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一单元是初中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说明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事物必须讲求说明的顺序,这一单元的突破口笼统的说是“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顺序常见的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学生所接触的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顺序。有时,文章大的结构安排采用一种顺序,而在某一个局部,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的是另一种说明顺序。 对说明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学生尚容易理解,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则比较困难。逻辑顺序是指由现象到概念、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等的顺序。学生理解“逻辑顺序应明白两点:一是明确范围——说明事理  相似文献   

2.
辣椒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各不相同。说明顺序的采用,往往是由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目的决定的。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以下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有时可以根据说明的需要,综合使用几种说明顺序。说明文的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具体安排什么样的材料说明事物,就必须把握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而安排说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中心和材料的关系。比如在说明一棵树时,若从其生长过  相似文献   

3.
第五单元是第三册书上的第二个纯粹说明文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由第二单元的重点训练说明的方法加深了一步——重点训练学生学习和理解说明的顺序。 写说明文要准确地介绍出说明对象的特征,除了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和相应的说明方法外,有无清楚明晰的说明顺序是能否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又一关键。根据说明对象的范畴、特征的不同,说明文一般常用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事理顺序。其中时间顺序又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和某一工艺制作的先后操作程序。 通观本单元,会发现四篇文章各是一种说明顺序的典型范例,它们能让学生对几种说明顺序获得十分清晰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说明文要求写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按合理的顺序说明事物,并适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我们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一、说明顺序分析法说明顺序是组织材料的准绳,弄清了说明顺序有助于结构的分析。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为序,空间为序,类别为序,程度为序,认识顺序为序和逻辑顺序为序。例如,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按照人们观察事物由外到内的顺序来行文的,最后介绍与荔枝生产有关的问题,结构层次一目了然。二、相对集中分析法任何优秀的文章都有其内在的  相似文献   

5.
<正>写文章要合理安排写作顺序。如果是写记叙文,就要根据构思的需要,或用顺叙,或用倒叙,或用插叙。如果要写说明文,则要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就是容易让人明白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是三种容易让人明白的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6.
“说明的顺序”写作指导可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回顾课内所学,整理教材中已学过的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从中发现说明顺序安排的规律;其次是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使用顺序提示词,写一段校园介绍词;再次聚焦微信,让学生参照微信功能图,写一段微信功能使用说明书;最后再在微信功能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参照写作支架,写一篇微信研究小报告,以学会说明的顺序。  相似文献   

7.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3,(12):7-10,31
[阅读指导]要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相似文献   

8.
能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因人们观察角度不同和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多个侧面。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可以到原文中找现成的语句,也可以自行归纳而成,重点是从文中捕捉、抽取有关信息。能根据事物特点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世界万物各有特点,要清楚地说明事物,应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相应地确立合理的说明顺序。即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事物的特点决定的。①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生产制作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过程为顺序说明。②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明。③以说明事物间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常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④以实验为主的说明文,按实验本身的顺序说明。⑤以介绍建筑、景观为主的说明,按空间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事物闸释事理的一种文体。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类型。那么说明顺序是事物固有条理关系的反映,也往往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知识要点]科技类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科技知识为根本任务的,从文体上来说,属说明文。因此,阅读科技类文章,同样要抓住说明文的特征,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和分析说明方法,具体有如下两方面。一、把握顺序,理清层次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反映事物事理的科技文,也必须注意说明的顺序。因此,阅读这类文章时必须把握它的说明顺序,才能理清其结构层次。说明的顺序主要有三种: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生、发展过程或按照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程序作为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要求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顺序,并能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灵活选用合理的顺序对事物进行说明。二课时一课时。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单元知识①提问:说明事物,要有合理的顺序。怎样的顺序才算是合理的?或者说,合理的顺序,依据是什么? ——归纳:所谓合理的顺序,一要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二要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第一  相似文献   

12.
(一)辨析异同,梳理说明顺序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在普及科技知识、交流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独特功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科普说明文,它们或介绍一门新兴学科,或阐述某种规律,或介绍某一自然现象,门类不一,各具特色。要说明这些“内部组织”复杂的对象,光凭“抓住特征”这一点还不够,还必须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言而无序”,自然是一团乱麻。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梳理和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即具备“读”说明文就能梳清说明顺序、“写”说明文能较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的能力。在教学中,可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认清每篇课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的类型及如此安排说明顺序的优势(如何既考虑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又顾及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  相似文献   

13.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为了使说明内容条理化,还必须有说明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14.
说明的逻辑顺序湖北刘伯君说明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对于前两种,学生还比较容易理解、辨别,对后一种,只能用排除法来辨别:凡不属于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统统归之于逻辑顺序。至于为什么是逻辑顺序,如何按照逻辑顺序来结构文章,学生就不甚...  相似文献   

15.
题目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1.以学校为说明对象,写一篇有“总说”有“分说”而顺序恰当的说明文。2.给本地的一处旅游景点或自然景观确定两个不同的说明目的。分别考虑如何“总说”,再明确“分说”的内容和顺序。(原人教版)提示:要做到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确定文章的说明目的,即你想向读者介绍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你的准备工作,如收集有关资料、实地考察、进行采访等,都必须围绕说明目的来进行。其次,根据确定的说明目的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的顺序多种多样,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  相似文献   

16.
李茹 《作文》2023,(7):22-23
<正>单元要求1.结合所学的说明文,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写作指导说明性的文章属于“实用文”,其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的叙述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宜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等实体事物宜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宜用逻辑顺序。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时间、空间叙述顺序,但是对于运用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组织文章内容,却感到头疼。逻辑顺序就是在说明事物时按被说明对象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安排文章结构。这种顺序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先概述一般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有悠久的历史”,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  相似文献   

18.
理清说明的顺序,是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说明文都从有利于揭示和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需要出发去选定说明顺序。那么,拿到一篇说明文,我们怎样才能理清它的顺序呢?一、如果一篇说明文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那么它就是时间顺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和《生物的“睡眠”》中都有这种顺序。还有一种以生产或工作的程序为序的程序顺序,也属此类。  相似文献   

19.
阅读科学小品,只有把握住所要说明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一般说来,说明文要说明重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阅读时必须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以便把握往文章的精髓部分。科学小品十分讲究条理性,所以非常注重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阅读时要懂得安排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理顺序。只要掌握了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就不难把握一篇科学小品的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巩固说明文学习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科普文学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说明文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 2.了解本单元几篇说明文的不同特点,懂得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和不同的写作目的,采取不同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按合理的顺序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怎样抓住特征说明;按逻辑顺序说明事物。 (四)知识点 1.合理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确定合理顺序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