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求师生转变教学观念.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本例题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肓而喻,但很多教师对课本例题往往以为过于简单而一笔带过,甚至无暇顾及。只是一味地通过补充大量的练习来达到教学目的。使课堂成为题海.笔者试对如何挖掘课本例题的教学功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充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2.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本”,是高考题的“源泉”.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忠于课本,又不能被课本束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挖掘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很好形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有限资源,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下面是对人教版高二(上)一课本例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中考试题中,有些题目是来源于课本,又不同于课本,即是课本例题的改编.在平常的学习中,对一些典型性的例题进行适当的改编、演变,通过问题的表象寻找问题的实质,并作进一步的探索,这样,不仅能很好的掌握知识,而且在不断的演变中,通过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复习阶段,学生掌握一些改编题目的常用方法,尤为重要.下面就以课本的一道例题为例,粗浅地谈一下题目改编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样板,是非常熟悉的老面孔.如果当章末或某知识的单元内容教完了之后,再回过头来通过课本例题的启迪引导,可将例题进行演变、引伸,使老面孔换新颜,这可有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下面略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概念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例题配备是概念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出少而精的各类功能型题作为课本例题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提高解题能力.本文结合实例谈谈数学概念教学中例题配备的一些做法.一、配备“导向型”题,帮助学生完整领会数学概念.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材料和形式,只有完整领会其内涵,才能实施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紧扣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配备具有引导功能的例题组织教学,有助学生完整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奇(偶)函数是函数中重要的概念,课本中的定义准确简练,但是在新授或…  相似文献   

6.
课本是学生知识资源的依据,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学生务必要掌握的.因考虑到教学的阶段性要求,课本中的例题一般或体现某个定理(公式)的应用,或体现某种解题(思想)方法,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有利于学生模仿、操练.笔者以为,适时、适度地对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拓展,值得提倡.通过拓展,建立联系,整合知识,提炼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借鉴,学会欣赏,激活其思维发散.本文就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中的小结与复习中的参考例题来具体地谈谈如何拓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阅读每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有些题目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其实它们往往就是课本中某道例题或习题的变式与引申,因此认真研究教材,挖掘课本,注意对例题或习题的探究,对于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帮助.我们应如何设计例题、习题的教学,真正发挥例习题应有的教学价值呢?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材的重点概念和规律,在教材中编有相应的例题.教师在处理例题时,切不可把例题简单化.应从教学需要出发,以课本例题为主,并在其基础上,使之适度延伸、拓宽或配置辅助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挖掘出课本例题和习题的潜在功能.根据本人的体会,讲解例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课本例题是数学知识应用的浓缩,是数学问题的精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塑性和迁移性.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认真剖析,揭示其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多层次分析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专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如何挖掘例题?现就省财经类中专课本中分部积分部分的两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选一些典型的例题、习题.利用课本典型例题具有的丰富内涵,与学生共同探讨它的多种解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与引申,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纵向复习、横向沟通、开拓思路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达到解一题,知一类的目的.下面以一道课本例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课本例题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解题规范和探究知识方法等的重要桥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做好课本例题的学习指导工作。本文通过对生态课堂中例题处理的误区和处理方法做了经验的归纳与总结,着重从课前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自我"探究、课堂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自我"提升、课后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自我"拓展等三个方面总结课本中的例题的分析方法、过程,探究如何利用好课本中的例题,并在解决习题中加以运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很多是依据课本典型的例题及习题进行变式、综合及拓展而成的,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同时注重双基,侧重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就启发我们在中考复习时不宜舍本逐末,而应就地取材,注重应用新课程理念,对课本例、习题进行“再创造”,推陈出新,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而且其中还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充分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广泛迁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和通法,从而真正发挥课本例、习题对学生潜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课本如同一块压缩饼干,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方法.课本知识看似简单,例题、习题好像无多少深度,但如果仔细体会、认真研究,我们会发现每一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把培养学生能力的着眼点转移到挖掘课本和吃透课本,指导学生将书先“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上来,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本,是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对课本上那些在新授课时学过的典型例题或习题,重新作一番探索研究,是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总是通过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渗透、传递、反映的;再看历年各地中考试卷,绝大部分试题都是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原型加工改编的.下面,摘录几例供同学们从中领悟.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前,农村教师要对教材课本进行详细剖析,并将教材课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联系,使教材课本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生活情境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借助乡土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以及通过例题讲解,回归具体生活场景等教学路径,为实现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课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例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的精华,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数学教师应充分对例题进行探究,挖掘其应用价值.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其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下面通过一道课本例题的探究谈一谈如何“立足课本,对接高考”.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它起着对概念的应用、解题规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如果教学中对例题的讲解只是照本宣科,或认为课本例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均增加了源于课本的试题,特别是最后的压轴综合题常以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为基础,通过挖掘、引伸、创新等方法改编而成.本文试从一道课本例题谈一类两圆内切中考压轴题的编拟.  相似文献   

20.
课本中的例题都是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通过学习例题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让同学们轻松领悟课本所讲的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技能.下面剖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137页有关圆锥的一道例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以便于同学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