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地区学术团体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目前苏州地区学术团体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苏州地区学术团体应具有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今后苏州地区学术团体的发展对策进行了多角度探析.  相似文献   

2.
把高等教育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成果产出3个方面,建立高教资源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动态聚类法根据我国各地区的高教资源配置能力粗略的分为四类,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定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力,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按降序排列,将我国31个省市大致分为四个梯队,并与动态聚类的结果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高教资源配置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使得区域间的合作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区域体育赛事产业合作也将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推力(体育赛事资源的地区禀赋差)以及拉力(资源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区域体育赛事合作的动力机制。基于上述动力,区域间还需着力从构筑资源流动平台、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等方式实现合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苏州地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工科类"各层次的机电人才规格需求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苏州地区高校培养适应本地区市场需求的机电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粮食贸易所隐含的虚拟资源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除供需配置和流域配置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农业资源配置形式。本文借鉴“虚拟资源”的概念和方法,分析了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并重点分析了其对于区域耕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每年从北方运往南方的玉米将近4000万吨,相当于向南方调运了590~950万公顷的虚拟耕地。作为主要调出区,东北地区资源优势明显,玉米流动的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合理,华北地区的优势则不明显,资源配置欠合理。虽然虚拟耕地资源流动满足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需求,却承担着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公平代价。Tony Allan提出的虚拟资源贸易是具有利益倾向性的,为了弥补虚拟耕地调出区的损失,有必要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给予我国耕地资源流出区一定补助,对耕地资源给予补偿,并将耕地资源和土地资源纳入统一的核算模式中。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图书馆除了加强内部资源配置外,更要注重图书馆外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挖掘与整合图书馆的内外资源,是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整合图书馆的内外资源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等,对晋江八百乡体育资源配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侨乡晋江乡镇体育资源配置呈现物力投资多元化、人力服务自治化、财力来源民间化、互动交流频繁化等显著特征;家族关系网络、海外关系网络、企业关系网络、体育社团关系网络是侨乡乡镇体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侨乡社会资本所依托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和文化规范是侨乡乡镇体育资源得以运作场域的基本要素;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颇具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等为侨乡社会资本网络资源的运行和共享开辟了运作和转换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2004-2013年科技资源的相关数据,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各地市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三省科技资源产出效率从2004年的0.274增长到2013年的0.341,其中辽宁省的平均产出效率最高,产出效率在0.375以上的地市占全省的35%;吉林省有3/4的地市产出效率低于0.250;黑龙江省各地市的产出效率在0.250~0.375之间.在空间分布上,高效率城市集中于辽中南和哈长城市群地区.2)科技资源的投入对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4个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科技资源投入对本溪、阜新、葫芦岛等8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较为显著的贡献.建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和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资源的产出效率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体育竞赛产品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分析了资源配置模式与体育竞赛产品的成本与收益,研究了体育竞赛产品资源在不同资源配置模式下的配置效率,为在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进程中如何选择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该研究以我国艺术体操竞赛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展开研究,用系统的视角全面分析和整合我国艺术体操竞赛的各种资源,对重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我国艺术体操竞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竞赛水平。结论如下:1)我国艺术体操竞赛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品牌资源,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少数来源于市场;2)竞赛资源配置模式主要包括:政府机制配置模式、市场机制配置模式、混合机制配置模式;3)我国艺术体操竞赛资源配置方式属于政府主导下的混合机制配置模式,在此模式下,我国艺术体操竞赛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合理配置,影响了艺术体操项目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