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钓鳝鱼     
王春波 《垂钓》2001,(7):31-31
风天夜钓鳝鱼需要非凡的胆量。鳝鱼在海底活动,鱼饵要多要大且要密,夜晚的光线尽管不明亮,鳝鱼却也看得见饵料,但是饵料多了密了却能让鳝鱼受到更大诱惑。鱼饵是小乌鱼,此饵在海水里是雪白明亮的,鳝鱼只一眼便能看见了。  相似文献   

2.
谈谈钓鳝鱼     
鳝鱼又名黄鳝,肉细嫩可口,是受人喜爱的鱼。说到抓鳝鱼,人们自然会想到挖、放笼子,很少有人想去用钩钓的。我家住汉江岸边,房前村后有许多堰塘湖泊。每到春末我就磨制好钩,准备钓鳝鱼。在此,我将多年钓鳝鱼的一些方法,介绍给爱好钓鳝鱼的朋友,也许会有些帮助。鳝鱼生活在稻田、水沟、堰塘等积水处。它日居洞中,夜问出洞寻食。可乘它夜间找食时,在田梗上用手电照着抓;或者是把萤火虫挂在钩尖上当作诱饵钓。这样的方法,有时也能抓到不少鳝鱼。只是比起白天用蚯蚓作诱饵钓鳝鱼来,有诸多不利。如夜间在田野行走,既要担心遇野兽,又要注意防止虫蛇叮咬。且仅限于在稻田里,深水或混水中就抓不成。白天用钩钓方法简单,易学,几乎不要什么本钱。  相似文献   

3.
斗鳝     
老黄 《垂钓》2001,(11):71-72
垂纶四十余载,以前还没专门钓过鳝鱼。这同我对鳝鱼多有偏见不无关系:它外形似蛇,而北方人惧蛇;钓鳝要不停地走动,日行十几里或几十里是常事,而我年过花甲,腿脚不便,难耐其艰。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钓到了鳝鱼,并且一窝中连钓四条。  相似文献   

4.
王子耀  蔡迎红 《垂钓》2003,(1):50-51
鳝鱼为人们带来众多风味各异的美食。就我所知,现在全国的鳝鱼菜肴达二百多个,其中不乏佼佼者。“大烧马鞍桥”为清代扬州名菜,尤以小山和尚烹制此菜称绝于当时。  相似文献   

5.
鳝鱼又叫黄鳝。是在稻田、沟渠、小河、鱼塘、水库的田埂、堤岸里钻洞穴居,昼伏夜出,喜食动物性饵料的鱼类。对爱好垂钓的人来说,体验洞钓的情趣,品尝鳝鱼的美味,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6.
钓巨鳝     
余凡 《中国钓鱼》2000,(3):51-52
那是三十几年前,在我等待中学录取通知书的一段日子里,我和一帮同学天天结伴去市郊钓鳝鱼。  相似文献   

7.
《中国钓鱼》第五期第23页登 载有郑惠国所摄的一张照片,未见文字说明,但据我看来,照片中的人在钓鳝鱼。其工具非常简单,惟一线一钧而已,有人尚在往钩上穿蚯蚓,有人正在洞口引诱鳝鱼咬钩,此照片可能摄于上海同济大学校园。这种钓法很有意思,钓者可以亲眼目睹鳝鱼出洞咬钩的全过程,待咬住钩的鳝鱼尚未完全缩回洞之前,迅速向上提线,活生生将其扯出洞口便大功告成,这得有很深的功夫才能钓着鱼,并且垂钓者精神十分紧张,扯早了鳝鱼尚未咬牢,扯上来是空钩;扯迟了鳝鱼便将钩线拖进洞中去了,往往以扯断线而告终。我有一法可大大…  相似文献   

8.
草塘钓鳝     
在江南平原或滨湖地区,村庄周围或田野间,常有一些多年未被清理利用而淤积一层很厚污泥的水塘,其中水草丛生覆盖水面。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鳝鱼的独特生活习性,使此处往往聚居较多且个体较大的鳝鱼。在其它自然水域无鱼可钓时,采用适当的方法在这些地方诱钓鳝鱼,也还别有一番情趣,现将此法有关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抛竿用线     
李哲 《钓鱼》2004,(7):32-32
先把鱼线轮固定在抛竿上,关闭出线开关,将线从小磁环按正常穿线的相反方向,自上而下,先小后大地从磁环中穿过,将线档架翻开,再将线头结死扣拴在线轴里,把线档架复位。如果装的是散装线的话,可找个人协助一下,先将散线一圈圈的理顺,绕线者应缓慢地一圈圈地绕。遇有相交的圈数,应仔细地理顺后再绕。绕盘线时,可一人独立操作。可将地上放一只面盆,然后用些东西盖住盆口,钓者手抓竿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线(需带手套,防止鱼线划伤手指),可稍稍捏紧一些,使绕上的线不致于太松,此外,也可将盘线套在酒瓶颈上绕,绕时也不会发生乱线。  相似文献   

10.
竿钓鳝鱼法     
钟月良 《垂钓》2002,2(6):64-65
我们湖南的鳝鱼又肥又多。听说,鳝鱼最好在晚上钓,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重钓野山塘     
皖南山区地处江南丘陵地带,山坡上竹林茂密,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宜人,冬暖夏凉,即使炎热的三伏天早晚都能感到一丝凉意。山塘里的水更是清澈见底,水质纯净,没有污染,鱼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悠哉,悠哉!皖南山区的山塘随处可见,山坞里只要有梯田,一般都有山塘,这些山塘都是依地势人工而建,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而成。主要是用来蓄水灌溉的,大的有几十亩,小的只有几百几十个平方米。一年四季不干涸的山塘都有鱼类生活在其中,离村庄较偏远的山塘基本上都无人养殖,俗称野山  相似文献   

12.
徐永清 《钓鱼》2011,(20):65-65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栖息泥底的鱼类。它头尖嘴小,浑身是黏液,长得黑不溜秋的。论模样,实在是丑陋。在水族之中,泥鳅顶多属于中下等鱼,上桌率远远不及鲫鱼、鳝鱼那样高。可其营养价值,却远远高于上述二鱼,有赛人参之美誉。  相似文献   

13.
黄鳝钓趣     
鳝鱼,学名黄鳝。它在生物学上具有性逆转现象,即刚孵化的小黄鳝都是雌性,长大后随着卵巢退化,精巢逐渐发育成熟而变为雄性。这是一种一生中既当娘又当爹的雌雄同体的特殊现象。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捕获、食用的多为个体较大的雄性黄鳝。它浑身无鳞,非常滑溜,故亦称“无鳞公子”。  相似文献   

14.
飞翔的鳝鱼     
古清生 《垂钓》2007,7(4):59-60
渐渐的鳝鱼不行了,身体慢慢地探出洞来,我哗地将它提出水面,甩得它转圈,鳝鱼就像在空中飞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钓鳝鱼,通常用自行车辐条制成钩、竿一体钓组。但这样的硬连接,操作起来不太方便,易跑鱼;如改用钓线拴钩,又不容易将钓组放入鳝洞中。后来,我想了一招,可解决之。 用钓线将钩拴好,再套上一小段胶圈,另备一根小竹棍或小铁条  相似文献   

16.
南阳是中原大地有名的文化古城,它东邻桐柏山,西北邻800里伏牛山。群山之中散布着众多河流和大中小型水库,是垂钓爱好者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7.
周大钧 《钓鱼》2006,(19):66-66
鳝鱼好吃,营养价值也高,我国民间有“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乃至“鳝鱼赛人参”的说法。据营养学研究成果表明,每100克鳝鱼肉中,含蛋白质18克,脂肪1.4克,还含有磷、钙、铁、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而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从鳝鱼肉中提炼出的“  相似文献   

18.
观邮话梯田     
朱军 《集邮博览》2003,(4):27-27
梯田,顾名思义就是在坡地上修筑的像台阶式的农田。梯田可改变地形坡度,拦滞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梯田同改进农业技术相结合,能大幅度提高产量,从而为山区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梯田是改造坡地、保持水土、全面发展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地球上除了广阔的平原外,还拥有大面积的山地和丘陵。早期人类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居住在山区的人们就靠山吃山,在坡地上建造梯田。因此,梯田的修筑历史悠久,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地少人多的地  相似文献   

19.
行湘钓想     
严阳 《钓鱼》2014,(9):64-67
坐火车从江苏到重庆,再从重庆到四川,一路的自然景色不断变化:在江苏,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一望无垠的农田不是绿就是,黄,配以蓝天白云的大背景,煞是好看;进入重庆,火车穿行在长长短短的隧道之中,车内光线忽明忽暗,隧道外不是需仰视方能看到的灰蒙蒙的天和一片葱茏的山,就是在铁道下方两山之间闪现的峡谷——峡谷中不是溪流就是梯田,而这里的油菜花已经凋落生出万千竖直向上如同尖椒一般的荚了;进入四川,隧道已成捅曲,所见更多的则是大片的水田、大大小小的池塘,以及隐在天边似有若无的群山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黄鳝     
王长工 《钓鱼》2013,(21):27-27
黄鳝亦称"鳝鱼""长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合鳃科。体细长如蛇,前端圆,后端渐侧扁,尾部尖细。色微黄或橙黄,有黑色小斑点。头圆,吻尖,上下颌及口盖骨上有细齿。眼小,体滑无鳞。黄鳝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池塘、稻田的洞穴及石缝中。黄鳝一般白天藏于洞穴中,夜里则出洞捕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蛙、蝌蚪或小鱼等。鳝鱼为我国特产,各地均有分布,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鳝鱼可用多种钓法钓之。如持竿钓于黄鳝常出没的水草丛中或乱石多洞的河底;如放钓于湖边、河边石缝或黄鳝洞穴多的水域;如沿河岸、稻田、沟渠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