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跟随国际化的脚步愈走愈紧。我国究竟应不应该尽快制订《反垄断法》?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作为许多人主要顾虑的规模经济问题与反垄断法并不矛盾。规模经济是一国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反垄断法则是遏制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现象的一贴良药,并且还为进一步的发展规模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是国家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大法,为了完善社会的竞争机制,我国建立一部反垄断法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建立反垄断法的必要性和反垄断是否会影响发展规模经济两个问题出发,对我国建立一部成熟完善的反垄断法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是合法垄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表面上看是对反垄断法基本制度的修正,实际上是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某些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法律制度;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与产业政策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其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还应为法律所承认与保护.本文结合我国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适用除外制度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做以法律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规模经济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公司收购作为一条促进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迅速提高的捷径而倍受关注。当前,对公司收购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公司法和证券法角度入手,其他领域涉及不多。而公司收购的结果往往是企业的合并,很容易形成垄断。公司收购事关多方利益的均衡,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这就必然使其成为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用反垄断法来控制企业合并,在国外已存在多年,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笔者从反垄断法的角度讨论公司收购,以求对我国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国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对市场竞争领域的有关问题做出规定。而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与规制对象是反垄断立法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反垄断法和经济法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首先是确保公平竞争,最终是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以中国市场上的具体垄断为基础,强调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重点在于行政垄断与跨国公司滥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有竞争就有滥用竞争权的行为。反垄断法是发展市场经济,规制限制性竞争行为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我国亟待出台反垄断法之必要性;我国在反垄断法中应确立的基本原则;我国应禁止的垄断行为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被喻为“经济宪法”,中国将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经济宪法”。美国为反垄断法的发源地,也是辐射区,而日本的反垄断法是以美国反垄断法为蓝本,又结合实际国情制定的。日本反垄断法移植成功经验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反垄断执法机构为视角,解读美日执法机构,分析我国执法机构的立法现状,提出完善我国执法机构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外国企业为抢占我国市场,注重知识产权战略的运用,其中包括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为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应对外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滥用行为加以关注。笔者在对外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主张我国应制定反垄断法,并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法的角度,着重阐述在反垄断法中,经济优势地位的界定,滥用经济优势地位的确认,以及对滥用该优势地位的抗辩与制裁。并借鉴国外的经济法律和法规来指导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以促进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实施包括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两种,两种实施制度各具优势,二者协调发展是保证反垄断法目的实现的基础。我国反垄断法对公共实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涉及私人实施的内容较少,本文通过阐述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之间的关系,探讨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的路径,以期对反垄断法目的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