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2022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第5题的物理情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更复杂的物理情境做了实验验证和进一步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2.
田元 《物理教师》2023,(1):80-83
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综第24题考查了小球平抛运动的问题,本文从该题的解析入手,联系当下高中物理教学实际,结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教学建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注重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教学、变式教学和情境教学,减少重复机械刷题,回归物理教学本原,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物理学科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第33题,重新审视试题,可以发现有多种解题方法,会给我们提供另一种对题目理解的思路.本文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第33题第(2)小题第(ⅱ)问为例,对高考物理试题的解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明哲 《物理教学》2022,(4):70-72+76
2021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第18题和福建Ⅰ卷物理第8题,均选用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项目作为问题情境进行试题编创。本文从学业质量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视角进行试题分析,从而窥探情境化试题的编制思路,为物理教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情境为载体来实现“四翼”考查要求是高考评价体系的价值追求,2022年全国卷高考物理命题为实现“四翼”考查要求接续探索。通过对2022年全国卷的物理情境化试题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试题情境创设的四条路径:立足简单经典情境体现知识为基,创设学习探索情境体现能力为重,依托科技前沿情境体现价值引领,结合生产生活情境体现素养导向,为物理教学和学业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争光 《物理教学》2023,(8):43-44+38
文章对《物理教学》2022年第10期“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甲卷第20题的定量分析”一文中该题D选项焦耳热的定量结果做了补充解答,并求商榷。  相似文献   

7.
2022年高考物理全国甲卷第25题、乙卷第25题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突出物理思想方法考查.试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引导教学回归课本,杜绝通过刷题来提高学生成绩的不科学的做法,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8.
2022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突出对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凸显素养,强调了在深刻理解物理本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引导中学教育减少“机械刷题”的现象。由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16题谈起,阐述如何紧扣新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学生需求,设计出减量提质的物理作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物理第25题进行解法探讨和题目溯源,依据题目特点给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森林  陈朝南 《物理教师》2022,(10):81-84+87
本文从高考评价体系视角,分析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理综第25题对考生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该题作为本卷的压轴题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模型的建构进行了深化考查,题设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选拔和甄别功能.通过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旨在为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备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2022年全国高考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电化学的情境特点基础上,提炼出基于科技情境试题的解答流程和认知模型建构模式.文章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科综合化学第4题和乙卷理科综合化学第6题为例,探讨基于前沿科技情境认知模型的建构思路、方法和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江苏高考卷第7题是以斜抛运动为知识情境的问题,无独有偶在随后的2013年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中再次斜抛运动情境的问题。高考题与竞赛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我们进行探究,下面以今年的两道斜抛题为例进行说明。一、相同的物理情境1.[2013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7题]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则  相似文献   

13.
池晓燕 《求学》2023,(S1):120-124
<正>2022年高考作文题在情境要素的呈现上略有创新,社会情境与交际情境组合共生(新高考Ⅰ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属于社会情境型作文,新高考Ⅱ卷属于交际情境型作文)。这突破了以往材料作文“情境独立呈现”或“社会情境+话题(或主题)”的粗放式命题模式的局限,兼顾了理性与感性、思维与交流等写作要素,为考生思维与表达的自主性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高考湖北卷物理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例如,第6题对比高铁和普通火车,将学科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科技进步。一、高考题目重现题目1(2022年高考湖北卷)我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乘高铁极大节省了出行时间。假设两火车站W和G间的铁路里程为1 080 km,W和G之间还均匀分布了4个车站。列车从W站始发,经停4站后到达终点站G。设普通列车的最高速度为108 km/h,  相似文献   

15.
张丽萍  石岩 《物理教学》2022,(11):66-70
2022年河北高考卷压轴题(14题)是以金属板间交替变化的电磁场为情境考查学生图象模型认知、科学思维实操的综合性试题。首先概析试题并呈现各问解法,随后给出学生作答统计及错解分析,启示教学明晰图象表征、进阶思维实操。最后给出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许冬保  杜艳  朱文惠 《物理教学》2022,(12):59-62+52
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第25题是物理卷之压轴题。试题以学习探索情境为依托,通过两次碰撞及v-t图象,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试题设计独具匠心,两体碰撞模型,传统经典,体现公平。试题所给条件规范,追求有价值的难度,以保证试题有较好的效度及合理的区分度,利于高校选才,利于中学教学。  相似文献   

17.
李恒林 《物理教师》2022,(11):87-89
文章对2022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10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抓住题眼速解得出答案,然后仔细分析,通过构建模型进行推理论证,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并得出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四个要素对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试题以学科素养立意,情境真实生动,问题围绕主题且结构合理,答案多层次开放,体现了高考考查要求。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得出教学启示: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从明确素养目标、关注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路径等方面落实。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全国数学新高考Ⅱ卷第22题,将函数、导数、数列与不等式等知识有机结合,是有一定难度的压轴题。文章具体阐述应用不同思想方法来解答2022年全国数学新高考Ⅱ卷第22题及给出类题赏析,旨在为高中数学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1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所考查的知识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浙江卷)、全国卷Ⅱ(广西卷)、全国卷Ⅲ(陕西卷)的物理实验题均为第22题,且均为两个小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列表如下:试题考查的内容分值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