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同性恋的态度比较宽容、理解,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男作家对男性同性恋现象的书写。五四时期,女作家对女性同性恋的表现成为五四文学的一道特殊景观。作家多以对同性恋的描写作为批判社会的立足点,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对自然人性的公开表达。当代陈染、林白们对女性同性恋现象的表现带有女权主义意昧。男作家王小波的《似水柔情》则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同性恋作了理性探寻。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同性恋小说大致经历了由古典的编织传奇故事的写法到描述伤心的精神流浪旅程再到"新感官"书写的三个阶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勒菲弗尔“改写论”提出“翻译是一种改写”,重视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指出翻译作为一种改写形式,会受到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文章从意识形态、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葛浩文译《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的改写现象,总结了他所采用的改写策略和方法,旨在为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同性恋现象的产生有生理原因,有社会原因。同性恋是人类在性别问题上的"异化",是人类生理病态或社会心理病态。同性恋现象不符合以保证人类繁衍方式为核心的伦理规则。所谓同性婚姻,不是"婚姻",是与婚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不同概念,它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同居关系而已。因此,同性恋者有同居的权利,但是没有以婚姻的名义要求社会像对待异性结婚者一样为他们的同居公证财产和其他事务的权利。社会没有权力强行干涉同性恋,但是绝不能支持同性恋现象,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同性恋现象的发生率,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陈波 《中国德育》2008,(4):73-75
同性恋(homosexuality)现象在我国早已存在,目前对这一名词的权威定义是《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同性恋者是一个有着显著的、持久的、唯一的受同性所吸引,对同性有性渴望和性反应,寻求同性性活动并从中得到性满足的人。”同性恋者根据其心理角色的不同,分为主动方或甲方(扮演男性角色)和被动方或乙方(扮演女性角色)两种,男同性恋又称“同志”(gay)或“飘飘”,女同性恋称“拉拉”(1esbian);病理学通常根据同性恋表现程度的不同,把同性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根据有无实质性同性性行为划分,又分为实质性的同性恋和有同性心理倾向但无同性行为的同性恋。  相似文献   

5.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以三种常用符号来写女性,即:花、衣服和房子,但她并非认同男性的命名,而是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对男性的符号书写进行了改写和反写,颠覆了男性看女性二元对立的观念以及符号化的命名,女性一直被遮蔽的真相显现出来。显然,张爱玲相信,男性对女性人生所造成的打击和伤害在某种意义上会变成女性成长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同性恋是一种社会共有的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违背了各自文化中的主流现象,它在世界各个文化体系中备受争议。同时由于它在人类繁衍和疾病方面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各个国家中都是人们比较忌讳的议题。在基督教文化占主流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中,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教会在西方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提倡"彼此相爱",另一方面又要抵制"污秽"的事。因此他们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会异常的复杂。就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主要基督教教会对同性恋这一现象的态度简述一二,使得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蒋吉妮 《华章》2007,(11):221
同性恋文化现象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文化现象,它古而有之,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论在研究论著还是在文学作品中,对于男同性恋的关注度无疑是高于女性的,这样的现象令人惊异,所以,对于女同性恋应该给予更多的研究,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同性恋.  相似文献   

8.
同性恋现象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汉英两种语言出现了许多对"同性恋"的称呼,从其中的一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从词义表现方面看,同性恋词语的称呼经历了从贬义、犯罪、医学科学用语到中性词义的变化。这些词语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和认识,体现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及对同性恋现象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9.
从另一个角度——《秀拉》中的女同性恋现象探讨分析托妮.莫里森的小说。通过分析秀拉与奈尔这两位女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性恋关系以揭示黑人女性寻求自我,构建自我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梳理了女作家笔下女同性恋书写的发展演变,指出这是女作家反抗父权文化体系、寻求女性情感慰藉的一种书写策略,与异性恋书写及男作家笔下的同性恋书写都有本质区别,对这种书写之于女性解放/女性写作发展的意义应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同志电影”曾在两岸三地风行。《霸王别姬》、《喜宴》、《春光乍泄》等电影纷纷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诸多因素决定了“同志电影”在中国的兴起。这三部电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美学风格。新世纪初,新一轮的“同志电影”浪潮又在国内外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传统的体制对于女性的压抑,并以之为背景,从巴特勒对于女性本质主义的质疑、对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的挑战、性别表演理论的建构以及其对于德里达解构思想的挪用等诸多方面对朱迪斯·巴特勒(JudithButler)所提出的核心命题——性别表演理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及态度,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3所高校的540名文、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能够从主观动机、负面经历和环境影响等7个方面对同性恋进行归因;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主要受情感和认知的影响,对同性恋的认识越全面,态度就越宽容,反之就越反感。  相似文献   

14.
同性婚姻合理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性婚姻已经得到世界若干国家的法律确认,如何从理论上来对它的合理性加以研究呢?本文认为,本着人类对自由、平等、权利的追求,在医学、生物学等研究认为同性恋并非是一种病态的佐证下,在人们日益对同性恋越来越宽容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考虑同性恋者要求结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在《紫颜色》中,艾丽斯·沃克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叙事技巧叙述了黑人妇女西丽从十四岁到四十多岁的曲折的生活经历。小说文本中。沃克采用了书信体方式及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并大胆地表现了西丽与莎格的同性恋行为。小说文本中还充满了浓郁的象征色彩,形象地将西丽从一名逆来顺受的女孩变为经济上独立并拥有了一所自己的房子的自由人的变化过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堪称是一部纯粹的女性主义文本及妇女解放宣言。  相似文献   

16.
Homosexuality has a long history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omosexuality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r Taoism and Christianity on this phenomenon. By suc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can be discovered that homosexuality has suffered from a varying degree of prejudice, discrimination, oppression and even persecution. Hopefully, homosexuality can be fully understood and all the society can at large develop a healthier attitude, and give them respect, equality and freedom.  相似文献   

17.
世人眼中,同性恋是极其荒谬的、不可理喻的、令人感觉可耻的存在,因而关于同性恋现象中的诸多问题也是争论不断。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各国对于同性恋的理解和实际做法也有所差异。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演进取代了相对封闭的时代,处于知识爆炸之中的世人不断获得来自各方的信息,人们对于这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同性恋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同性恋在中国的存在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从法学的角度对同性婚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世界部分国家已经把同性恋乃至同性婚姻都合法化的今天,中国也有必要对此进行关注。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现状厦学术界研究现状后,提出未来中国对同性婚恋的立法不仅有法理上的要求,也有实践中的困惑,以期引起大家对同性婚恋的法学关注。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surveyed graduate counseling students regarding their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its etiology; the mental health of homosexuals; the role of th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in treating homosexual clients; and myths and fallacies surrounding homosexual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unseling students feel ill-prepared to deal with homosexual clients, are unsure about the etiology of homosexuality, and that female students respond differently from male students regarding many aspects of homosex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