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呐喊》、《彷徨》和《野草》一样,采取了象征手法,但二者在运用上并不相同。鲁迅的散文诗,主要为抒写个人的“小感想”,故往往通篇基本上贯彻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而在他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时而采用象征手法,主要为了更深刻、更生动地揭示人生,是与写实方法的运用紧密结合的。 那么,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具体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呢? 先来看《狂人日记》和《长明灯》。这两个作品都进行了严格的现实主义描写。然而,  相似文献   

2.
西方象征主义运动开创了"诗化小说"的传统。作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作家的典型代表,废名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小说世界是废名在不堪的现实社会中渴望恬静生活的梦想的象征,也是他心目中理想世界的象征。在小说情节中运用象征暗示性的艺术手法,创造意蕴丰富的意象对废名小说世界的建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废名将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与意境的表达手法与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开辟了一条新的小说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鲁迅一生创作的文章种类繁多,有小说,有杂文,有散文诗,等等。鲁迅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想,小说的形式与谋篇布局都是现代主义下的手法和考量。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充满了象征、想象、联想、烘托、暗示、对比、衬托等,他交错使用这些艺术手法,把整个故事像生活一样铺排开来,隐晦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抽象感觉世界。鲁迅的内心一定不是荒芜的,他的象征主义创作手法总是浓墨重彩的,那些具体可感的物象,传达的却是内心微妙隐晦的世界,那些融合在一起的人物与物象,集合成一幅动态的画卷。  相似文献   

4.
高剑嵘 《文教资料》2007,(21):86-87
康拉德是一位承前启后、伟大而深刻的作家。他在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尤其他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赋予小说丰富深刻的含义。《吉姆爷》是他的最伟大小说之一,象征主义手法在此小说中运用得淋漓尽致。从大海到丛林,再从白与黑到戒指与火光使得象征主义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无处不在;更使得这部小说的内涵得到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象征是鲁迅小说的特点之一,其象征艺术主要表现为主题隐喻性、结构暗示性、细节点染性和景物衬托性四种形态。“广义的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坚持象征性与现实性的融合以及以中国社会历史、人生现实为小说象征底色是鲁迅小说象征诗艺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的小说中,现实主义真实而具体的描写,是象征主义升华和深化思想内涵的基础和依托,而象征主义的升华和深化,又是现实主义获取生命和价值的凭借和保证。正是这种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巧妙调和,使得其小说产生强烈而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雕鹗堡》《长明灯》《红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雕鹗堡》《长明灯》《红花》在小说叙事结构、悲剧意向及象征的特征图式上表明了端木蕻良、鲁迅、迦尔洵对象征主义艺术手法的一致性,并体现了承前启后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8.
付延平 《山东教育》2005,(21):56-57
重复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诗歌里有重章,歌曲和乐曲中有复唱与重复乐段,同样,小说里也有重复描写。鲁迅先生笔下的重复,运用得颇为广泛而多样,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他的著名小说《祝福》就因成功地运用了重复这一艺术手法而产生了很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意识流技巧和手法进行了探讨,着力于归纳鲁迅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之父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主要艺术成就,反映鲁迅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微神》是最符合老舍象征主义理论界定的范本,体现了老舍借鉴象征主义技巧的艺术独创性。作品通过“幻象”的营造融化了现实与梦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人生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否定。作品继承的传统小说写法,使作品的意蕴含蓄朦胧而不晦涩;而“心与物神秘的联合”的象征主义手法又创造出小说的诗意美,模糊了小说与散文诗歌的界限,实现了对既定小说形式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创作引域外小说的炬火,又融铸了中国白描写意的手法和意境追求,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他在用小说直接为现实社会人生服务的同时,又努力使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展现了高层次的美学追求。他在小说的体式上不断创新,创造了简约精深而又意境深邃的现代小说的典范。其以艺术与功利均衡融合为美、以不断创新为美、以简约精深为美的艺术追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王赛丽 《甘肃教育》2010,(11):28-28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鲁迅在《野草》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以下笔者将从应和表现、复调叙事艺术和音乐性这三个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入手解读《野草》的真与美。  相似文献   

13.
邓友梅小说包含着浓郁的鲁迅因子.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在邓友梅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得以生存和繁衍.同时邓友梅小说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手法也延续了鲁迅传统,邓友梅通过那五、邵清远、玉宝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社会大背景的描绘,批判了国民劣根性,进而达到批判封建文化的目的,延续了鲁迅的批判立场:在艺术手法上,邓友梅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和白描语言手法的运用构建了故事和人物的载体,也是对鲁迅艺术手法的承继.  相似文献   

14.
在沈从文的艺术追求中,有一点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他对于象征手法的创新运用。他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象征手法的同时,大胆地吸取、借鉴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将“象征”这一概念应用于作品的整体,强调读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从作品有限的、瞬间存在的形象中领会永恒的无限的意义,各种象征手法在他的部分小说中表现得相当具体和充分。  相似文献   

15.
电影和小说是两种门类的艺术,但它们存在深层次的相通性。鲁迅很喜欢电影这种视觉艺术,在他的小说中他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些电影式技巧,如他小说强烈的电影镜头感,小说叙事中大量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对特写、定格、闪回、跳接等等电影特技的借鉴与运用等等。这些都说明鲁迅小说与电影的密切关系,也充分说明了鲁迅"拿来主义"艺术精神的伟大。  相似文献   

16.
约瑟夫.康拉德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深受法国象征主义流派的影响。《奥尔米耶的痴梦》作为他的第一部小说,其题目本身就是他对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本文从象征主义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的解读,分析小说题目所传递的三重象征意义:夫权瓦解,父权破灭,以及西方价值观在殖民地的崩塌,以解读康拉德小说中独特的象征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他的小说思想深刻、结构多样、艺术表现方法独到,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创作方法、典型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结构方法以及小说所具有的浓郁的悲剧氛围等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它的问世,不仅是作者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标志着美国长篇小说创作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充分反应了清教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们无法克制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红字>中艺术技巧的运用独具匠心,尤为突出的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因此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就作品的象征手法作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象征     
鲁迅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象征主义流派或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家,这不仅因为鲁迅在他的几乎包括小说、杂文、诗歌、散文等所有文学作品中没有着意运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更因为鲁迅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和共产主义战士与现代主义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家们的思想也大相径庭.然而鲁迅以一名沉毅勇猛的文学革命战士的身份,以他的睿智和心血为我们精心培育了一丛带露的鲜花——散文诗集《野草》,鲁迅把她献给了中国新文学.《野草》不仅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学史上黑暗荒芜年代里的一个回音,同时也使鲁迅与象征、象征主义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野草》以其独具的神秘魅力展示出无限的风彩,并吸引了众多的读者、爱好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思想不仅受到屈原的极大影响,他的文学创作也深受着屈原的影响。在写作的本质上,鲁迅认为,“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和屈原“凭心而言”是一脉相承的;在象征主义手法的采用上,两人都是信手捻来,运用得如火纯清,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如映衬、烘托,乃至于学习运用民问语言等方面,鲁迅也从屈原那里得到了不少启示。并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