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新的领域目标,同时又取消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的规定,学校体育要“打破单纯传授运动技能教学”,这些情况难免使人产生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偏见。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体育的基本技能对终身体育广泛的迁移价值和促进作用,决定了运功技能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同时,动作技能是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形态,没有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体育教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覃林  陈梅 《华章》2007,(3):71-71
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围绕"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存在不少的讨论或争议,与之相对应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对待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学上也出现了不同的态度.本文主要从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入手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而有着源远流长的田径运动技能却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慢慢淡化。  相似文献   

4.
体育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新课程的课程性质、价值、目标以及重要的理念已深入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心中,但由于对课程标准强调的"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1](44)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在实践中不知道到底如何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造成在实践教学中出现"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章成 《成才之路》2009,(22):24-24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这句话激起了强烈了反响。产生了“淡化”说,“强化”说,“抛弃”说等不一而足。作为体现体育课程特性和价值的运动技能,其作用和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下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对他重新审视。将影响到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将直接影响到新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技术与健康之争”。本人不同意这一说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排斥运动技能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运动技能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教学是为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服务的,要因人而宜,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性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有利于动作技术的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8.
陈金海 《考试周刊》2008,(16):138-14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体育学习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第一次明确地写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这对我们体育教师来讲,既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鞭策.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利用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第一线体育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对此,本文从达成心理健康的操作要领、目标内容、达成原则及方法四方面进行浅述,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红 《华章》2011,(12)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断<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新旧<课程标准>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状况的对比进行研究,使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促进我国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课程含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能力性质是运动技能的固有属性;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既保持了动作技能本质属性,又具有体育运动文化性操作技能的特质;运动技能是应用运动知识和运用技术动作的产物;重视运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提升运动技能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教学,运动技能教学是教学的主流,怎样让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而获得身、心、社的发展,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创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把运动技能教学融入到游戏教学中;由学生体验动作要领的用力方法来替代教师对动作要领的语言描述;把运动技能教学延伸到学校课余竞赛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动技能是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肌体动作系统。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学生越是合理地利用身体动作完成任务,其动作技能的水平就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强。文章主要基于此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任何技术动作的形成都要经过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最后达到自动化程度.文章探讨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在体育教学中是如何顺利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促进动作技能逐步完善和提高的,然后指出其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查阅文献资料﹑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运动技能的对比等方法对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迁移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体育教学里,运动正迁移的使用非常重要,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使运动技能正迁移对运动动作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运动技能的良性迁移进行教学能促进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与分析,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能够提高师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缩短泛化阶段的时间,促进动作向良性方向发展,加速动力定型,从而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以来,运动技术的教学依然是教学的重点。本文介绍了运动技能目标在五大领域目标的主导地位,对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目标及其要求作了说明,阐述了体育课堂上如何进行运动技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状况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浙江省部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影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为:学校对硬件设施(场地、器材等)的投入不够;各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度、认町度不高;中小学各级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较低.针对这些问题,从浙江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实施的几年来,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认识和实践中,初步获得了以下这些新的粗浅认识,拙撰如下,恳引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阶段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灵动"体育是指基于对新课程理念和体育教学深刻的反思,提出的带有鲜明个性的发展性课程概念。运用"灵动"理念实施运动技能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让体育教学走向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20.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体育课是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