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5,30(8):68-68
据2004年12月1日《新民晚报》及2004年12月2日《参考消息》报道,法国笛卡尔大学的华裔科学家卢葳和他的同事安迪约等人开发出了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疫苗,2004年11月29日出版的美国《自然医学》杂志刊登了他们的这一成果的相关论文。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10,(4):75-76
据2009年9月25日及28日《参考消息》分别援引美联社曼谷9月24日及路透社华盛顿9月28日电,美国和泰国科研人员2009年9月24日在曼谷宣布,在泰国进行的一种新型疫苗临床试验表明,这种疫苗可使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科学家对在经历了近年艾滋病疫苗研发“屡战屡败”的局面后获得的这一预防艾滋病“联合疫苗”的试验结果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它比成功疫苗的有效率在70%至80%至少也要达50%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12,(3):77-78
据生物通网2011年8月18日报道,江苏大学张驰宇博士通过研究解析了主要在中国流行的两种艾滋病病毒的起源及传播路径,相关成果于2011年8月12日刊载在国际知名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据报道,静脉吸毒是导致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据2011年12月26日《参考消息》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11年12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杂志当天宣布了2011年度10大科学突破的评选结果,今年5月发布的HPTN 052医学试验结果被列为10大科学突破之首。试验由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提供资助。  相似文献   

5.
兑现诺言     
《学习之友》2008,(1):32-33
2006年12月22日,加拿大一家公立学校校长亲吻一只小猪。该校为非洲肯尼亚的学校募集资金,如果学生募捐能够超过2000美元,那么该校老师就要亲吻小猪。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11,(12):73-73
据2011年7月15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1年7月13日报道,2011年7月12日公布的两项新研究结果首次表明,抗艾滋病药物可以为异性恋者提供保护。较早公布的涉及同性恋男性的一项研究得出了同样令人鼓舞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05,30(5):75-75
据2004年9月27日《信息时报》消息,2004年9月26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艾滋病分子病毒学实验室主任朱托夫博士在广州暨南大学艾滋病基因与疫苗研究中心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朱托夫博士发现,由于具有天生的特殊细胞因子,一些与艾滋病人长期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关系的美国同性恋者,始终不会染上艾滋病病毒;而中国人群中也可能具有同样的天生保护基因,甚至可能存在特有的变异因子。  相似文献   

8.
据2011年9月13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芝加哥2011年9月11日电,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共同培育出一种荧光猫,这种猫带有能够使猫科动物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该研究成果可能有助于防止猫科动物感染艾滋病,并推动人类艾滋病的研究。这项发表在2011年9月1日出版的《自然方法》杂志上的研究称,科学家们将抵御艾滋病毒的猴子基因注射到未受精的猫科动物卵(或称卵母细胞)里,还注射了使这种改良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8,(3):79-80
据2007年9月9日《参考消息》援引德国《商报》2007年9月6日报道,美国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安·赫塞牵头的一项研究提出了研发对付H-1型艾滋病病原体疫苗的新思路:这样一种疫苗不仅应当阻止病毒侵入健康细胞,而且也应该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细胞来识别和消灭体内已经感染的细胞,而后者正是迄今为止已经试验的疫苗所缺乏的特性,致使它们的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1,26(1):43-43
据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报导 ,美国哈佛大学和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研究人员 ,用猿猴艾滋病毒、猴子艾滋病毒和人类艾滋病毒的外层蛋白、一种叫做IL -2免疫系统蛋白以及一种IgG抗体 ,合成了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若该疫苗人体试验获得成功 ,则可望利用该新疫苗使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保持健康状态艾滋病新疫苗问世  相似文献   

11.
一句话动态     
《中国科技奖励》2005,(5):93-93
中国科技大学25日正式对外宣布,该校研究人员通过与国外机构的合作,已经成功找到阻断艾滋病病毒复制的新途径,为无抗药性艾滋病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一成果已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2.
据2011年12月10日《科技日报》援引该报伦敦12月9日电,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衣壳会与细胞核孔复合体上的Nup358蛋白绑定,进而让HIV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这个衣壳蛋白就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核孔复合体这把锁,使得HIV最终"破门而人"。这一发现提供了更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13.
据2012年1月6日《科技日报》援引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月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实验性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可大幅降低恒河猴感染猿类艾滋病病毒(SIV)的风险。SIV是导致人类感染艾滋病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远亲",因此,最新研究为人类研制出有效的HIV疫苗指明了方向。在研究中,巴鲁赫团队给几群恒河猴分别注射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12,(6):80-81
据2011年11月24日《科技日报》报道该报伦敦11月23日电,英国伦敦国王大学22日发布新闻公报介绍,该校与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扑热息痛的镇痛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1年11月22日的《自然通讯》在线版上。据介绍,研究人员对服用扑热息痛的小鼠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缺少了TRPA1蛋白的情况下,扑热息痛是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12,(12):76-77
据2012年6月12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0日报道,一个由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发现抵抗导致艾滋病的致命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天然能力的秘密,有助于开发有效的HIV疫苗。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据报道,先前有研究发现,在300个感染HIV的人中,约有1人能不用药物而通过一种叫做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细胞株自然地控制住这种病毒。美、日、加、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11,(12):73-73
据2011年6月22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伦敦2011年6月19日电,英美两国研究人员在19日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在对患有前列腺癌的老鼠进行的早期试验中,他们开发的实验性疫苗可以使肿瘤缩小,表明这种实验性疫苗在将来可以逐步发展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10,(1):78-79
据东方网2009年6月23日消息,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在2009年6月21日出版的一期《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说,他们找到了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潜伏的地方,即记忆T细胞。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2月30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登载了该刊评选1996年度风云人物的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该刊一反常态,评选出的风云人物不再是政治家,而是创立“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使他成为1960年以来首位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科学亥,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其可怕之处,不仅在于至今仍缺治疗良方而被称为“世纪绝症”、“超级癌症”,更在于它惊人的传播速度。自从1981年6月5日美国首次报告5例艾滋病例以来,截止到1996年6月底,估计全球已波及193个国…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8,(7):77-77
据2007年10月14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同。日电,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007年12月12日批准一种名为Isentress的抗艾滋病新药上市。该新药是第一种用于艾滋病治疗的整合酶抑制剂,由美国默克公司研发,专门用于救治那些对现有药物产生抗性的成年艾滋病患者,但对艾滋病新发患者和儿童患者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20.
据2011年12月2日《参考消息》报道,近期来自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们在利用基因治疗策略预防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他们将外源DNA导入活体小鼠肌肉细胞中生成了高效的HIV中和抗体,并证明仅需单次注射就可完全保护小鼠预防HIV感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30日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