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高尚的审美观的培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呢?一、在朗读中感受美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想感知作品的美,首先应从朗读开始。朗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形形色色的美,得到美的感受。在朗读中,除了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技巧上的…  相似文献   

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笔者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审美教学的一块极为重要的阵地。让我们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读出语文的美来吧!在朗读中增强语感,体悟文思,接受美的,陶。一、在朗读中感受美初中语文教材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能让你尽情享受。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什么样的美,笔者认为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语言美汉语是一门极具节奏和音韵美感的语言,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地体验到汉字铿锵有…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用"美"来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语文美育教学倡导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熏陶,要把审美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趣,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审美意念,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在众多教学手段中,朗读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不容小觑,本文将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及语文美育研究,就朗读教学在语文美育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文美育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谈一谈语文美育的一般过程。一、引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课堂是师生审美活动的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因势利导,艺术性地引领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1.指导学生朗读,获得审美感受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朗读不同的课文,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应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教师要调动学  相似文献   

5.
阚昌菊 《教育与职业》2006,(20):147-148
本文从课文朗读、文体写作、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谈了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具体实践,旨在探索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品味美、领悟美以及如何捕捉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并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下面,我仅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朗读吟诵,体味其意。朗读吟诵,是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尤其应该吟诵”。为什么要强调朗读吟诵呢?因为只有在朗读吟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进入作者在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去体味所塑造的美的形象。另外,文  相似文献   

7.
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充分地享受美,正确地鉴定美。正确地审美观点需要培养,而语文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好帮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性实施美育就如雨露滋润,产生潜移默化、事半功倍之效。一、用录音教材唤起美感我们现在所用的语文教材,大多课文配有朗读带。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无形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生活。初中第一册《百草园》一文,它的配乐朗读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朗读…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中,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学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朗读教学能够启发学生认识美、感知美、发现美、采撷美、创造美,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以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内心的世界。通过朗读进而对文章全貌进行整体把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朱光潜先生曾经指出:“读者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由此看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  相似文献   

9.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笔者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审美教学的一块极为重要的阵地。让我们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读出语文的美来吧!在朗读中增强语感,体悟文思,接受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正>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能够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发表一些拙见,盼共同探讨。一、加强朗读,诱发通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审美接受过程。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审美直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就是通过各种手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美育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情境美,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与课文作者情感的融合、共鸣等。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美育渗透的途径有:课文中的插图、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作文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联系。培智语文教师要根据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渗透美育,通过引导观察、创造情境、推敲词句、重视朗读、训练表达等方法,提高智障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品味美、抒发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充满激情、极富乐趣的学科。然而 ,在现实中 ,语文教学被搞得枯燥乏味 ,死气沉沉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甚至厌烦语文课。将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能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 ,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 ,能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 ,在美的感染和熏陶下 ,知识和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得到增长和提高 ,进而达到美的升华 ,塑造出美的心灵。(一 )加强表情朗读训练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增进文学的鉴赏力 ,同时 ,也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感染的特殊手段。朗读能给人以完整的形象 ,不仅能让学生有所知 ,而…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美育问题上存在着一种“泛美化”倾向,危害甚大。“某某美”名词满天飞,其结果是败坏了“语文教学美育”的声誉,误导了语文教学美育的走向。它给人们一个强烈的错觉:语文教学美育就只是罗列、展览或者至多是赏析教材中的“美”。诚然,语文教学美育应该而且必须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这是无庸置疑的,但仅仅停留在此,又是非常不够的。如果说,利用教材中的“美”元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那是“美的发现”的话,那么,语文教学美育至少还应包括“发现的美”,即让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发现,让学生的心里充满了发现的“惊…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可见美育培养的重要性。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一是在品读中欣赏语言美;二是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三是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四是巧设练习深化美;五是指导写作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获得文章的美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欣赏美,感受美,进而评价美,使学生形成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蕴含着美,处处体现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而美育会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巩固既得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美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它时刻充满着美育教育。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教学里应创造美的环境,让学生在美不胜收的环境里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要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优美的朗读不但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也是激发美感的一种常用手法,是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