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优秀跳水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游泳》2005,(4):21-24
一、发展弹跳力在跳水项目中的意义:跳水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众所周知,竞技跳水运动被称为“一秒钟艺术”,也有“空中芭蕾”之美誉。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瞬间完成起跳、腾空、翻转、入水等一系列难度技术动作。现代的竞技跳水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要“高、难、美、准”。如果没有很强的弹跳力,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起跳高度低,肯定也完成不了什么高难度的动作,更谈不上能够把跳水动作完成得优美和准确。这样的跳水动作在比赛中,裁判员是不会亮出高分的,那么,运动员也就无法与对手相抗衡,这样看来一名跳水运动员如果想尽快的提高自身跳水技术水平,发展弹跳力这项工作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课  相似文献   

2.
钟权生 《游泳》2003,(5):6-9,10
当前,跳水运动发展迅速,不仅动作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而且动作更加准确、优美。而运动员必须具备规范合理的基本功,才能掌握“难”又“美”的高水平动作,从而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少儿跳水动作都是由起跳、腾空、入水几个阶段组成的。本文试论在这几个阶段如何抓好基本功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前言 空翻运动是空中运动的典型运动形式,也是体操、技巧、跳水等运动项目中普遍采用和不可缺少的动作之一,因此研究空翻“概念”的成因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理论界将空翻“概念”笼统地归之为人体内耳前庭感受器官对人体运动状态的感知,  相似文献   

4.
空翻运动是空中运动的典型运动形式,也是体操、技巧、跳水等运动项目中普遍采用和不可缺少的动作之一,以往理论界将空翻“概念”笼统地归之为人体内耳前庭感受器官对人体运动状态的感知,这样对人体空中方位变化、时相感知也就无法深入研究下去。多少年  相似文献   

5.
跳水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也是一个以技巧性为主的运动项目。竞技跳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瞬间完成起跳、腾空、翻转、入水等一系列高难度技术动作。目前,随着世界各国跳水水平的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动作的难度也不断在创新,这无形中就对运动员的各项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峰 《游泳》2012,(6):62-67
当今世界跳水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难、准、稳、美”,动作的难度系数往往成为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但难度越大,失误率越高,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强。根据该项目的专项特征,跳水运动特点非常符合核心力量的发展特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跳水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对相应的训练方法手段进行探索,为提高该项目的竞技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游泳》2007,(5)
前言我国跳水运动是在七十年代以南方几个主要城市为主的项目,发展到今天,是社会进步、体育发展的结果,而该项目的冠军之争也由原来较单一追求动作难度到今天的难、稳、美、准、小、巧之大成,由此可见,跳水运动已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中国跳水界曾充分发挥我国运动员轻巧、  相似文献   

8.
世界跳板跳水技术发展情况跳板跳水是跳水项目的基础,要做好每一个跳板动作,除了运动员本身具备良好的专项素质外,正确地利用跳板是跳水运动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比较好的跳台动作转移到跳板上去完成,就不一定能像跳台跳得  相似文献   

9.
刘奔 《游泳》2007,(5):43-46
我国跳水运动是在七十年代以南方几个主要城市为主的项目,发展到今天,是社会进步、体育发展的结果,而该项目的冠军之争也由原来较单一追求动作难度到今天的难、稳、美、准、小、巧之大成,由此可见,跳水运动已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跳水是一种难度与美感、力量与速度巧妙结合的运动项目。无论是跳台跳水还是跳板跳水,不仅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腾或转体等空中高难动作,而且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动作难度逐渐加大,跳水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完成动作的质量,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跳水运动员必须具有充足的力量、清醒的头脑和灵敏的反应。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从我训练的实践中体会到,在于不断地改进身体的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1.
跳水体能训练核心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玉成 《游泳》2010,(4):48-50
在跳水运动的各项竞技能力中,技能和心理能力的重要性较为突出。但随着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日渐普及,世界跳水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跳水动作难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项目规则的不断修改,体能训练在跳水训练中的重要性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加拿大把花样游泳(Synchronized Swimming)称为“同步游泳”,法国和德国将其誉为“艺术游泳”,亦有冠以“水上芭蕾”或“花式游泳”的美名。花样游泳极具艺术魅力,集游泳、技巧、音乐和舞蹈于一身。难美类表演项目(如体操、艺术体操、蹦床、跳水、花样游泳、武术套路等)的评分是给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表现能力进...  相似文献   

13.
如何加强跳水力量素质的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权生 《游泳》2004,(1):24-26
力量训练对于所有运动项目的训练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对跳水也不例外,起跳、空中、入水多阶段,整个跳水动作都可以看出力量的存在。翻腾动作、转体动作,以至简单的半周动作,也处处体现出了跳水运动中力量的重要性。跳水运动员若力量不好,完成动作时就缺  相似文献   

14.
李海燕 《游泳》2005,(3):29-32
一、跳水运动员身体形态要求及形体训练在跳水项目中的重要意义对于表现难美类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要求,《运动训练学》中这样写到:身体匀称,五官端正,女子颈部修长,锁骨和肩胛骨较平,四肢稍长,手臂较直,小腿长于大腿,膝关节平直,踝关节略细,跟腱细长清晰,手脚大骨盆狭窄,臀部肌肉向上紧缩,肌肉呈条型(董国珍,2000)。其实,为了充分表现美,跳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要求远远不是先天形态所能够满足的,必须用后天的形体训练来帮助展现先天身体形态的"优美"和跳水技术动作的"难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训练"姿态"。姿态是运动员"美的意识"的直接反映,是完成跳水动作全过程技术的关键,也是评定动作优劣的重要方面。一种  相似文献   

15.
跳水     
启辛 《游泳》2000,(1):28-28
“花式跳水”作为一个新项目进入奥运会大约是在一个世纪以前。今天看来 ,那真是太简单了。的确 ,从1924年到1996年 ,跳水运动的变化不是一瞬间的“演变” ,而现在变得真可以称之为“花式跳水”了。同步跳水或称双人跳水 ,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首次展现 ,比原来只有单人项目的日程增加了一倍。也就是传统的男子、女子十米跳台和三米跳板四个个人单项将重复为双人项目 ,裁判员将对个人和双人项目分别进行评分。跳水于17世纪起源于欧洲。当时体操运动员将它作为水上技巧练习。这是一个寓艺术性和胆略相融合的勇敢者运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内外跳水运动的发展非常快,在跳水比赛中不但要求动作“美、稳、准”,而且还要难度大,动作新颖。第五组动作是男子必不可少的动作之一,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组可以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发展不同组别的转体。(一组好就学向前的,翻腾好就学多周兼转体等等)而在双人跳水比赛中也用得很多,因此有好的转体动作尤为重要。另外,如果转体基本功较好的话学习转体动作也比多周翻腾要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17.
跳水是动作协调性最复杂的运动项目之一,技术动作进一步加难是该项目明显的发展趋势。动作难度越大,完成动作的可靠性越差,在竟争激烈时,情况更是如此。(原注:可靠性是指运动员在各种条件下完成跳水动作时保持适宜工作参数一空间、时间、力量)。很明显,跳水比赛可靠性的技能是在训练中形成的。因此,首先是在技术训练中,采用一些提高完成动作可靠性的专门  相似文献   

18.
跳水运动员的形体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思 《游泳》2008,(2):32-32,34
跳水项目它不仅是竞技体育,而且还是技巧和美的结合物,美寓于完善的技巧中,技巧又在美的要求下具体体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规则里对动作优美,从准备姿势开始,到走板、起跳、空中姿态、入水都有要求,不符合要求,裁判就要扣分,这就直接影响成绩.在难度系数相等,技术情况完成差不多的情况下,高出一格的形态质量则是获得胜利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9.
李清 《游泳》2013,(6):62-64
跳水运动是一项集体操、游泳、形体、灵敏、柔韧舞蹈、专项技术、协调能力、节奏韵律等各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于一体的力与美高度结合的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运动员完成动作时需要在三维空间中反复交替进行难度极大,甚至是达到生理极限的静力性和动力性的肌肉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选题依据“团身前空翻三周”,(以下简称“前三周”),是由中国运动员创造的技巧单人项目的高难动作,一九八六年被国际技联技术委员会确定为男单第一套最高难度的空翻动作之一。广东姚志华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试作该动作的女运动员,这无疑是我国女运动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开拓之举。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对“前三周”动作的主要环节——起跳阶段的动作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运动技术特征、探索相对合理的“前三周”起跳技术,为运动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