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本质,从而让数学学习更高效。在"角的度量"一课中,先在导入环节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进而理解数学本质和习得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2.
制造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开展“陷阱”式教学,通过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基于概念本质,巧设“陷阱”;基于问题节点,巧设“陷阱”;基于数量关系,巧设“陷阱”,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真正习得新知。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科书,都把两个数的比定义为两个数相除,这样的定义不仅削弱了比的现实功能,而且无法让学生感悟比的数学本质.论证了比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与度量,还论证了比与除法、分数、比例的差异.并且,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概念教学如何进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论文以吴正宪老师的"比的意义"为例来说明。这节课基于"比"的现实功能和本质(比是两个数倍数关系或度量),立足学生实际,通过挖掘"比"的本质内涵,构建度量指标,渗透函数思想,联系相关概念,给学生打开了多扇窗,(如图所示)丰富了学生对"比"的认识,从而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也给概念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三力课堂”中的数学概念教学,注重思维碰撞、强化数学思维,是促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用丰富的生活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在激发内驱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用思辨的方式创设概念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沟通力;以高阶思维的层次设计概念定理的发现路径,层次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渗透“三力”素养,设计目标导向的问题串,深化学生对概念定理的运用,并通过结构明晰的思维导图梳理概念框架与应用范畴,提升学生的“三力”素养.  相似文献   

6.
严海燕 《云南教育》2001,(19):30-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1.异中求同。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类概念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在学生学习、掌握概念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同类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抽象出共同属性。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可让学生思考:①比、分数、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联系;②分数、除法的性质与比的性质是否有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三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下:比:比的前项——比号—…  相似文献   

7.
“量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启发学生对世界本质的认知与思考。这一领域仍然是教学实践的盲点,教师对此缺乏结构化认知、体验式感悟和本质性理解。研究者基于教学实践探寻教学对策:厘清度量本质,强化度量意识,理解度量单位,掌握度量策略等,从而助力学生对量感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8.
钱守旺 《四川教育》2007,(11):28-28
"比的意义"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精心安排了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本套教材既讲同类量的比,又讲不同类量的比。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处理好教材,挖掘学生认知冲突,创设引发思维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调整部分例题或习题的呈现方式,把直接“告诉”变为深刻“探究”,让学生在思辨中、经历中、对比中去理解概念,以化解概念抽象性和小学生认知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数学概念学习时,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以提高数学概念学习的实效性。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过程实际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属性的过程。数学概念一般有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直接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共同、关键属性,从而获得概念;另一种是用定义方式直接揭示,让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理解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这美妙的诗句绘制出一幅美景,亦写出了认知冲突的境界,此境界让人深思。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认知冲突成为实现深度学习的有力支点。“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在概念形成中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数学课堂深度学习;“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在定理发现中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数学课堂深度学习;“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解题思考中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真正让认知冲突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具象认知进行概括从而得到一套抽象理论的实践活动。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等一系列过程,可以视为生活向数学转化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究、明理解问。数学活动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发认知冲突,在学生已知经验和探寻数学本质的过程中、在不断的矛盾循环中,历经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的过程。因此,注重引导学生由经验认知走向理解实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几何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几何概念所体现的抽象思维的学习则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有效的几何概念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知概念,借助直观理解复杂概念的本质,以动态化的教学实践真正理解概念,让学生能充分地理解几何概念并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传统数学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更多的是从探究"特例"开始,再到普适性方法的抽象归纳。此路径下的数学学习一般起点低、步子小,过程相对顺畅,但缺少思维挑战性。新课程理念下,因为注重了数学学习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路径也成为一种组织学生学习的常用方式。此路径下的数学学习,引导学生直击知识本质,挑战思维;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帮助深度理解,提升策略水平。实践中,我们从切入、探究、思辨与发展等四个层面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度量单位是重要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对度量的具体和抽象认知上。由于学生对度量性概念不理解,导致数学学习中错误不断。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度量性概念进行详细、直观的讲解与分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知主体 ,知识只是在它与认知主体在建构活动中的行为相冲突或相顺应时才被建构起来 ,主客体 (学生与数学知识 )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认识活动的本质所在 ,知识的呈现即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 ,还要适应他们的认知结构 (即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及掌握程度 )和建构活动 (即学生怎样学习知识、怎样将知识组织起来、有何缺陷等 ).”[1] 在建构观下的数学概念课教学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领略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 ,同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正>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即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结论的情形下按照数学的规范要求,建立适度的形式化表达.新课程数学教学理念要求突出数学本质返  相似文献   

18.
"让学引思"的数学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主张从儿童本体、课堂本色、教学本旨、数学本质的视角,理解教师、学生、教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从教学力、学习力、认知力、思维力四个维度展开,让教师开启"让学"之旅,让学生生成真学样态,让教学引导认知体验,让数学提升思维境界。  相似文献   

19.
沙尉 《广西教育》2013,(2):77-77
掌握数学概念是开展数学思维的基础,学好数学概念才能正确进行判断、分析、推理、运算,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表达语言高度精练。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老师采用“展示概念一讲解概念一理解概念一巩固概念”的固定模式进行概念教学,方式死板单调,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在概念引出、形成、巩固、深化阶段,将静态的概念教学动态化,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增强对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语言是表达、交流数学知识及其应用的工具。对于启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从以下维度加以观照。一、科学的完整性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示范,也是教学知识的剖析。因此,教师语言要表意准确,清晰完整。比如"倍数与约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b不等于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完整的表述突出整除及倍数和约数的相互依存关系,避免"a叫做倍数,b叫做约数"的错误说法,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如果数学概念、术语等教学表述不完整且出现少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