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做晚饭时,儿子把打开的家庭作业本挡在我的面前,让我帮他检查作业,我扫了一眼算式和得数,肯定地说:“好儿子,你都做对了。”儿子听了很高兴,可就在他准备把作业本合起来时, 又若有所思地说:“妈妈,我就是想象不出来‘周长相等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早上,准备吃早饭了,儿子忽然拿出一瓶可乐说:“爸爸,请你帮我把盖子打开,好吗?”面对儿子这么有礼貌的请求,先生却很不客气地回答说:“不行,吃饭了,喝什么可乐,去放好。”儿子的脸马上变了。可他一想又跑过来对我说:“妈妈,你能帮我把盖子打开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哦,可以的,儿子。你只是让我打开盖子,对吗?但你会等到吃完饭再吃的,是不是啊?”儿子看着我,用力地点点头。当我帮他打开后,他拿着可乐只是闻了闻,然后又盖好了,轻轻地放到桌子上。正如我说的,他真的等吃完饭后才去动它。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儿子很快乐,我也很快乐,因为他…  相似文献   

3.
养育态度:做孩子的引导者廖瑞文(▲职业市场部经理儿子4岁)有一次儿子玩球,球滚到床底下去了,他用手够不到。我没有帮他,而是启发他:“你能不能让手变长?”他想了一会儿,找了把尺把球“赶”出来了。儿子虽然还小,但我总是不忘在生活小事中引导他,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最近儿子要学溜旱冰,我马上支持他,同时向他提出要求:“溜得水平差些没关系,但必须学会。”对孩子不能强制,应该让他满足兴趣,并提出你的要求,达到了就行。我对儿子采取的是“放养”式教育,但我会给他一个规定的范围。我对儿子的惩罚是一把椅子。他犯了错误,我就把他抱…  相似文献   

4.
徐勤玲 《家长》2011,(10):13-15
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我和先生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儿子,把儿子铸就成阳刚男孩。在家庭里,我把儿子当做平等的一员,让他参与家里一些事务的决策。我让儿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懂得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慢慢地,儿子学会了主动关心家人,关心家里的事情。有时候,儿子看我做家务非常辛苦,就会主动帮我。我洗完衣服,他会帮我晾衣服;吃完饭,他会帮我刷碗。  相似文献   

5.
溪青 《家长》2004,(11)
王凤翔,江西省电信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安琪是他的小儿子,现在在美国杜克大学读书。2003年国庆节前夕,安琪给父亲王凤翔发来一份电子邮件,他向父母汇报了自己近来的学习情况的同时,还十分诚恳地说:“敬爱的爸爸,是您和妈妈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了我成才的基础,让我踏上留美之路……今天,我遥祝远在大洋彼岸的二老节日快乐!”“看到儿子认同我的家教方法,并能不断用功求学,我真的感到欣慰。”面对采访,王凤翔如是说。接着,他向记者谈起培养两个儿子的经历。教育大儿子时,我犹如“拐棍”,结果越帮越累;然而丢掉“拐棍”,他竟拿了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6.
记得儿子在二三岁时,每天睡觉前总是闹着要我给他讲故事,往往是我的眼皮直“打架”,他却越听越精神。后来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于是我便把节目录好,反复放给他听。这样,广播就一直伴随着儿子成长。通过广播,他知道了格林兄弟、安徒生、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7.
开心QQ糖     
榜样太太要先生帮她洗碗,先生不好意思回绝,于是他把10岁的儿子叫到跟前,和颜悦色地说:“孩子,现在让你练习洗碗,以后可以帮太太的忙。”儿子一脸抱怨地说:“不必,以后我可以叫我儿子洗。”全托爸爸:儿子,你已经4岁了,我想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全托。儿子:不行。爸爸:为什么?儿子:我怕羞,再说全脱很容易感冒。生日老师按计划对一名早熟的男孩进行智力测验,测验是在随便提问中开始的。老师:“你的生日是哪一天?”男孩:“12月30日。”老师:“哪一年?”男孩:“每一年。”偶像与起床小明总是睡懒觉,有一天,小明妈妈批评他说:“你看隔壁小华每天天还…  相似文献   

8.
徐洁 《师道》2002,(3):60-61
有一天,三岁的儿子煞有介事地对我说:“妈妈,我要上网了!”“上吧!”我正在忙着什么,根本没有把他的话当真,随口应了一句。反正他经常打开电脑瞎玩,这次肯定又是这样的。等我忙完了,站在电脑前一看,惊呆了。儿子确实就在网上!“他爸,是你帮儿子上网的吗?”我惊呼。  相似文献   

9.
“妈妈,给你钱。”九岁的儿子对我说,并扬了扬手中的钞票,“我没让你拿钱啊。”我一脸的困惑。这时孩子又对我说:“是楼下那位大哥哥给我的,他说是你叫他帮你拿钱的。”我预感到事情不妙,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说,当时他正在隔壁房间玩,听到家里有动静,就跑回家想让所有邻居都  相似文献   

10.
9年前,我离婚了。前妻再婚跟着丈夫去了深圳,7岁的儿子亮亮就和我相依为命。我在外贸公司工作,出差是家常便饭。我一出差,儿子就成了“孤儿”,我只好把姨妈从老家接来,照顾亮亮。姨妈帮我把亮亮带到14岁,才回老家。她一走,我和儿子的二人世界又开始充满孤寂。亮亮常抱怨,说我和他妈离婚时,怎么就没有为他想想,如今家里再穷的同学也过得比他幸福,起码过生日时,还有爸妈帮他吹蜡烛。听得我心里直泛酸,琢磨着怎么也得找个妻子,给家里添点烟火气了。  相似文献   

11.
日月如梭,一转眼,儿子晓飞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十几年来,儿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更多的是启迪和思考。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认识到,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记得在晓飞五六岁时,我让他和一大群比他大的伙伴到学校操场上去打羽毛球。可不一会儿,他就撅着嘴巴,红着眼睛回来了。我问他怎么不玩了,他委屈地说:“大哥哥、大姐姐只让我帮他们捡球,没有人和我玩。”看着他那张通红的小脸、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心中突然一动,我想:有时,我不是也嫌孩子碍手碍脚,把孩子赶到一边嘛!孩子虽然小,但是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被人忽…  相似文献   

12.
“我家辉辉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他就会把图画纸一张张撕破,甚至还大发脾气。“”儿子珉珉一遇到不会做的算术题就说‘我不会做’,非要爸爸帮他做不可。”今天请来聊天的这几位妈妈,她们的孩子都有过类似的情况“。挫折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建议不妨让孩子受点儿挫折。”她们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体贴妈妈     
俊妈 《生活教育》2011,(4):85-85
和儿子平时的聊天中,我总会有意无意地告诉他妈妈要上班又要照顾他很累之类的话。今天回到家儿子就很乖巧地说:“妈妈,我帮你打扫地板,我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干净了,我把……也放好了。”我在厨房忙着,但也没忘夸他两句:“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儿子很骄傲地说:“是啊,你看我多体贴你。”  相似文献   

14.
杨艳艳 《山东教育》2011,(11):17-17
一日我正忙着,突然被同事硬拖着去看学生练球。原因很简单,他六岁的儿子小杰一个月来在校乒乓球训练馆“游手好闲”,已成为“另类学生”。同事拖我来,是想让我帮他“诊诊脉”。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意识到儿子对“性”有所觉悟,是听他念一首打油诗:“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本班找,班里女生本就少,何况质量又不好。”儿子给我念这首诗时,是去年他初三即将毕业的一天。那天他放学很晚才回家,我很生气,他很快就要考高中了,还这样不珍惜时间。我问他为什么放学这么晚,儿子解释说帮同学解决困难去了。我的火气刚降下来,儿子顺嘴把同学的“困难”讲了出来:“班里两个同学恋爱,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吵崩了,于是就失恋了,我是他们的好朋友,只得不辞辛苦地劝说他们破镜重圆。”我听了很吃惊,刚刚压下去的火气“腾”地又冒了起来,对儿子好一…  相似文献   

16.
为自己负责     
闻琳 《家长》2009,(1):17-17
儿子又忘记抄老师布置在黑板上的家庭作业了。 晚饭后,儿子把书包往桌上一放,大声说:“我不知道今天的作业是什么,我不知道是什么……”他习惯用这样的方式逼迫我去帮助他,我也确实每次都帮他。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0,(1):95-95
那天,我和儿子上街买东西,回来的时候.东西掉到了地上,我就叫儿子帮我捡起来。他很听话,立刻帮我捡了起来。我马上对他说“Thank you。”儿子愣了下,然后说:“5Q。”  相似文献   

18.
出差广州时,我去看望了多年不见的表姐。表姐和姐夫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日子过得挺舒服,用她的话说:事事如意,就是儿子读书不争气。正说着,儿子放学回来了。表姐连忙起身,一边叫儿子快喊小姨,一边帮儿子卸下书包,接着又弯下腰帮儿子解鞋带,换上拖鞋,把儿子带进小书房。表姐回头叮嘱我看会电视。她说,她一直严格要求儿子养成“当天的事当天做完”的好习惯。每天放学,她必须辅导儿子完成当天的作业。我看见表姐坐在孩子的身边,先是帮孩子清理课本和作业本,然后又帮他找笔、找橡皮擦……开始做作业了,孩子问,“攻”字要组三个词,老师没教,我又不…  相似文献   

19.
不知不觉中,儿子已经10岁了。可在我眼里,他好像还是那个稚气未脱、憨态中不乏淘气的小男孩。直到今年“六一”节发生的一件事,才让我感受到孩子在成长中带给我们的烦恼。“六一”前夕,儿子曾向我提要求,想买一份礼物送给他最好的朋友亮亮。当时我想了想说:“你现在年龄还小,没有能力挣钱,表达心意的方式有许多,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份小礼物给好朋友。”儿子听了没有表态,我以为他已经接受了我的意见。六一儿童节到了。这天,孩子的奶奶像往年一样给孙子200元钱,让他自己买一些喜欢的礼物。以前,都是我们带孩子选购一些礼物,然后把剩余的钱帮他…  相似文献   

20.
儿子升四年级时,换了个班主任,回家经常嘟囔:老师太严了,老师太严了!开始我没在意,只敷衍几句:“严师出高徒”,“老师严是对你们负责”等等,儿子也没反驳。一天吃晚饭时,儿子忍不住了,便把开学以来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不满一古脑地倒了出来。因为他觉得不公平和委屈太多,所以连哭带气。最后还说:“反正老师越严,我越不听”。我被儿子的话震惊了,明显感觉到儿子说这些话的时间和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