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路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显著路径有四条:第一条为体育焦虑→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二条为体育焦虑→体育投入动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三条为体育投入动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四条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2.
运用相关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福州市高中学生近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同样的学生在高中三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之间的差异呈高度显著性;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夜表现出了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论文对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比较4个年级学生体质测试的同类指标结果,揭示赣南师范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夷学院升本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表明:男生身高、女生体重外,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下降,女生较为显著,BMI 指数趋于正常范围的后沿,耐力素质2013年有所提高。与福建省和全国比较显示:男女 BMI 指数与福建省差异不显著、身高与福建省和全国差距呈缩小趋势,男女耐力素质和男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与福建省差距呈在扩大趋势,男女体重、耐力素质和男生 BMI 指数与全国差异不显著,女生 BMI 指数和男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均高于全国,女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与全国差距呈扩大趋势。建议:结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宣传,完善和调整学校转型后的大学体育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2年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总体成绩除一年级较差之外,二、三、四年级成绩较好;一、二、三年级成绩不及格率呈下降趋势,四年级有所反弹.在五项指标中体现为,身高标准体重、一、二年级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成绩不够理想,其余年级和指标都反映出较好水平.所以,教师应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形态观,发展综合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6.
2007年,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体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年级总体平均分高于一、三年级;男生平均分高于女生;三年级学生肥胖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女生的耐力性项目成绩好于男生,男生的力量性、速度性项目成绩高于女生.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终身体育”思想,加强体质健康研究,对不同性别学生加强练习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调研、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大一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1000米指标和BMI指数进行动态比较分析,揭示了华侨大学大学生体质健康中BMI与1000米成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我校高中生体质测试的成绩分布特征,本文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我校高中三个年级1416名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了测定,对测定的成绩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学生总体测试成绩偏低,未达标学生所占比例为27%,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大学生生长发育、体质变化的差异,探索学生随着年龄、年级的不同而反映在体质变化方面的规律,以促进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四年学习过程中都能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保证人材培养的质量,我们在一九七九年对我院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测定与基本评价。一九八○年进行了第二次追踪测试,对当前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及特点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见本刊1981年第三期)。一九八一年我们对同一群体进行了第三次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2015年蒙自市第二小学五年级632名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蒙自市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身体形态指标上超重、肥胖、低体重还占有一定比例,全年级男、女生肺活量机能水平整体成绩表现一般,座位体前屈测试成绩男生平均成绩高于女生,女生在柔韧性素质上的优势并不突出。50米×8往返跑测试成绩显示,该年级女生在耐力素质能力上要比男生表现的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1.
王鑫  高洁 《考试周刊》2009,(36):156-158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于2008年对本校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年级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一、二年级。针对这一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强初中体育健康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肥胖和瘦弱学生的体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以连续两年体质测试不及格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立塑形班和俱乐部对体质弱势学生体质进行干预,其结论如下:体质弱势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比正常学生有明显的下降,其他指标正常;影响肥胖和瘦弱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根据有无体育课分别实行特色班和俱乐部模式,采用发展性评价;肥胖学生的体重呈显著性下降,体质测试成绩、耐力明显提高,体重指数(BMI)呈下降趋势,而腰围、臂围、力量和跳绳提高不显著;瘦弱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耐力、引体向上显著性提高,屈臂悬垂有轻微提高,而俯卧撑、仰卧起坐、背力和跳绳成绩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MI与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相关性,为找到合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19191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测试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800米/1000米跑、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结果:男生BMI指数与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肺活量和50米跑呈正相关(P<0.05)。女生BMI指数与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800米跑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50米跑呈正相关(P<0.05)。BMI与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低于0.3,为弱相关。结论:BMI与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07级和08级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文华学院学生BMI呈"细峰肥尾"型,BMI分布基本正常,男生BMI高于女生.不同BMI等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差异.BMI偏低或偏高均会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女生由于运动不足,存在着隐形肥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云南农业大学2016-2018两学年度,四个年级的本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云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具体分析云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整体特征和各单项指标特征,对比同年度年级、学院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年度整体特征和各单项指标特征的变化,寻求云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特征及变化趋势。提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和建议,为我校体质健康工作及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数学焦虑分量表和镶嵌图形测试对4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讨初中生认知风格与数学焦虑、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认知风格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认知风格逐渐倾向于场独立型;在数学焦虑上,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初一学生,且女生的数学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同时,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与数学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且场依存型学生的数学焦虑显著高于场独立型学生,但数学成绩却显著低于场独立型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王萌  宋岳礼 《考试周刊》2015,(33):95-96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1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9名初中生进行访谈,重点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的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及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生;初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初一与初二年级;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能解释英语成绩38.2%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肥胖人群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身心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基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对部分BMI指数为肥胖的大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提高肥胖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测量法、Kurtosis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周口师范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营养不均衡现象有加重趋势,女生柔韧素质下降.阳光体育运动只是缩小了学生身体素质个体间的差异,并没有整体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2013-2015年度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依据,探讨在这一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干预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由测试数据分析来看,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显著;但从数据的横向比较中发现同年级中女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均要优于男生,从数据的纵向追踪中发现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的体质健康达标率高于大学三、四年级(无开设体育课)。由此提出改进策略:(1)改革现有的大三、大四课外俱乐部及体测课的评价形式或方法,通过丰富课外锻炼的形式、激励手段等,来提高大三、大四学生的达标率;(2)针对弱项(男生力量)项目特点,对力量及耐力练习内容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优化,或者直接以项目运动干预方式来促进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