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人一百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城市人口在1843年为20多万,1900年为100余万,1949年500多万,1999年1400多万。一个半世纪中,上海人口增长70倍。在20世纪中,上海人口增加10多倍,平均每年增加100多万,这个速度是全国人口增速的3倍。上海城市人口不等于上海人。讨论上海城市人口,可以上溯到开埠甚至更早,但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上海人,历史则没有那么久远。上海人概念的形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1900年,也就是20世纪开头的那一年,李鸿章在与李平书谈话时说:“君是上海人,当与洋人习,何不度德、不量力乃尔!”这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提到“上海人”的资料。那时,李平…  相似文献   

2.
石库门生活     
上海有各色各样的房子. 石库门房子曾经是上海最常见的景色. 它是上海人的创造,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许多上海人生于此,长于此,骨子里浸透了石库门所带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帆 《档案与史学》2005,(8):47-48,F0003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世界上绝少有一个地方像上海的外滩那样,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沧桑,感受着上海城市的脉动.它赋予了上海、上海人太多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4.
上海告别了20世纪,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世纪。这个世纪里,上海曲折地,但是无可争辩地跨入了世界级大都市的行列。每个上海人都为之而骄傲。然而,骄傲的感觉不是一向就有的。跨进20世纪之际,整个中国风雨如晦,封建专制统治在作最后挣扎,列强虎视鹰眈,瓜分豆剖的阴影挥之不去。环视上海,这座色彩斑驳的城市,总有说不尽的惆怅。摊开地图,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是一座被割裂了的城市: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横亘中央,华界环绕在四周,三方四块的格局,严重阻碍了上海成为统一的整体。更叫人难以甘心的是,1843年开埠后才建立起来的租界,不多时就把城厢,曾…  相似文献   

5.
我爸感叹说,世博会给了上海人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我爸有位老友,携老伴带孙子来看世博,下了火车死活要订宾馆不肯来我们家住。幸好我爸老当益壮,一手拖人一手拉行李把他们请了回来。一进门,他们就惊讶地说:“哎呀,现在上海人住得比当年好多了!”他们对上海小老百姓的住房印象还停留在20多年前,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2002年后,上海的楼市就不是上海人自己的了”。最近,这种说法已经被改变,“2004年后,上海的楼市属于外国人。”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第一个入侵上海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侵略者在上海居留的时间早而长,自然形成了英语的影响范围。晚清上海租界的存在,客观上将上海人狭窄的生活视野引向了广阔的、多元的、近代化的、西方式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8.
高原 《档案时空》2007,(9):24-25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三个月后,上海沦陷.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原以为比较安全,谁知不久后就有日本人找上门来,要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梅兰芳识破日军借以粉饰太平的诡计,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  相似文献   

9.
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上海人提出上海话需要“保卫”曾令无数上海人自豪让诸多“乡下人”不爽的方言,其兴衰背后,见证的是中国社会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0.
越韵入海     
上海是汇纳百川的大海,越剧犹如一条小溪. 从1906年诞生的小歌班起,上海就一直是越剧人才的向往之地.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艺人初次进入上海.1921年绍兴文戏在大世界、新世界演出.1924年10月,由在上海经商的嵊县人王金水组织的女班在上海开平舞台演出,这是今天以女性为标志的越剧第一次由男到女的性别转换.发展到30年代初,女班在嵊县老家大量涌现,并陆续向上海进发.1941年,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乎荟萃于沪.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开埠后不久,以英商丽如银行1847年登陆上海为标志,外国银行陆续进入上海。1891年由外商建立的上海股份公所,开中国证券交易所之先河。而1897年在上海创设的中国通商银行,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对于近代金融业的创立,上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充其量只是一个地域性的金融中心。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的整个时期,全国金融中心和政治中心相结合,事实上是在京津地区。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从这时至1937年“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爆发,这十…  相似文献   

12.
世博会是传播中国的契机,也是改善上海形象的良机。上海人正在悄然改变,而外界对上海人的印象却几乎原地踏步。当下中国,最著名、最持久的地域歧视,不是针对河南人、北京人、广东人或东北人,而是针对上海人  相似文献   

13.
一、宫慕久与《上海土地章程》 1845年深秋,在上海这座枕江滨海的蕞尔小城中,发生了一件足以撼动后世的大事。然而这件大事在当时人们的心海间,却没有掀起足够的波澜,因为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所以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人来关心和关顾这件事。  相似文献   

14.
姚明不是炮仗脾气,虽然身高2米26,却也有上海人的聪慧与智谋,善于隐忍,凡事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15.
《新上海档案》2004,(4):F003
这是一张黄金荣在上海“大世界”门前扫马路的照片。提起照片中的这个老头子——“大亨”黄金荣,有点年纪的上海人都不会陌生。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上海百年来的历史,想到的是历史辩证法,是“开放”和“竞争”四个字在上海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上海开埠后,外国侵略者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攫得的特权,将上海变为侵略中国的基地,魔爪伸向长江两岸以至全中国。他们在上海建立了租界,在租界范围内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所以租界被人称为“国中之国”。租界之外的华界也因上海的被迫开放而比其他城市更明显地半殖民地化,来自各国的“洋大人”混迹沪地,发财机会俯拾即是,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犹如哈同之流的“洋瘪三”,也在这个冒险家乐园中暴发成为亿万富豪。但上海滩这座“洋化”了的城…  相似文献   

17.
《上海壹周》创刊于2000年10月12日,原是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刚划并过来时,报纸只发行6000多份,人员十五六人,同时还负着60多万元的债务。但改版成《上海壹周》一年后,报纸就开始了赢利,经过两年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现已突破20万份。更重要的是,在其目标市场中,已经建立起品牌个性和形象,和上海的其他两份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星期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8.
旧上海西侨的赛马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花园"与猎纸会 "一个英国人能长期呆在国外而不作设立跑马赛的尝试,几乎是不可能的.上海租界早期的记录表明这种英国传统消遣早就存在."  相似文献   

19.
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上海人一直怀念他。许多上海人聊天时说起邓小平,都觉得他还活在我们中间。这感觉是那么恍惚,又是那么真切。  相似文献   

20.
吴琼 《档案与史学》2014,(2):F0004-F0004
正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城隍庙曾是许多老上海人孩提时的乐园,庙门口高耸入云的旗杆、九曲桥、豫园大假山,还有小动物园里的鹦鹉学舌让人捧腹大笑,春节的城隍庙真的逛不够,看不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记忆已渐渐淡去,但传承至今的元宵灯会依然红火,看灯是上海人过年最喜闻乐见的活动,而城隍庙每至元宵则常是笙歌灯彩,一派欢乐景象。难怪有人说:"南京路外滩的灯再亮也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