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之一飞速发展,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也更为真观、真实。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重大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出镜"作为展现新闻真实的一个"着眼点"而成为当今电视新闻的"第一看点"。作为记者出镜打破了单纯现场画面配画外音的形式,给电视新闻报道增加了无限的活力,但出镜技巧很有讲究,值得深思探究。一、"出镜记者"要有强烈的现场感、令人信服的真实感和让观众难忘的亲切感。二、"出镜记者"要把自己当成观众去采访,出镜时要抓"活鱼",要以"点"出镜,抓住细节。三、"出镜记者"要有敏锐的现场观察力;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出镜时的屏幕形象。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与"时效性""现场感"紧密相连,过去,电视新闻主要采用文字加画面"两张皮"式的报道形式,而今,随着电视业快速发展,广大受众对以往单一、呆板的新闻报道,显然是不太买账了。凸显时效性、现场感和感染张力优势的记者现场出镜,成为电视媒体争相运用的报道方式。我们在欣喜其得到重视的同时也发现,在许多地方电视台的各类新闻节目中,记者出镜最常用的手段依旧是——新闻导语式出镜,特别是一些记者只是为了出镜而出镜,将普通的录像报道简单"变形"的导语式出镜充斥着大量的现场报道,记者出镜形同虚设。如何准确地把握、灵活地运用新闻导语式出镜,使出镜更加"言之有物",这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等;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新媒体行业异军突起,势不可挡。但目前,电视新闻依旧是老百姓获取信息、关注和了解国计民生、社会时事的主要途径。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体"出镜记者"的素养直接关系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以出镜记者的作用与素养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出镜记者的介绍,引出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从作用、自信心态、专业素养、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出镜记者的作用与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另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第一种类型,即"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6.
言语信息组织是所有出镜记者必修课题,而在移动直播环境下,很多突发状况令出镜记者应接不暇,导致采访报道有失专业水准.如何提高语言信息组织,如何提高报道质量,成为出镜记者必须深刻思考的职业问题.鉴于此,结合多年采访工作经验,对出镜记者的言语信息组织问题做出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深入浅出地解释语言信息组织方式,同时以"拿来就用""接地气""随机应变""合情合理"等良策,助力移动直播报道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视新闻生产中,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重要环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出镜记者作为"现场"与"观众"的中介,应缩短现场与观众的距离,做到反应迅速、逻辑严密、语言规范,同时不失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大体上存在"播音员体"、"主持人体"和"记者体"三种样态,这三种出镜报道方式虽在时间等方面存在传承和更迭,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完全的代替和排斥,而是以一种共存的方式使得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不断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邢彦辉  付佳 《东南传播》2011,(11):142-144
“出镜记者”作为新闻发生的观察者,报道过程层层递进的引导者,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日渐成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出镜记者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现象及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所开展的采访工作,对于更为深入、全面地挖掘新闻信息以及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闻媒体需要关注提升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本文论述了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重要性,并对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通过提升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推进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得以持续的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中的桥梁,而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又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所以要求出镜记者要具备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也就是说,出镜记者需要兼备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两种职业特点的综合能力。本文就出镜记者的语言技巧问题,作者总结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中国电视报道迈入重大事件现场直播的洪流中,记者不再是举话筒的人,而成为电视机前观众在新闻现场的眼睛、耳朵、鼻子。本文从近几年新闻突发大事件着手,从明确出镜记者的发轫和定位、面对新闻事件报道之前的一系列策划,到新闻现场呈现出镜报道的过程和技巧,阐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发展趋向,提出我国出镜记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发展,出镜记者越来越普遍,出镜记者兼具记者和主持人的特性,既要有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采写能力,也要有主持人的现场掌控和自如地面对镜头的能力。下面就谈一谈新闻出镜记者的诀窍:  相似文献   

14.
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报道,决定了其新闻传播活动具有了很强的口语传播属性。本文从口语传播形态的"两层八面"切入,对我国出镜新闻记者的口语能力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出镜新闻记者口语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我国出镜新闻记者口语传播能力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正>在网络和新媒体飞跃发展的今天,出镜记者不再指单纯意义上的电视记者,只要可以传播视频消息,都可以是出镜记者。记者出镜包括一般出镜和现场直播出镜,由于网络直播和电视直播技术的运用,对新闻事件现场的直播越来越多,这对做现场直播报道的出镜记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记者出镜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感比较强,使新闻传播更加真实可靠。新闻的现场报道,减少了后期制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记者出镜因为"我在场"的现场感和可信度越来越成为现场采访和报道的重要形式,这要求出镜记者准确把握记者出镜这一节目形式特征,认清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限制性叙述者,现场的叙述行为类型对其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朱平 《视听界》2009,(4):101-102
作为现场报道的一个主要特征一出镜记者,在整篇报道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对报道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对出镜记者,从卫视到城市台,很少看到有什么具体成文的规范和要求,所以,很多主持人或记者都是往现场一站,话筒一握,就或了一名出镜记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做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特质,即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和挖掘能力。在有些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优秀的出镜记者为节目增光添彩,但也发现一些出镜记者缺乏对现场的观察,不能很好地把握节目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现场的主角是出镜记者。由出镜记者担负信息传达的现场报道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镜记者是现场直播报道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9.
茅震宇 《视听界》2014,(6):113-115
不少人习惯把记者出镜称为"记者出现场",道出了记者出镜的性质,即在新闻事件现场作报道。过去只有直播(包括现场连线)时要求记者必须出镜,现在出镜已是常态。出镜是电视记者的任务和职业特征,这既是电视记者的特别之处,也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如果放弃出镜,等于削弱了电视的一大优势。将电视新闻有形有声的独特优势发挥好,电视新闻的魅力就能成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实力。电视台不应该有专门的"出镜记者"一职。  相似文献   

20.
杨琨 《声屏世界》2012,(3):41-42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①高质量的现场出镜报道,可以强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和现场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记者出镜这一报道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