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送别诗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唐代送别诗不仅在艺术成就方面远远超出了以前的送别诗,而且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远非以前各代所能比。本文就唐代送别诗思想内容的四个主要方面略作评析,由此探讨唐代诗人在送别诗中所孕含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2.
送别诗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内容多样,情感丰富,用语通俗,寄寓深刻,彰显出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本文通过分析送别诗内容,感悟诗人不一样的情怀,充分领略送别诗的美感,让诗意充满语文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唐代送别诗的题式丰富多彩,是唐代诗歌艺术的重要表现。唐代送别诗的题式大致可以分为“送别”、“留别”、“赠别”、“奉和”、“赋得”、“联句”、“兼寄”和“不及”等八种。不同题式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差异,但都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帮助今人领略到盛唐时期的人文景观。以不同的构思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现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与其他诗人相比,王昌龄的诗韵独具特色。笔者从意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其送别诗做了概要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歌的繁荣成就了"中国是诗的国度"的美名,名家名作层出不穷、诗歌流派纷呈、形式各异、技法多样。送别诗即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多情自古伤离别,无论是初唐陈子昂还是盛唐李颀、李白或晚唐杜牧等诗人都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离别诗。纵观唐代诗人的足迹,我们可以将他们的送别诗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1,(Z2):114
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唐代诗人史青曾上表唐玄宗,自称曹植  相似文献   

7.
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写作七言绝句的大师,他的送别诗标新立异,一枝独秀,写的笔酣墨畅、情真意醇,气势恢宏,俊逸舒放,一扫古代送别诗感伤的阴霾,为送别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博 《文教资料》2009,(35):6-7
王昌龄是盛唐杰出诗人,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除了历来为人称道的边塞诗、女性题材诗以外,由于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他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王昌龄的送别诗以独特的视角.鲜明的个性特征、浓重的自我色彩及强烈的感伤情绪,在唐代送别诗中别具特色,也是唐诗中少有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赠汪伦》是苏教版第十册25课中的第一首诗,作者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是诗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动人情景,表达的是"送别情深"。一、导入新课1.说起唐代大诗人李白,那可  相似文献   

10.
唐代送别诗的手法是多变的,有用典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在送别时,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丰富的,有劝勉安慰;激励鼓舞;揭露批判等。这样蕴藉深厚的送别诗,颇能触及人的心灵,极耐品味。  相似文献   

11.
宋代旅桂文人在广西所作的送别诗,按照被送者的目的地来分,主要有两种情况。而基于送别的情境不同,从诗人的心态到其所创作的诗作内容以至写作模式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宋代旅桂文人送别诗的特点是注重写实和对事件的叙述,基于这一特点,其诗作中所表现的地域文化色彩相对较淡,与唐代广西的送别诗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2.
唐代送别诗情感特征大致可分为三类:或慷慨豪壮、奋发蓬勃;或哀而不伤、委婉缠绵;或孤愤幽怨、感伤悲切。在情境营造上,尤以饮酒话别、折柳相送、慷慨悲歌最为常见。唐代送别诗的大发展与兼收并蓄的时代风气、诗人对道的追求和自我意识觉醒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9,(1):69-75
王维是唐代富有君子人格精神的一位诗人,他除创作大量山水田园诗之外,还有70多首送别诗可以彰显他的文质彬彬气质。从他创作的一系列送别诗可以窥见其交游甚广,泛爱众而亲仁,送别诗彰显出王维对朋友能够参酌人情,推心置腹,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王维的艺术追求完全契合了初唐以来统治集团大力倡导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主流文艺观,他的送别诗折射出玄宗时期大唐帝国已臻政通人和的盛世气象。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11,(13):114-114
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  相似文献   

15.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6.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离别诗很多,诗人常将离别之情寄寓在流水中,形成了离别诗中的流水意象,对后世离别诗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送别方式、离情与流水的关系及流水意象形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传统题材的送别诗在唐代繁荣以前,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历程:先秦《诗经》中《燕燕》、《渭阳》离情别景的描摹以及"吉甫作诵,以赠申伯"的官场饯别,堪称送别诗的滥觞.魏晋时期随着送别诗诗题及类别的出现,送别诗才真正建构起来.降至南北朝时期,文人有意识地将送别诗从其它诗类中独立出来,再加上当时山水诗的盛行以及诗人注重吟咏性情的特点,带动送别诗中的写景技巧,以及融情于景的艺术表现,从而使送别诗无论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赠汪伦》是苏教版第十册25课中的第一首诗,作者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是诗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动人情景。表达的是“送别情深”。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他写过一首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深受当时名士、大诗人顾况的赏识。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