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作反应物 1.1 纤维素硝化反应中所用脱脂棉是反应物 1.2 多糖纤维素的水解用到的棉花是反应物 1.3 用棉花团包裹Na2O2粉末,然后用胶头滴管向Na2O2粉末上滴2~3滴水,或通过长玻璃管用嘴向Na2O2粉末中吹气,棉花团能燃烧.棉花团作反应物.  相似文献   

2.
1作反应物1·1纤维素硝化反应中所用脱脂棉是反应物1·2多糖纤维素的水解用到的棉花是反应物1·3用棉花团包裹Na2O2粉末,然后用胶头滴管向Na2O2粉末上滴2~3滴水,或通过长玻璃管用嘴向Na2O2粉末中吹气,棉花团能燃烧。棉花团作反应物。2作载体2·1作液体载体2·1·1焰色反应时可用脱脂棉作盐溶液的载体,沾取加乙醇后的盐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焰色。图12·1·2有些实验易产生污染性气体或有毒气体,为防止污染空气,可用浸有某种试剂的棉花团堵在试管口或导气管口吸收有害气体。如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吸收HC l、HB r、H I、H2S、…  相似文献   

3.
一、评价题的思考 例1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盐酸和蒸馏水)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必修)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通过向盛Na2O2粉末的试管中滴加水。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木条复燃,表明生成了O2。再通过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Na2O2粉末,用胶头滴管向棉花上滴2—3滴水,观察棉花着火的现象,验证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5.
一、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例1 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白色粉末,可以跟CO2和H2O反应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ub〉;可与盐酸反应放出CO2,但实验室却不用这个反应制备CO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sub〉;已知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那么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连续通入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sub〉。解析本题考查碳酸钠的性质.根据题中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过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由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故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连续通入CO2,  相似文献   

6.
硫代硫酸钠的重要性质是还原性和易形成配住化合物。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中还未对于Na2S2O3与AgNO3的反应结果进行解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Na2S2O3与AgNO3反应结果到底是如何的,为什么生成物颜色会发生连续的变化?最后生成物是什么,下面根据实验来进行验证:通过Na2S2O3与AgNO3反应的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当反应物Na2S2O3过量时取一支小试管,在其中加入3ml,0.1mol·L-1Na2S2O3溶液,然后经试管中滴加0.1mol·L-1AgNO3溶液,刚滴入马上看到局部有白色沉淀生成,稍加振荡试…  相似文献   

7.
对比演示实验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自行设计、创新与课本演示实验在某些方面不尽相同的演示实验。它辅助、补充课本演示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1 对比实验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演示实验 ,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 ,是引入新课的好途径。如讲授“钠的化合物”一节 ,给学生先演示两组对比实验。①取氧化钠 (Na2 O)和过氧化钠 (Na2 O2 )少许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分别加入适量水 ,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试管口。②取两团疏松的新棉花放在石棉网上 ,分别撒上白色的氧化钠粉末和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粉末 ,用力吹这…  相似文献   

8.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换2 Na2O与Na2O2Na2O和Na2O2都是氧气和金属钠反应的产物,但二者的性质却不同.Na2O是白色的固体,而Na2O2则是淡黄色的粉末.Na2O是碱性氧化物,而Na2O2是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和同一种物质反应的产物是不同的.如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再如与二氧化硫的反应:Na2O+SO2=Na2SO3,Na2O2+SO2=Na2SO4;又如与盐酸的反应Na2O+2HCI=2NaCI+H2O,2Na2P2+4HaCI=4NaCI+2H2O+O2↑.  相似文献   

9.
在高一教材《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实验2-6]用脱脂棉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此实验的成功率极低。原因是滴加水时,脱脂棉易迅速吸水而潮湿,不易燃烧。对此我们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0.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1.应准确地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不能编造化学式,这是写好化学方程式的重要一步。如钠在氯气中燃烧:ZNa+C12=ZNaCI,不能写成:Na+Cl=NaCl或Na2+Cl2=2NaCl.元素符号、化学式应写规范。如把Mg写成My,Na写成Nu,HzO写成Hzo等都错。2.不能随便将反应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过来写或移项。如水通电分解,不能写电解___。______,_,t。_成:ZH。+O。二生ZZH7O;高锰酸钾受热…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实验回顾学生数理化中高一版我们知道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H2O4NaOH O2↑.教材中用了两个实验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的过程中有O2生成.实验1: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O2生成.实  相似文献   

12.
高一化学人教版教材(P32)页实验2-7:在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粉末,结果表明:加入NaHCO3的试管产生CO2较快.原因是NaHCO3与盐酸反应为HCO3-+H+=CO2↑+H2O;而Na2CO3与盐酸反应分两个阶段:CO32-+H+=HCO3-;HCO3-+H+=CO2↑+H2O.这一知识点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中.  相似文献   

13.
Na2O2与CO2的反应是Na2O2的重要性质之一,在学习过了CO2与Na2O2的反应后,许多同学遇见SO3与Na2O2的反应也采取类推的方式,推出产物是Na2和O2.那么SO2与Na2O2究竟能不能发生反应呢?若能发生反应,产物又是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反应的产物?这是一个值得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Na2O2是中学阶段接触的最重要的过氧化物.近几年高考中,考查Na2O2的试题频繁出现,其中以Na2O2的性质为载体的探究题、框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亮点.现结合典型试题对Na2O2有关考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5.
新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二氧化硫》中的[实验6-2 ]SO2 的漂白性实验,课本中只给一个通入SO2 的导管,没有给出SO2 的制取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中建议用新制的亚硫酸钠晶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实验室中亚硫酸钠是粉末,浓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十分剧烈,药品用量过大,会逸出大量SO2 ,对人体有害;药品用量过小,因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SO2不能被充分吸收,实验现象不明显。亚硫酸钠易被氧化,必须随用随制,既浪费药品又浪费时间。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改进了实验。一、实验原理Na2 SO3 H2 SO4 Na2 SO4 SO2 ↑ H2 O此实验需要向品…  相似文献   

16.
1 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实验的意义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级中学化学必修教材第一册在103页讲述Na。O。与CO。的性质时,可能是基于此反应演示的复杂性和难度,没有安排实验;我在讲到这里时,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重复性好的小实验;以下是有关具体做法.一.实验用品:口径Zcm左右的“U”形管、胶头滴管、脱脂棉花、Na。O。粉末、NaHCO。粉末、6mol/L硫酸实验图示三.实验步骤:1.先在“U”形管中用纸槽加入半匙N。HCO3粉末.2.在“U”形管右边的中上部,先加入一团脱脂棉,防止粉末落下,然后在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Na2CO3·10H2O有这样的叙述:在干燥的空气中,碳酸钠晶体易风化,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人们认为风化得到的粉末是Na2CO3;这种认识正确吗?如果结晶水合物在空气中发生风化,结晶水合物的饱和蒸气压必须大于空气中水的蒸气压,否则结晶水合物不发生风化.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有Na。CO。·10H。O、Na。CO。·th。O、Na。CO。·H。O,常温下它们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2386.SPa2093.ZPa、706.6Pa,空气中水的蒸气压一般约为1466.SPa,因此Na。COa·10H。O暴露在空气中将发生风化,先生成NazCO。·…  相似文献   

19.
例1因为SO2的化学性质与CO2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和CO2与Na2O2的反应相似,即2SO2+2Na2O2=2Na2SO3+O2。也有人认为SO2具有还原性,Na2O2具有强氧化性,SO2与Na2O2的反应方程式为:SO2+Na2O2=Na2SO4。请谈谈你的认识,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解析题中两种看法的分歧在于:一种认为没有氧气生成,另一种认为有氧气生成。因此可用检验有无氧气的方法来判断发生了什么反应。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后,在D处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复燃,则证明有氧气生成,即发生了反应:2SO2+2Na2O2=2N…  相似文献   

20.
沈家国  张敏  吴思展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135-139,144
对(NH4)2S2O8和K1反应级数测定的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为长期存放的(NH4)2S2O8试剂部分变质,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Na2SO3,除去过硫酸铵(NH4)2S2O8分解产生的活性氧化物质,处理后的(NH4)2S2O8溶液用于反应级数测定实验,可以获得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良好线性关系,同时优化了本实验测速剂Na2S2O3在不同室温下的“842”比例方案,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