人物固有形象、人物结局走向浪漫化等方法,充分考虑了观众的接受心理,融合了古典名著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的新思想,为古典名著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继承:"酒"中自有真韵味离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我没有急于试教,而是静静捧起课文,用心细品文本:《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2000年颁布的新大纲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其中,《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四部古典名著首当其冲排名在中国文学名著的前四位。与之相应,近年来许多地区的中考试卷都涉及到这些古典名著,对其设题进行检测。考查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6.
先看有关《西游记》的几道试题:试题一: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试题二:从下面古典名著中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故事。例《红楼梦》:葫芦僧断案《水浒传》:_______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试题三: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考查名著阅读的题更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样做似乎既能把名著作为考查点,检验课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整合中国古典名著汉英对照版《红楼梦》与高职"大学英语"主教材相关教学章节内容,依托主教材授课计划和知识点,融入《红楼梦》汉英对照版有关内容形成相关教学项目.项目教学中主要采用汉英语言文化对比教学、情境教学等,形成中国古典名著汉英对照版课堂导读机制,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及批判性接受、对异域文化的包容以及不同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为“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必读书目是《西游记》,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至少有以下困境:一是对阅读认识的浅薄,二是对原著阅读的冷漠,三是阅读活动的单一。面对以上困境,我们以“任务”为驱动,用情境化、  相似文献   

19.
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一书曾被称为使"章学诚其人其学从隐晦走向昌明"、"大大拓展了章学诚思想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著作,实则在文献解读特别是新史学方向的引导上,存在颇多问题。《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二书迄今仍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而"六经皆史"诸说也迄无比较公认的确解。究其始作俑者,胡适对于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有意误解不能免责。  相似文献   

20.
记住下面这首28字的小诗,便可记住19部古典名著。诗曰: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东”指《东周列国志》;“西”指《西游记》;“三”指《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