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高适、岑参与盛唐边塞诗的人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作家的盛唐边塞诗是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是"盛唐气象"的重要表征。盛唐边塞诗这种文化现象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突出体现为人性的张扬。盛唐边塞诗的意义可归总为三个方面,即边塞情怀、边塞风物和边塞战事。边塞情怀的核心是功业情怀。功业情怀具有两面性。边塞风物的特点是雄奇壮伟。高、岑的战争诗并非纪实,他们的战争观可概括为胜概和非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创造了雄奇壮阔的意境、塑造了富有边塞特色的人物形象、描纭了富有边塞特色的景物、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很有边塞特色的词语等方面总结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一本《边塞诗魂》编成,我的脑海仍浮现秦汉大漠冷月、莽莽雄奇边塞,挥不去那金戈闪耀、铁马嘶鸣的征战画面.  相似文献   

4.
盛唐边塞诗是盛唐诗坛独具特色和价值的一颗明珠。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向我们展示了无比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和多采多姿的民俗风情,也不仅在于反映了边塞生活中的一些深刻的矛盾。盛唐边塞诗的价值更在于它堪为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本就此略述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一边塞诗,渊源流长,在我国诗歌史上,数以千计。其中,描绘边塞山水风光、反映丰富的内容、抒发诗人思想感情之诗占了很大的比重,乃边塞诗中的精华,绚烂多姿。边塞诗的产生,探其原因,大凡有三。一是边塞风光神奇壮丽,边塞各民族人民祖祖辈辈长期在边塞劳动、生活,陶冶于壮丽雄奇的景象中,为这些景象所激动。于是,便产生了许多赞美边塞的民歌民谣。二是几千年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国防,加强对边塞的戍守,大量派兵驻守边疆。许多文人墨客立志报国,投笔从戎,他们为边塞风光的新奇所吸引,为戍边将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阅读与鉴赏》2007,(7):51-51,48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先后两次出塞,在边塞前后共达六年之久。边塞的大漠风情和戎马生涯,开拓了岑参的诗的境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岑参边塞诗的主要风格。《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学苑教育》2012,(16):96-96
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是盛唐诗坛上的两大华彩乐章。田园诗人的天籁雅音,边塞诗人的黄钟大吕,构成了那个繁华富丽时代的二重奏。田园诗人们赞美祖国河山的明净秀美,边塞诗人们歌唱豪迈壮烈的征战生涯。他们记述严峻残酷的战争场面,描绘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展示戍边将士丰富的情感世界,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瑰丽画卷。  相似文献   

8.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以其先后两次入幕边地的亲身经历进行"丝路"创作。留存至今的约78首"丝路"之作真实反映了西域风光,歌颂了异域人情,极大拓展丰富了边塞诗的表现内涵。在诗歌体裁上继承发扬七言歌行、绝句的音乐性,尤其在边塞诗作中对七言歌行体的探索与运用,创立"……歌/行,(奉)送……"的歌行新体式,实现了对边塞体裁的创新。同时"丝路"之作所呈现的奇丽悲壮风格体现在对优美、崇高这两个美学范畴的并力探索,进一步促成岑诗的多样风格。针对近年来文学与地域、文化与地理相互作用的研究,岑参西域行旅与"丝路"之作不失为一较好的切入点;通过其"丝路"创作的考察,亦可对"盛唐气象"下的"丝绸之路"有一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上,高适、岑参被称为杰出的边塞诗人,并称“高岑”。他们的作品大多描写边境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边塞战争,个人的从军生活和思妇不幸的境遇,表达自己立功的愿望和不满现实的思想。在艺术风格上,高适、岑参都有雄浑、豪放、慷慨悲壮、积极进取的精神,但又各具特色。高适的边塞诗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诗清新秀美,语言爽朗质朴,有雄健之气,多慷慨悲壮之音,章法多变,树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岑参的诗,雄奇瑰丽,富有浪漫主义特色,语言朴素,用词精确、贴切。奇景、奇情、奇彩三者的结合形成了岑参边塞诗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浩瀚如海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以描述边陲战事、军旅生涯为题材的诗篇,尤以唐诗为最,人们将其称为军旅诗,或边塞诗。这些诗有的描绘雄奇壮阔、荒凉旷远的边塞景象,  相似文献   

11.
盛唐边塞诗主要表现边塞的战争生活及风土人情,讴歌盛唐的强盛与统一,描写田园山水的秀美和边塞风光的雄奇,真实地再现了盛唐时代广阔的社会风貌。边塞诗人结合壮丽、辽阔的边地的景色,写出了表现将士们骣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他们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揭示了统治与被统的矛盾,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深刻地体现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情感。盛唐边塞诗人虽没有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明确的创作主张和理论,但是却有关共同的取材内容和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论新边塞诗的兴起及其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牧、周涛和章德益为代表的新边塞诗,形成于80年代初,是民族的精神风貌情感的结晶,体现了正在腾飞的民族之魂。新边塞诗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们创造性地把中国当代人的思索,溶解于西部特有的自然景观之中”(谢冕)。西部地域特色构成了新边塞诗的美学特征,以其粗犷、豪宕、强悍、雄奇、刚健、深沉、悲壮的艺术风格,丰富了当代人的审美空间,开了一代诗风。  相似文献   

13.
初盛唐丈人干谒求仕成风,为行干谒之事,就必须漫游四方,远游边塞。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初盛唐文人的漫游之风,而且推动了初盛唐边塞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清初词坛名家纳兰性德以他抒情感伤为主题的词作而引起后人关注,与之相媲美,其吟咏边塞之词从主题内容到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创作边塞词数量之多可谓超越前人,而其中透露的一代历史兴衰之感更渗透了他客观历史价值及主观生命价值的独特体悟。本文即对他的边塞词从创作内容与内在思想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有那么一批诗人,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是"边塞诗人",他们写的诗歌叫"边塞诗"。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唐初四方战事不断,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想象,成为唐诗诗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  相似文献   

16.
敦煌边塞词中,描写内容丰富广泛,有反映与边塞战争有关的军旅生活,摹写闺中妇女思念行役在外的征人之情;还有反映风土人情、民族关系等等.在形式上,表现为调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李益是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人生的壮年时代都是在边塞度过的,他的足迹遍及今甘肃、陕西、内蒙古、北京等地。他以自己的从军经历创作了一首首动人的边塞之歌,他的边塞诗成为唐代边塞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18.
岑参边塞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包括立功边塞的报国豪情、浓重的思乡思亲之情和送别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岑参两出边塞为时间线,梳理其边塞诗中三种主要情感的具体体现,认为其情感成因是受传统边塞诗歌情感、时代因素及个人经历的影响.岑参边塞诗情感在边塞诗发展进程中的价值与意义包括:拓展了传统边塞诗歌情感内涵,情感表达既有现实性又具有浪漫...  相似文献   

19.
南朝四代的边塞乐府诗创作呈不平衡状态。刘宋对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的拟作较多,南齐则相和歌辞的拟作大大减少,"赋曲名"成为新的乐府诗创作方向。梁代对相和歌辞的拟作又有很大增加,但拟汉横吹曲之作不多。陈代的边塞乐府诗创作以拟汉横吹曲为主,题目、主题均有趋同性。  相似文献   

20.
岑参(715-770)是盛唐时代的重要诗人,尤善长于边塞诗,因此被誉为边塞诗人。他曾两次从军出塞,有五、六年的边塞生活实践,对边地的奇丽风光,有很深的感受。他在诗歌创作上有追求新奇的特点,诚如杜甫所说:"岑生多新诗"(《九日寄岑参》),"岑参兄弟皆爱奇"(《渼陂行》)。他以纯熟的艺术技巧运之于边塞风物与边塞战争的描写,因此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杜确《岑嘉州诗集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