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UbD理论的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基于合适的评估证据,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利用UbD理论指导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转变评价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立足UbD理论,以单元教学为载体,从确定预期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采用逆向设计的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将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者指导实践的模式,UbD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程设计.新的学习科学强调深度理解、善用前拥知识和反省知识状态,与之理念一致的UbD是重理解的、优质的、持续改进的课程单元设计,其工作原理需要揭示UbD作为认识性载体和实践性载体的内在机制.UbD作为认识性载体的内在机制,关涉课程的学习目标、知识的理解方式、教学的核心问题;而UbD实践性载体的内在机制关涉先进的工具和程序、积极的策略和经验、逆向的进程和思维.厘清UbD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完成学习科学到教学实践变革这一教育研究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UbD模板的机制专业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通过基本问题设计、表现性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安排将学生的能力训练、测评明确指向核心素养培养,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设计起点,而非教学内容为起点的逆向教学设计,其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从教材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转向对知识的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的深度学习,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评课者,单一的评价教和学都是片面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转到以评学为重点,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课堂解剖课堂,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效果来作为参考,客观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应该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这才是评课的真正目的。地理课堂教学评课的四个维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角度、学习角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梦琳 《湖北教育》2023,(12):50-51
<正>“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思想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即借助评价优化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并且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思想要求教师遵循“学习目标—评价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设计教学活动,即先设计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教学核心、方向正确;然后依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最后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应嵌入针对教的评价细则。  相似文献   

6.
代龙 《物理之友》2023,(12):33-37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提倡以始为终,在教学设计前就需要明确学习的预期结果以及评估证据,使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达成深度融合,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进程,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以评促教。本文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基于UbD模式进行高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知识的完全理解是学科学习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而当前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存在忽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形成,有技能无创新、会操作不会迁移的问题。为此,文章对UbD理论的逆向教学设计三阶段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构建基于UbD理论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流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增强信息科技学科的系统性,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师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响应新课改要求,强化评价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使高中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让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教、怎样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会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有无达成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式,制定明确评价标准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融合等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靖汝俊 《考试周刊》2012,(56):127-128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挖掘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潜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去学习物理知识,充分体现物理知识的作用,享受快乐学习的乐趣,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对瞄准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UbD理论下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包括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等三个阶段。以初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实践为例,基于课程标准确立育人目标,聚焦目标设计评价和教学,使目标贯穿教学设计始终,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的一切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均应指向学生.一切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2.
宋小宏 《化学教学》2023,(6):35-39+92
以UbD理论为支撑,对“化学反应速率”一课进行教学设计。研究表明:基于UbD理论的教学设计有助于达成“教、学、评”一致性,融合PhET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的化学反应,能让学生更主动地融入学习,提高学生联系和分析宏观现象与微观可视化的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学、教、评三者具有本质的联系,基于核心概念和核心能力(双核)的学-教-评相融合(学教融评)的课堂模式对发展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具有推动作用.作为“学教融评”教学的出发点,“双核”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与实施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科“双核”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进行.平江中学在构建“学教融评”课堂时遵循了如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活动设计,以情感体验为载体进行德育追求,以能力为目标进行学教融合,以效率为追求做到教评融合.践行“学教融评”的课堂能够做到以回看入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以探究生成帮助学生自主交流与获得,同时借助学情评价帮助师生进行教学补救.与此同时,“学教融评”的课堂还特别重视发挥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助力作用,并以“小抄”(认知结构知图)替代部分学科的传统作业,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发展他们的思维潜能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学习、评价三个环节,不仅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向、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通过引导式评价、总结式评价等,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情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握教学目标、完善任务设计、落实多元评价,以确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15.
UbD学习理论是一种以理解为主的学习模式,也称“逆向教学设计”。文章以贵州织金洞为例,将UbD学习理论引入“常见地貌类型”一节教学设计中,并建立评价体系进行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一体化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和评有机整合,是落实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践和应用中,容易出现“教—学—评”环节割裂的问题。以“云量和雨量”一课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学习活动三个环节出发,每个环节凝练出三个步骤来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设计实践,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阐述基于UbD理念的逆向教学实践,以期促进学生从机械学习走向理解学习的转变,探索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基于理解的设计"(Undersh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是由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开发出来的一种教学设计理论,即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起点,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为宗旨、强调评价设计先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的创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本文谈谈基于UbD理论的逆向教学设计的理解与应用.一、逆向教学设计的价值与设计过程教学在一开始就应该想好教学的目标与结果,但以教师的角度思考上课的建构与流程,不代表学生的理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标"和"指挥棒"。基于学习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以"以学评教"为基本理念,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为基本价值追求,以学生学习行为作为基础指标去评价教师的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层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主动学习、前拥理解、核心概念、元认知、迁移能力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UbD模式以促进理解为核心、以学习结果为起点、评价优先,与乡土地理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获得更持久、可迁移的理解。文章通过“城镇化”的逆向教学设计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模式,以凸显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