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诱鱼的窝可分实窝和虚窝两大类。撒几把米或投几坨糟食制成的窝,被称为实窝(也有人称其为“真窝”)。实窝的制窝方法简单易学,而且聚鱼效果不错,是多少年来广大钓鱼人最爱用、最常用的打窝方法。但是如果细心研究一下便会发现,实窝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缺点:在垂钓过程中要经常补窝,即费时又麻烦,若补得不及时,鱼便可能会  相似文献   

2.
手竿垂钓诱鱼打窝.一般是在钓点投些酒米、稽食之类诱饵。饵料落于水底后散开成平面铺于水底形成“平面窝”。平面窝打窝方法比较简单,是传统钓法最普遍、最常用的打窝诱鱼的方法,钓底层鱼效果较好。但钓中层鱼、上层鱼效果就比较差。有经验的钓鱼人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把中上层鱼引入水底聚而钓之,常常在“立体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巧用诱饵包     
一般人野钓习惯用投饵器把酒米或其他饵料投人钓点,或者把饵团抛人钓点;在养鱼池垂钓,往往大把大把的抛撒颗粒。这些方法虽然能诱鱼进窝,但因窝内能吃的饵料很多,特别是在养鱼池抛撒的颗粒,与钓饵相同,诱来的鱼就会大量吸食诱饵.难以吃到钓饵,形成喂鱼多,钓鱼少。我的方法是:把诱饵装人鸡蛋大小的纱布域塑料窗纱)口袋里,封口后投入南内,以味诱鱼,使鱼既恋窝又基本上吃不到东西。南内有韵饵,饥饿的鱼自然要吸食,这种方法可以不补窝。如果为了节省诱饵,可将诱饵包拴上一条旧钓线,换窝时把饵包收回,另投新点。如果用串钧,…  相似文献   

4.
钓鱼打窝有实窝、虚窝之分。根据多年实践,我更偏重打虚窝。因为虚窝以虚为主,味大、量大、面积大,招鱼多,不易被破坏。鱼进窝后,吃又吃不饱,走又舍不得走,围着窝子团团转,见钓饵必食,上钩率极高。 怎样才能发挥虚窝的效率,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四方面加以讲究。  相似文献   

5.
一、诱饵要钓到大青鱼,布窝是关键。我们常用的诱饵是用水浸泡三天的玉米粒(略有微香颗粒越大越好,可抗小鱼)。用量:第一天打窝5千克,第二天补窝3千克,第三天可开钓,补窝0.25~0.5千克,一般在一小时左右便可钓到。如鱼不  相似文献   

6.
斥鲤     
肖文厚 《中国钓鱼》2006,(12):29-29
野钓离不开打窝器。剪一段自行车内胎,一端塞入一个乒乓球,一个上翻式打窝器就做成了。我周围的钓友几乎都用这种简单易做的打窝器。但在使用中我发现这种打窝器还有缺点:当把打窝器送入钓点,打窝器“翻跟斗”比较困难,要反复抖动几次竿梢才能使打窝器翻转,窝食才能流下去。抖动的过程,不但造成喂窝点不准确,而且反复抖动打窝器,特别是补窝时,还可能惊走窝内之鱼。怎么办?我采取了两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就解决了。一个方法是,在靠近乒乓球周围的车胎上剪几个小洞,洞的大小以不漏窝食为限,能透空气就行。这样打窝器上部的空气排出顺畅,打窝器极易“翻跟斗”,一下就能把窝食注入窝点。第二个方法是,在打窝器口部的车胎上拴一个合适重量的铅坠或螺帽,使口部重量增加,打窝器可以自动翻转。以上两种方法采取任何一种都可以,钓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7.
王志运 《中国钓鱼》2000,(11):11-12
一、诱鱼的几种方法 1.钓饵代诱饵法(即是钓饵窝儿)。垂钓时不需专门打窝,当钓饵用面饵时(颗粒料用塘水泡开后,加适量面探合成团,要松软一些,其他面饵也可),双钩挂饵,一个似大红枣大小,一个似小枣大小,投向钓点即成。因为提竿没有上鱼,钓饵就脱落河(塘)底,再甩竿时又会有钓饵甩落,这些钓饵自然就形成了窝子,鱼儿就会光顾,向窝子聚拢起来。 此法,钓饵与诱饵相同,鱼儿会形成“受食”惯性,无形中起到了麻痹鱼的作用,容易“上当”而被钓上来。 2.钓饵外包诱饵法(即捏饵诱饵法)。是在手竿钓饵外面再捏上一块沉底即…  相似文献   

8.
野水钓鱼,20世纪80年代我一般采用打2~3个窝定点钓,钓完~窝就补窝,然后再钓第二窝的钓法。由于鱼的密度相对较大,补窝后鱼不一会就又进窝了,当时按此钓法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后来,鱼逐步变稀变小,我就改用多点轮钓法,即每次打5~6个窝子,每个窝子钓3—5条鱼就换窝钓,对鱼获好的窝子就补窝继续钓。鱼获不佳的窝子则弃之。这样又钓了儿年,效果还不错。到了90年代中期,这种钓法又失灵了,一个窝子钓起几尾鱼后若再补窝,这窝中的鱼儿一般就没有新窝中的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鱼了。  相似文献   

9.
邹思全 《钓鱼》2007,(7S):54-55
外出野钓有几个钓友不喂窝?不多见。窝子好喂,到达钓点后,不管它上不上鱼,先喂上窝子再说。窝饵也是多种多样,硬的、软的、大的、小的、小米、饼块等扔进钓点后就可挂饵垂钓。不管什么大窝、小窝、实窝、虚窝、立体窝,只要喂上窝子,多少都能钓上几条鱼来。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7,(13)
外出野钓有几个钓友不喂窝?不多见。窝子好喂,到达钓点后,不管它上不上鱼,先喂上窝子再说。窝饵也是多种多样,硬的、软的、大的、小的、小米、饼块等扔进钓点后就可挂饵垂钓。不管什么大窝、小窝、实窝、虚窝、立体窝,只要喂上窝子,多少都能钓上几条鱼来。  相似文献   

11.
钓鱼打窝分为:备窝、选窝、打窝、续窝、等窝。一、备窝。出行前先把打窝的诱饵准备好,钓什么鱼,备什么饵。鲢、鳙鱼备酸臭味:白醋泡干苞米粒一宿;市场出售的酸汤子面团。鲤、鲫、鲳鱼备香甜味:白酒泡干苞米粒一宿。草鱼备清香鲜嫩味:窝窝头、鲜苞米粒。钓多种鱼备混合味:碎豆饼、小米、小(米查)子、干苞米粒对白酒拌匀搁置一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17)
野钓时如能找好"窝子",就能多钓鱼。但要是找对之后却对"窝"的喂、投、换、挪、补几方面没做好,优势也就不"优"了。如何把握好这五种关系,笔者的认识和做法是:一、喂窝分情况、不可太随意喂窝的目的,是诱鱼聚集,以便钓之。然而,要是不分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严实 《钓鱼》2010,(14):12-13
酒在鱼饵中的运用由来已久,都是添加在诱饵中,作用是刺激鱼类的嗅觉。如用酒泡米打窝,留鱼久,一个窝钓半天,虽不能钓快鱼,却能持续均衡上鱼。不过鱼类的摄食行为有个特点,就是先食碎屑状食物,后食颗粒。所以鱼聚窝后不会马上咬钩,要等到碎屑状的诱饵吃得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14.
一、将鱼引开法 在窝外的水面上,顺风撒一些糠麸、面包渣一类的漂浮诱饵,借助风力,慢慢(徐徐)地漂走,诱使中、上层小杂鱼随风抢食游离窝点。大鱼在底,底窝就能发挥作用,自然容易吞食钓饵了。 二、以鱼制鱼法 1.放生法:当钓到小杂鱼后,小  相似文献   

15.
钱海 《中国钓鱼》2020,(4):56-56
垂钓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又香又甜的诱饵打窝后,首先光顾的便是小杂鱼:它们十分贪食,又喜欢聚集在水比较浅的中上层嬉戏游动;垂钓时,鱼钩一下水,这些小鱼便蜂拥而至,拼命抢食,不几下就把鱼钩上的饵料吃得精光,惹得垂钓者不得不生气。如何对付这些活泼可恨的“玩世不恭”者?笔者积多年垂钓经验,特提供下列方法应对。  相似文献   

16.
张小雷 《钓鱼》2011,(15):47-47
要想钓鱼有收获,就得正确掌握诱钓:一是根据鱼种用诱饵喂窝(打窝),把分散的鱼儿聚集到窝子中来;一是根据鱼种使用相应的钓饵,让鱼儿心甘情愿吞钩上钓。只要抓住了这两条,就能钓到鱼、多钓鱼、钓大鱼。  相似文献   

17.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1,(11):26-27
河北李忠义来信称:他在垂钓中也体会到打窝子的好处。可是还有些问题弄不太清楚,如打窝子时抛投诱饵是多一点好还是少一些好;是一次抛投好还是多次好;是在水面抛投好还是在水下倒诱饵好等等,请予解答。 在垂钓中众多的钓友大都会采用施诱打窝的办法招鱼,达到聚而  相似文献   

18.
打窝是垂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垂钓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多采用水面撒窝或水底打窝,但往往由于诱饵投撒欠准或随水而流,出现钓上一两条鱼后就不咬钩了,甚至根本就不咬钩,成为“空窝”,饵料漂流到别处,自己打的窝钓不到鱼,而相邻的钓友却频频上钩的现象。如何解决诱饵流失少,打的窝子又能兼顾上中底层鱼都能寻到食的问题?笔者经过两年的时间在水库、鱼塘反复摸索对比,采用半水打窝的方法效果较好,实践证明比水底和水面打窝的咬钩率高二至三成左右,每次垂钓都能取得较好效果。 一、打窝器的制作。用容积75~100毫升铁罐一个,做成近似水底翻斗打窝器的样式,不同的地方,一是不用口大底小的杯状铁罐,改用直筒形铁罐,以  相似文献   

19.
野钓饵     
刘克非 《垂钓》2002,2(7):42-42
诱饵:手竿打窝用嫩玉米棒。到水边后用刀将玉米粒削成两三瓣,使其香甜味尽量发挥出来。将豆饼分割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最好事先用火烤一下包好。再往窝里扬两把颗粒饲料。上鱼后要及时补窝,撒点辽宁玉米粒和颗粒饲料即可。  相似文献   

20.
钓德不可丢     
赵乾海 《钓鱼》2014,(18):1-1
前不久,笔者外出垂钓,碰到了这样一件令人不太愉快的事情: 那天一大早,我和钓友来到位于本地西郊的一处鱼塘。剑达时鱼塘边早已有了十多人在垂纶了。我们选好钓位,放置好抄网和位护就准备撒窝诱鱼。为了不影响其他人钓鱼.我们用打窝器将诱饵静静地送到窝位。打好窝,我俩开始掐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