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模块的合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教材内容相对庞杂而课时少是最突出的矛盾。对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来实现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并对合理构建法律模块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单一,建立多样化考核机制,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形式,积极引导学生良好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形成,从而增强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谢仁凤 《文教资料》2010,(32):235-237
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校内课外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的实践教学,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而设立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了讲好这门课,笔者依据教材内容,结合自己长期教学实践,认为将"三点一线"法运用于教学中,将"教材、学生、社会"联为一体,一线穿珠,既优化三要素,又融化贯通。使这本好教材"内化"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5.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关系调节和社会治理的两个维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其内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基础课教学要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关系,帮助大学生内外兼修、德法兼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关系调节和社会治理的两个维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其内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基础课教学要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关系,帮助大学生内外兼修、德法兼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波 《南平师专学报》2008,27(3):100-103
现在高校全面开始的“两课”已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承担着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教学,为此高校应改革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要上好这门课课,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道德与法律、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等关系,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将所学道理践行到实际生活中,直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材内容、教学主体、教学对象都具有密切关系。为此,本文以甘肃省四所高校为调查对象,从上述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实效性问题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把《感动中国》视频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以情感人,用真情的力量催生道德力量,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入手,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目前上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成因,就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达到民族院校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陈曦 《文教资料》2012,(15):180-181
高校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凸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内容建构为学生的信念体系,教师可以以情感为支点,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人生价值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的核心概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把握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等概念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二次化,有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完善课堂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道德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课程中把理论学习与学生道德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行动结合起来,把课堂价值传递、情感启迪与道德行为体验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给思政课带来了全新的效果与气象。《基础》课开展道德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具有易于开展、参与广泛、时效性强等优势。大学生心灵中蕴藏着道德自我教育的巨大积极性,亟需《基础》课老师因势利导,点燃他们道德向善的激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的本质、价值、人生价值(定义、分类、特点)等基础概念的哲学内涵探讨,把握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等概念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二次化,有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完善课堂设计,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今年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寻找适合我院学生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使之成为学生喜欢上、乐于上的课。  相似文献   

17.
李明 《文教资料》2012,(20):173-17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做到"一握"、"两发""三引",教师要"把握"学生道德观、法制观的基本现状,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做到深入浅出地"阐发"、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启发"意义,吸引学生进入课程教学情境,让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反思社会现实、反省自身意识与行为,进而最终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思想行为。教师要善于迁移运用《诗经》中"赋、比、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注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兴、观、群、怨"问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我们学生真正做到"思无邪"。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主要培养和提高当代师范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课程,引入实践性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努力完成好《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当前师范院校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出适合师范生职业的实践教学新思路,对他们日后教书育人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正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如何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德育课教学的内容真正的入耳、入脑、入心,笔者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深入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特点,要从道德与法律、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两个方面思考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的价值基础,以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共同价值基础为切入点,整合原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核心内容,对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行定位和阐释,寻求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