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学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学习,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思想上树立"行"字;从"理解教材内容"转为"学习教材语言";从"教师讲解"转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对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是每一位计算机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普遍反映难学、难懂、难记,甚至认为它是"天书"。我们从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的情况和特点出发,研究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一门综合技术要求全面、系统化、信息化运用的综合学科,尤其是在突出学生的个性学习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强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并在教学中侧重于对"就业导向"的知识与实践教学的重点,更好的突出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化、实践性等优势,增强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本文在分析"就业导向"的概念基础上,主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新形势下就业发展需求的脱节,更好地实现中职计算机与就业导向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为了适应计算机的发展,目前各高校都逐渐把"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过渡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并指出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院"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计算机课程需要实用化,要结合并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计算机教学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与专业知识结合为基本原则,介绍了在必修课、选修课及课外学习辅导中的具体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明确了教学目标,规范了课程教学,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以考促学,精讲多练,改变教学模式,构建实验教学环境和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等改革措施,既提高了学生的等级考试通过率,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技术引入数学教育,将对人们的数学教育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也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一般有两种应用,一种是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学,另一种是帮助学生的学习。下面就前者做具体论述。
  1.利用计算机激发兴趣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单一化,在数学课堂上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传统数学教学以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指导,不鼓励也不允许学生有其他不遵循教学目标的行为和思想,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很低下。在教师为"教"而教的课堂中,学生的"学"难以体现,致使学生从主动"学"变成了被动接受,学生的思维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采取如"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等方法,使得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迷"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语言学家哈钦森和沃特斯曾说:"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方面的感受对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奋发学习的一种催化剂,它能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计算机能使教学的信息表现为声、图、文并茂,使声音、图像、文字的呈现更自然,为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计算机可以使数与形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观察,能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公司办公人员的办公能力的要求也越老越高。本文基于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提升职业化办公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与研究。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契机,也为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才能"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海洋"中学会"游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